menu
加入书架

第三十三章 心生仰慕(2)

作者: 毕化霄 点击:121 发表:2025-05-20 15:45:54 闪星:2

  话剧《年青的一代》风靡一时,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更为轰动。学校文工团话剧队排练的此剧也在全市一炮而红,此剧不仅在本校的大礼堂里多次上演,而且还在全市的各个剧场做巡回演出,每一次演出都是一票难求,而且几乎是座无虚席并场场爆满。华阳自然也是这出话剧的热烈追捧者,不论此剧在哪里演出,他都会想方设法地弄到剧票前去观看,几乎是场场不落。华阳之所以热衷于此剧,这一方面当然是由于此剧剧情的精彩吸引着他,而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自从他看了此剧的第一场演出之后,就再一次被剧中的女一号——林岚的扮演者——洪云雪所深深地吸引住了,被她的美丽,她的声音,她的表情,她的演技乃至表演细节所深深感染着,激动着,亢奋着,几乎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洪云雪在他的眼里就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他成了她的狂热追捧者和追随者。当然,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追星族”以及“粉丝”为何物,那时,这两个词还没有进入人们的生活。可是,华阳就成了这样的专一追随着洪云雪的类似“追星族”和“粉丝”。

  华阳原来在中文系小乐队,后来又被校文工团选拔进入了学校文工团的管弦乐队做了小提琴手,洪云雪在学校文工团的话剧队,虽然他与洪云雪同在文工团里,但他们却很少有在一起活动的机会,平时排练时每个队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的,在文工团里他们很难见面。华阳与她除了赶上大型演出,可以同台演出以外,华阳要想见到她,就只能是在观看她的演出或是在校园里,而观看她的演出则是最为方便,也是最为“解渴”的,因为只有在观看演出时,他才可以十分大胆而仔细地观看她,才可以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那时,他可以放飞自己的心情,他可以对她从头到脚,从各个角度仔仔细细地观看她、欣赏她、想象她……他可以尽情联想……即使到了剧终人散的时候,他也恋恋不舍地徘徊于剧场内外,流连忘返。有时,他甚至到后台的出口处等待着,企盼在她卸完妆出来时能够再看上她一眼或送她一程。在返回的路上,他满脑子都是她的音容笑貌和她的眼神动作以及她的表演技艺……有时,想她想得竟然夜不能寐,于是他就思绪翩跹起来,渐渐地竟然冒出了一些美妙的诗句,他激动不已,翻身起床,找出纸和笔,那些美妙的诗句凝于笔端,在纸上信马由缰地奔腾驰骋……很快一首优美的诗篇就跃然纸上。就连他自己都十分惊奇,想不到自己竟然写起了情诗,虽然说自己早已对文学创作十分喜爱,也对文字有着天然的敏感,并且从高中时代就开始不断地创作,但那都是一些散文、随笔、小小说或应景小诗之类,至于写情诗这还是头一次。他也觉得奇怪,过去自己一直是个中规中矩,甚至于有点木纳的人,性格也比较内向,现在竟然写起了情诗,想不到自己也能写出这种充斥着情爱要素并充满了浪漫气息的诗歌来,真是有点儿不可思议!

  事实上,不光是华阳成了她的追随者、“追星族”和“粉丝”,自从她参与话剧的演出以及其他一些演出之后,她就成了许多人争相追捧的偶像,成了名副其实的“校花”和“梦幻女神”一般的人物!她只要在公共场所一出现,立即就会引来一群围观者,她成了人们争相观赏的目标,她的出现甚至会让一些人心荡神驰……

