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三十二章 文艺演出

作者: 毕化霄 点击:130 发表:2025-05-20 15:42:00 闪星:2

  1963年在哈尔滨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情不得不提,当时的中国,在经历了自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的困扰之后,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生产和粮食储备,逐步缓解了饥荒问题,同时开展救灾工作,协助受灾地区恢复了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从1962年开始,连续几年都迎来了大丰收的好年景。经济上开始复苏,呈现出百废待兴的态势,同时也带动了文化教育和文艺事业的复兴。在国家高教部有计划地推动之下,各大专院校除了大抓教育改革以外,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也层出不穷。

  在这种“大复兴”的热潮中,大学当然不能缺席,哈尔滨联合大学不仅也在其中,而且首当其冲。哈尔滨联合大学发挥了她综合大学的优势——她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各个门类的科系也很齐全,因而她理所当然地荟萃了省内外乃至国内外在文化以及文艺方面比较拔尖的许多人才,特别是艺术创作及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前一年,在高等院校调整时,高教管理部门将一所原来独立办学的哈尔滨艺术学院,整体合并划归哈尔滨大学的艺术系。这样一来,就使得原本办学条件已很优越的艺术系如虎添翼,获得了很大的扩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可以说,这个艺术系在国内高校艺术科系中堪称一流。

  省高教办一再要求大学带头在全省及哈市搞出几台丰富多彩,且能引起轰动的好节目来。哈尔滨联合大学的校领导们也责无旁贷地负起重任,精心组织、精心策划了几台文艺演出。其中有1963年12月末的一天,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哈尔滨联合大学的全校师生员工们齐集在学校的大礼堂里,在这里隆重庆祝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迎新年联欢晚会”。

  当大舞台的帷幕徐徐拉开后,一位女报幕员从后台走到台前,她步履轻盈,笑容洋溢,飘然而至,在几十盏五彩缤纷灯光的照耀之下,再加上虚幻飘渺的气雾的映衬,女报幕员有如仙女下凡一般,让人们的眼前一亮,全场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呼声。华阳立即认出这位女报幕员是洪云雪。但见洪云雪走到台前开始报幕:“敬爱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全校的师生员工们:大家晚上好!首先,让我代表本台晚会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们,在这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刻,向大家道一声——各位新年好!在此,还要预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全家幸福!”这几句吉庆的祝福语立即激发起了人们的热情,报幕辞尚未彻底落音,整个剧场里便掌声骤然响起,欢声雷动,全场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激情奔放,两千多观众报以热烈而经久不息的掌声……

  接着,洪云雪又朗声报出第一个节目:“首先献给大家的精彩节目是大合唱——《歌唱我的祖国》,由艺术系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演出。”这时,全场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不仅仅是由于她的闪亮登场叫人们大饱眼福,人们无不惊叹于这位绝色美女的超凡脱俗仪态,而且她那措辞严谨的报幕辞,她那口齿伶俐的语音,她那生动活泼的肢体语言以及她那亲切迷人的笑容……无一例外都强烈地叩击着人们的心弦,无一例外都紧紧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洪云雪的精心组织和调度以及艺术处理之下,整场晚会精彩纷呈并且高潮迭起,达到了一个较高又崭新的水平,用一句成语来概括,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在整场晚会中,每当洪云雪在大舞台上一出现,人们都会报以热烈甚至于经久不息的掌声,毫不夸张地说,她的报幕在整场晚会中已经成为了最闪光的亮点,有的人甚而在急不可耐地热切地企盼着她能多多出场。每当她仪态万方地在大舞台上一站,便光彩夺目,魅力四射,一开口便妙语连珠,震撼全场。在报送节目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掌声雷动且震耳欲聋,她已经成为了整场晚会中最为靓丽也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

  然而,凡事难以十全十美,就在晚会即将大功告成之际,意外发生了——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是过于紧张,也许是这些天来排练过于劳累所致,有一个独唱演员,在她马上就要登场之际,突然晕倒了,人们只好立即将她送往医院抢救。她的节目必须撤消,然而她后面的节目是一个大型节目,本来此节目还有十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谁也没有想到突然撤消了前一个节目,由于事出突然,后面节目参演人员都还未准备好,根本无法上场,又因为这是整场晚会的压轴节目,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此时必须立即临时找一个节目来垫场,这时节目主持人必须采取的应急措施。