  在她的这些崇拜者之中,除了华阳以及校内另外几个追求者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狂热的追求者,那个人几乎每天都给她打电话,在电话里,那人毫不隐讳地自称是她的崇拜者,要与她交朋友,并且要与她约会。在电话里,那人还将她某月某日在哪里,她在做什么,她的一举一动,她与什么人在一起等等都能说得一清二楚,他还知道她每天从系里到食堂吃饭和谁在一起,走的哪条路及每顿吃几两饭,买的什么菜他都知道,好像他每天都跟踪她,甚至于对她的家庭情况、家庭住址和她的喜好,以致连她的一些往事都说得准确无误,可以说,那个人对她的一切都已了如指掌,看得出来,那人一直在关注着她的每时每刻,就像密探,她的一举一动乃至她的所有行止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更让洪云雪难以忍受的是,那人一天打两三次电话,这让她倍感紧张和恐惧,然而,她却对那人究竟是谁?是那个系的?叫什么名字?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一概不知。她觉得,那个人真是太可怕了,每逢接到那人的电话,她都十分紧张,甚至于有点儿心惊肉跳,她觉得此人实在是太神秘了,他竟然对自己的事情都很清楚,对自己盯得如此严密,吓得她几乎不敢一个人走出教学楼和宿舍,生怕一走出去就会被那人盯上了或跟踪了,想想心里就十分害怕和恐慌。从此以后,她与班上的两三个女生结成了“死党”,不论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其实,若论实情,她也是挺不容易的,本来她的胆子是很小的,因为从小学到大学,她都是班里年龄最小的,性格也十分单纯,只知道努力学习,心无旁骛。另外,她母亲常常告诫他们兄弟姐妹,“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出息”,而且她老人家一再强调,女孩子要懂得守身如玉,要珍惜自己的名誉,要自尊自爱。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管束之下,再加上她从小的自我保护意识就特别强,她从来不与男同学单独接触。到了大学以后,有时看见有些同学谈恋爱她还挺不理解的,甚而还有点儿瞧不起他们,因而显得十分谨慎和保守。可是,由于从小学到大学,她都是学校里的公众人物,尤其是到了大学,院系领导安排她做一些必须经常抛头露面的工作,如主持节目、报幕、演唱、演出等等,所以,平日里常常会收到男同学的求爱信。起初她很紧张,不知所措,后来,她就设法寄信还给他们,再委婉地拒绝他们并且为其严格保密。她从不伤害任何人。

  1963年秋季,学院要成立话剧队,系团委书记点名让她参加,并说这是政治任务。没有办法,她只好参加了这个话剧队。那时,“家庭成分不好”的思想包袱一直压抑着她,就像有一条精神枷锁一直紧固着她,因此,她的心情是很忧郁,故而,每当参加演出活动时,不到该她出场的时候,她都是坐在不显眼的一个角落默不作声,从不主动与人攀谈。有好长时间,她甚至连和自己在一起参加演出的一些人的姓名都不知道,因为如果不是必须知道人家姓名的话,她从不主动去问。到了正式开始排练话剧《年青的一代》时,起初,她的这种举止严重影响了导演对她的印象,在安排角色时,先是让她担任剧中女主角林岚的B角。可是,在一次对台词时,导演发现她很有戏,便把她换成了A角。这个话剧在全省各大专院校共演出了11场,她作为A角竟演出了10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尤其是她演的角色更是赢得了很多青年学生的喜爱。因此,每次演出后,她都会收到一些来信,她阅读后,凡是属于求爱性质的来信,她都立即把它撕毁或设法处理干净。

  然而,让她最难以处理的是如今这个人的电话,由于这个人的不断纠缠——几乎每天都会打来电话,想不到,有一天他竟然在电话里威胁她说:“我已经多次约你见面了,你却总是对我不理不睬,甚而拒绝我的好意,这让我太伤心了,我是真心想与你好的,你不但不领情,反而如此对我,有点儿不近人情吧?其实我不是坏人,你若不信的话,明天咱们可以约定个时间和场所,咱们见见面,你会发现,我长得并不是对不起观众的,我自认为还算说得过去吧,而且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好人。明天,我再给你打电话告诉你时间和地点,你再好好想一想,你可一定要来啊,我实在是太想见你了,如果明天你还不来的话,那我就到你们系里去找你,你酌量着办吧!”说罢,他挂断了电话。

  在接到这个半是约会,半是通牒的电话之后,洪云雪的心中顿时涌起了厌恶和怨恨之情,她觉得这个人实在是太讨厌了,他没完没了一遍遍地打来电话向自己表白,甚至于说些近乎“肉麻”的话,弄得她心神不宁而且坐卧不安。因此,她下定决心去求助于系领导帮助解决一下,也给那个人一点儿教训,想让他彻底死心。于是,她立即将此事向班级的团支书做了汇报,希望团组织能够设法帮助自己摆脱这种困境。团支书听了她的汇报,十分重视,团支书不敢怠慢,因为他想到,自从洪云雪参加公开演出之后,寄给她的书信就从四面八方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其中不仅有赞扬和褒奖的信件,也有一些求爱的信件,为此,艺术系团总支进行了比较严密的“布控”,凡是写给洪云雪的信件,都要首先交到团总支去,同时也要求洪云雪从别的渠道得到的信件,如果是求爱一类的情书,她也要一律上交团总支,由团总支统一处理。这次的骚扰不是信件,看来那人十分狡猾,他不发信件,而是用电话,只对洪云雪一个人进行电话骚扰,不留一点儿证据,抓不到任何把柄,因此很难处理。现在听了洪云雪的汇报,团支书立即向系团总支做了汇报。团总支一班人经过仔细研究,最后定出了一个办法——设个“圈套”,让洪云雪明天再接到那人的电话时就假装答应与他见面,先稳住他,然后再报告团总支,团总支就立即采取行动,将事先已经做好了工作的一些同学召集起来,让一个与洪云雪个头相仿的男生男扮女妆去赴约,另有一些同学伪装成行人到约会地点附近“蹲坑”,等待那个“骚扰者”与那男扮女妆者一碰面,布防在四周的同学们就一踊而上,将那人捉住,然后再对他进行审查和处置。

  一切都已布置停当之后,又将这个办法告诉了洪云雪并教她如果明天再接到那人的约会电话她该怎么说。听到将要对那人实施诱捕措施后,洪云雪又有些于心不忍了,她觉得这样做未免太过分了些,其实人家也不过是要表达一下爱意,并不是要对自己怎么样,自己当初也就是对他的不断骚扰不胜其烦,有些反感而已,自己只想让他停止这种骚扰行为,并不想将他置于死地。但是事已至此,已经闹大了,也就由不得自己了。这一夜,她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她失眠了。

  第二天,那人又打来了电话,他说:“你想好了吗?你千万别说没时间或要上课什么的理由来搪塞我,拒绝我,其实我知道,今天下午你们没有课,也不需要上自习。那么今天下午3点钟我在中兴路商店门前等你,你来吧,我求你了,好吗?”

  她说:“那好吧!如果我再不去,你这没完没了的电话我也受不了,你也不用到学校或是宿舍来找我了,我准时去就是了。可是,我并不认识你啊,你长什么样和穿什么衣服等等我都一概不知,我怎么找你呢?”

  他说:“今天你能来实在是太好了,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长得还算帅气——白净的脸庞,眼睛比较大,一米八十的高个儿,我今天上身穿一套绿军装,手里拿一本杂志,戴一副金丝边眼镜,我想,我这副模样和这套装束即使是站在人群之中,不说是鹤立鸡群,也是与众不同又十分醒目吧?很好找的,只要你来了,不用费劲就能找到我,再说了,你的形象早已铭刻在我的心中了,只要是你一出现,我立即就会发现,你不用担心找不到我,只要你来,我会找你,我会出现在你眼前。”

  她说:“可是,这两天我感冒了,现在又是深秋季节,风挺凉的,我必须戴个大口罩,还要戴一块红色的围巾才能出门,我怕你不一定能认出我来。”

  他说:“那怎么会呢!我刚才不是说了么,只要你出现在我的眼前,不论有多远,我一眼就能够认出你来,你放心好了,相信我,不会错的。你可千万要来啊,千万别让我再失望啦!我等着你,一会儿见!”说罢,他挂断了电话。

  在接到他的电话之前,她本来还想在电话里拒绝他,让他自行退却,可是,团支书早已按照事先研究好的计谋,一直站在她的身边,并且一遍遍地教她如何对答。当电话打来的时候团支书就在身边,根本由不得她随心所欲地用劝告一类的话语劝告他,只能按照原来的布置,按照团支书教她的那套话,像“鹦鹉学舌”般应对了。若依照她的本意,她是绝对不忍心让任何人因为自己而受到任何伤害的,尤其是一个只是因为爱慕并无恶意的人。她也知道,如果那人真的在那里等候自己而中了圈套被捉住,或是受到什么侮辱或是伤害的话,那么,自己的良心将会永远得不到安宁。可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说什么都已经无济于事了。

  在她放下电话之后,团支书立即采取了行动:他先是安排一位平时就与洪云雪十分要好的女生梁晨陪伴着洪云雪,因为他发现洪云雪的神情有些异样,既像是十分紧张,又像是十分后悔的样子。然后,他就带领着由那个与洪云雪个头相当的男生,穿上洪云雪平时常穿的那身服装,头上围着洪云雪的红围巾,脸上再戴上一个大大的白口罩,乔装打扮,男扮女装前去诱捕那个“骚扰者”,再加上其他十来个男生和女生直奔约会地点而去。