  此时难免一时冷场……接着,就听见剧场里的观众们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开始骚动起来,甚至于有人在大呼小叫地催促……情急之下,洪云雪一转眼,看见身边有一位已经出过场在一个集体演奏节目中吹笛子的同班同学,因为他们已经演完了节目,正准备卸妆。俗话说:“救场如救火”,她灵机一动,马上对这位同学说:“小刘,你也看见了,现在急需临时上一个节目救场,事出突然,我没有别的办法了,我想请你临时上一个节目,好吗?我知道,你的笛子独奏水平很高,你就给垫一个吧,求求你了,好吗?”

  平日里,洪云雪在同学之中很有人缘,口碑极佳。那个男同学见这个自己十分仰慕的大美女有求于自己,而这种求助正是自己好好表现的机会,而且她又如此低声下气地相求,怎好拒绝?他便立即应承下来。

  见这位同学满口答应了,于是,洪云雪将自己的装束略微整理了一下,她来不及平静一下心绪,也来不及仔细思索,就急匆匆地走到台前开始报幕:“请各位静一静,对不起,出了一点儿意外。现在演出继续。下面请大家欣赏——犊子笛奏:《春江花月夜》。”话音未落,就听见台上台下一片哄堂大笑之声……她先是一愣,继而马上醒悟过来,她本来就是个十分聪颖的人,话刚一出口时,她本来也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儿,可是话已出口,容不得她多想,当她听见笑声大作之后,便立即明白了是自己出现了口误,她知道,自己于急促之中,由于事出突然,加之台下的骚动扰乱了自己的心智,当时又来不及思考,竟然将“笛子独奏”误报成了“犊子笛奏”!真是越忙越出错,贻笑大方了。

  洪云雪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正当她手足无措之际,场内的笑声却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乱。她马上意识到在这种时候自己必须立即挽回局面。她马上又疾步奔到前台,涨红着脸,向着台下台上不住地作揖并鞠躬,向观众们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笛子独奏’,是‘笛子独奏’。对不起,对不起,太对不起大家了!”她越是举足无措和红头涨脸,人们越是觉得这个美女的天真可爱,大家的笑声反而越来越响。为了给她解围,那位笛子演奏员,不由分说,立即冲到台前,开始卖力地吹奏起来,他想用超强笛子声压制住笑声,可是无济于事,大家根本就不理会他的演奏,该笑的继续大笑,该叫的继续大叫,有的捧腹大笑,有的前仰后合,整个礼堂里乱成一锅粥……说实在的,人们并不是在耻笑她的口误,而是觉得十分开心,人们的笑声并无恶意,只是觉得像她这样“女神”一般的人物,竟然也能出错,再加上她平时在不演出时总是不苟言笑,就像个冰美人,让人难以接近,如今好不容易抖落下这么个逗乐的小“包袱”,正是可让人开心的机会,怎能趁机开开心,宣泄一下自己的欢愉情绪。还因为以前有些人也曾经欣赏过她在别的演出或是晚会上的主持风采,他们从来还没有发现过居然她也会出这种口误,而且这种口误“误”得竟是这么有趣,就像幽默小品,由不得你不笑,人们觉得十分新鲜,怎能不叫人发自肺腑的觉得好笑,觉得有趣呢!想不到,这个小小的口误竟然成了今晚这场晚会的最大也最让人开心的笑料,也是最出彩的“抖包袱”!