  团支书等一干人走后,洪云雪虽然有梁晨陪伴,但她还是紧张得不得了,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不知道团支书等人到了那里如果抓到那人,他们会对他怎样,会不会打他,会不会把他扭送到派出所或是什么地方去进行处理。她的心里七上八下。梁晨看出了她的担心和她的不安及她的悔意,梁晨轻声地安慰她说:“你不用太紧张,不会发生什么意外的,我听说系里研究的是要把这个人捉住,查清他的身分,只是要教训教训他,叫他今后再也不敢骚扰你。其实,这根本也算不了什么,只要他不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咱们系也无权处理人家。”

  洪云雪听了梁晨的这番话,心情才略微地放松了一点儿,可是,她又怕有人对人家动手动脚,她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可是,咱们去了那么多人,男男女女的一大帮,俗话说,‘人多嘴杂’,如果捉住了人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乱哄哄地再锵锵起来,如果有人再动手把人家打了,再没轻没重地把人家打坏了,那可就不得了啦!这可怎么是好……这可怎么是好啊……”

  见她又是担心,又是害怕,仿佛还有点儿心疼的样子,梁晨就半开玩笑地揶揄她说:“你看看,你看看,后悔了不是,是不是有点儿心疼了,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哪有那么多‘如果’,再者,谁叫他这么没完没了地纠缠你呢,给他一点儿教训也是应该的,你也不必太担心啦,你还不知道咱们系里这些男生么?一个个文文弱弱的,有几个是能打仗或会打仗的,不是我说他们,搞艺术的有男子汉气概的真不多。再说了,谁让你是咱们系和学校的大明星和校花呢!你真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啊!快别这么折磨自己了,等一会儿就有结果了,咱们等着瞧吧!”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参与“抓捕行动”的一干人都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从他们一进门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可以判断出他们出师不利,好像是无功而返。经过询问才弄清楚,原来是那个“骚扰者”根本就没有现身,看来那人十分机警,还有些狡猾,当大家到达那个约会地点时,分头查找,但是,找遍了周围的角角落落也没有发现他的踪影。经过大家的反复分析,觉得此人确实十分机警,很有可能是他从电话里就已经嗅出了什么气味,或是他在大家还未到达地点前,远远地就从那个乔装者的形象和仪态,抑或是行走姿态等某个方面看出了破绽,于是他迅速隐藏了自己的行迹,逃遁而去了。大家不免对此人啧啧称奇起来,看起来此人对洪云雪真是太了解了,对她的观察也是太细致了,可以说,他对她简直到了“明察秋毫”的地步啦!

  洪云雪见此事如此收场,她不仅没有一丝失望,反而心情一下子轻松了,她觉得这样一来,没有对那人造成任何伤害,他也没有任何损失,同时也起到了警告他的作用,自己的良心也可以过得去,原先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她轻松地吐了一口气走了出去。

  从这个事件发生以后,艺术系就进一步加强了对洪云雪的保护措施,在她的周围布下了层层保护网。这个事件虽然在艺术系曾经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波澜,但是,对于艺术系以外的人来说却是严格保密的,系外的一般人根本无从知晓。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第三十三章(2)节故事以舞台内外的双重戏剧张力,勾勒出特殊年代的青春图景。洪云雪在聚光灯下的璀璨与现实中的困境形成鲜明对照,神秘追求者的出现不仅是情感纠葛,更暗喻着那个时代个体隐私与公共生活的微妙边界。舞台聚光灯下,洪云雪以林岚一角绽放芳华,却在现实的暗角遭遇神秘追逐。当话剧《年青的一代》掀起全城热潮,这位"校花"女神的光环背后,是家庭出身的枷锁与狂热追求者的阴影。精心设计的诱捕计划落空,反而折射出神秘人令人心惊的洞察力,艺术系的层层保护网下,藏着特殊年代里才华与偏见的博弈,更暗涌着青春情感的复杂涟漪。艺术系的保护网能否真正守护住洪云雪的安宁?神秘追求者未现身的背后,是否早已洞悉校方计划?洪云雪与华阳之间的情愫,会否因这场风波悄然生长?艺术系的保护措施,是否会加剧洪云雪被孤立的困境?神秘人对洪云雪的 "明察秋毫",是否暗示着更深层的关联?家庭出身的枷锁与追求者的阴影交织,将如何影响洪云雪的未来选择?倾情推荐阅读赏析!热烈欢迎文友积极跟评!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