  在晚会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关于“犊子笛奏”的笑话仍然在校园内外传播着:在课间休息的走廊里;在课后午睡或是晚寝的宿舍里;在人们散步休憩的小径上;在一日三餐的食堂里;几乎无处不在,人们经常会拿这个笑话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有时,看见洪云雪远远地走来,有好事者就会心血来潮地对身边的人说:“快来瞧啊,那个给咱们找‘犊子’来‘笛奏’的美女来了,走,咱们快过去看看,今天她又会找个什么‘子’来给咱们‘笛奏’一番。”看来,有不少的人都拿她当作天真可爱的“开心果”了。由于遭遇到这种笑谈的干扰,尽管说这种话的人大多数并无恶意,只是借此笑料,寻个开心而已,可是,她毕竟还是个不苟言笑的小女生,哪里禁得起这许多人的玩笑,一时间,她甚至于不敢出门了。可是,既然在学校生活就总得在校园里走动啊,她的几个最要好的女生便自告奋勇地担负起了“重任”——每逢她要在校园里走动时,她们就好几个人把她夹在中间,就像一群保镖,簇拥着她,让那些“好事者”不敢接近。

  晚会已经结束许久了,可是,洪云雪那清脆甜美得有如天籁之音的语音以及那充满磁性的女高音,仍然在华阳的耳中乃至心间久久荡漾。其实,当初华阳入学后,第一次在学院大礼堂观看晚会演出时,当洪云雪刚一出场,华阳就认出了她和自己以前曾经同台参加过演出时的情景,那还是在他考入大学的前一年,有一次,全市中教系统搞文艺汇演。华阳他们文史一班的一个群舞——《红旗颂》,被市教育局选拔参加这个汇演。那场汇演的主持人就是她,当时的节目单上写明了节目主持人的名字就叫“洪云雪”。她当时还是个高三学生。那场汇演被她主持得非常成功。她的风采备受青睐,汇演之中乃至结束之后一直好评如潮,这也给华阳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的印象。

  当时哈市教育局租用的演出现场就是这个哈尔滨联合大学的大礼堂。华阳他们班中有华阳以及汪放、苏学、洪邦、王金桃、李茹、鲁英、齐英等几位同学跳这个群舞。他们的那次演出十分成功,还获得了一等奖。

  汇演结束后,华阳和同学们一起在哈尔滨联合大学的校园里游览了一圈,当时他就被这所大学整个校园的环境所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想,这所大学真是太好了,她不仅是省内的名牌大学,而且还是国内知名度很高的大学,尤其是文史专业,那是省内首屈一指的,超越于省内任何一所大学。当时华阳就想,如果自己能够考上这所大学该有多好啊!他下决心报考这所大学,并把报考的第一志愿定为这所大学。

  待到高考临近填报志愿时,虽然当时有一些人好意地劝阻说:“人们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既然你已经定向学文科了,那起码也应该报考北京或上海的名牌大学,不能报哈尔滨的大学。”但是,华阳初心不变,他依然毫不迟疑地把第一志愿填报为哈尔滨联合大学的中文系,并且如愿以偿地考取了这所大学的中文系。但是,他做梦也想不到,这个洪云雪也考进了这所大学的艺术系。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第三十二章以文艺晚会为棱镜,将时代脉动与个人际遇交织成绚丽光谱:洪云雪的专业报幕与慌乱口误,恰似理想主义与生活实态的戏剧性对话;哈尔滨联合大学的艺术盛景,既是国家文教复兴的缩影,也暗涌着青年学子的情感涟漪。当“犊子笛奏”的笑谈穿透礼堂穹顶,成为校园记忆的符号,这场意外不仅消解了舞台神话,更在不经意间播撒下缘分的种子——华阳对洪云雪的情愫,正悄然生长在笑声与追忆的缝隙之中。1963年哈尔滨的冬夜,哈尔滨联合大学礼堂的舞台灯光,照亮了时代复苏的斑斓图景。在文教复兴的浪潮中,洪云雪从大合唱的激昂到口误后的哄堂,从舞台上的高光时刻到校园里的戏谑谈资,故事在庄重与诙谐的碰撞中,书写着青春与时代的双重变奏。洪云雪如何走出“犊子笛奏”的阴影,重拾舞台自信?华阳对洪云雪的特殊情愫,会否因这场笑谈迎来转机?艺术系与中文系的学科差异,将如何影响两人未来的交集?洪云雪身边的“保镖”好友,是否会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在那个充满变数的年代,这场校园笑谈会否衍生出超越娱乐的时代回响?倾情推荐阅读赏析!热烈欢迎文友积极跟评!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