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乐享恩爱
1
松江城内北仓桥堍中心弄的姜家,到黄家所居的仓城百岁坊也就二里多地。迎娶新娘子姜辉麟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过了老城谷阳门不远,就到了黄家所在的仓城百岁坊巷。
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叭叭叭……“好一阵鞭炮齐鸣之后,新娘姜辉麟坐的花轿,被抬至四处张灯结彩贴满大红双喜字的黄家大院前。
“彩轿帘开来就香,风吹兰佩响叮当。月老传言方道日,敬请新人进喜堂。“随着婚礼司仪的婚礼前奏喜庆之诗的引领,新郎已一步上前掀开轿帘,两伴娘便将新娘搀扶出轿。随之,新郎在前,新娘在后,俩人接着一串大红绸缎结成的喜球慢步进入婚礼的厅堂。
此时,黄家客堂嘉乐堂内,已是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好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结婚典礼正式开始。
“新郎黄祺康年二十四岁,一八九二年六月初三日午时生,江苏松江人;新娘姜焕琳十九岁,一八九七年七月二十九日卯时生,江苏松江人。今由闵献先生介绍订为夫妇,兹于中华民国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午时,在本宅嘉乐堂行结婚礼。今特请耿道冲先生证婚永谐伉俪、偕老百年,此证。订婚人黄祺康、姜焕琳,介绍人闵献,主婚人黄云龙,中华民国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证婚人耿道冲先生将这结婚证词宣读得好一派庄重有力。这证婚词中的“祺康“和“焕琳“,也就是这一对新人的字,其号是为“勖哉“与“辉麟“。
紧接着,新郎、新娘和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一一在证书上盖上自己准备好的印章。接下来,新郎和新娘行结婚礼。新郎用“称心如意“杆揭开新娘红盖头时,这华堂之中、众目之下、大喜之日,犹如出水芙蓉般的新娘姜辉麟那娇美、清秀、含羞之容貌和略显小巧的身姿,在凤冠霞帔、大红绸缎绣花礼服的配映下,真是好一番光彩夺目、贵气盎然。顷刻,客堂内外掌声、喝彩声以及欢庆的礼乐声和再次响起的鞭炮声,将这场结婚典礼推向了高潮。
接着,新郎和新娘向黄家祖宗牌位进香烛、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引进洞房,摆宴酬宾,礼礼相连,欢天喜地……
2
第二天一大早,勖哉领着辉麟向爷爷奶奶、阿公阿婆一一行了敬拜礼,然后一家人第一次一起吃了早餐。之后,辉麟和勖哉按习俗带上一些礼物行回门(回娘家)之礼,第三天和第四天还去了黄家和姜家的至亲长辈处拜亲。一连多天的礼俗尽管让辉麟和勖哉觉得比较累,但松江传统必须一一遵守。待完婚的家礼全部行完,辉麟和勖哉这才腾出时间,去寻找一些属于新婚燕尔的自由。
黄家是一个青砖小黑瓦砌筑的两进带小花园的四面闭合的宅院,勖哉的爷爷奶奶和阿爸阿妈住在前进房的两侧,辉麟和勖哉住在二进的东侧,西侧是勖哉弟弟文哉的房间,勖哉的姐姐已出嫁,小妹住在东厢,一个伙计住在西厢。此外,黄家在百岁坊巷南端临松江府城府前大街西沿至仓城的大街上还有一排八间的门面向南的店铺。
这天,勖哉认真而细致地带着辉麟一一走访和介绍黄家的家产。这些”家底“和家世,是必须要让这黄家的长房媳妇知晓的。
“我们黄家祖籍安徽屯溪,也算是一户有名的徽商。清朝中期,我阿大(爷爷)黄声远随他的阿爸来到松江做生意,早年以卖咸肉、咸鱼为主,后来有了资本买了门面,并增加了烟、酒、茶叶及五金和油漆店。这些分门别类的店铺,都冠以‘黄信隆‘字号:黄信隆烟酒茶、黄信隆咸肉、黄信隆咸鱼、黄信隆五金、黄信隆油漆等。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黄信隆‘也渐渐成为整个松江府城非常有名的老字号了。“
辉麟一路好奇又耐心地听着丈夫热情洋溢的介绍,最后来到黄信隆照相馆门前。抬头并侧望这一排店铺的门头时,勖哉还特别带着一种沉重而神秘的语调说:“接着往下是一段有关黄家家世的故事。“
“现今,除了这‘黄信隆照相‘招牌字样的店铺还由我们家来经营,其他的七个店铺都出租给别人家经营了。我曾听阿大说,黄家后来生意逐渐放小,是因为一次‘黄金被劫案‘。说是我们黄家在松江多年红火经营,积攒了不少钱财后,准备到安徽老家再建置一片大的店铺房产,以展示黄家在外闯荡多年颇有成就。有一天,阿大特别包租了一条带甲板和布帆的船,带上我阿爸和两个伙计及两箱黄金回屯溪老家。我阿爸叫黄云龙,字汉舟,当时还是县府的候选巡检。船儿在河道上行驶了十多个小时,已是傍晚时分。原本这船儿驶过前面一片两边芦苇密布的小湖荡一般的河道,大家便可靠岸到城里过夜休息。可是,这船刚进这片湖荡不远,突然有四条小船从芦苇丛中一起钻出来,拦住了去路。随后,七八个湖匪持着大刀跳上船来抢劫。这两箱放在船舱里的金条除了用破被单遮掩着,上面还堆放了许多猪腿和猪油作掩护,但最终还是连同那些猪腿、猪油全部被湖匪劫走了。所幸,这帮强盗没要阿大和阿爸一行的性命。这个案子虽然后来被官府破获,但追回的黄金却一两没归还黄家,说是全部留在官府去做一些修建防洪堤坝等公益设施了。这场抢劫让我阿大害了一场大病,许多年没能恢复其精气神,生意也从此逐渐停做,到我掌管家务时,只留下两间门面开设一个还算新潮的“黄信隆照相馆“与一个油漆店,其他的门面全出租给别人做生意了。“
黄勖哉有声有色地说着这段惊险的家世,十九岁的姜辉麟跟随着这故事情节,一路惊讶不已。
“这是真实的事吗?怎么听起来像《水浒传》里的故事?“
“这是真实发生在黄家的事,一点都没有夸张,都是我阿爸亲口讲给我们听的。要不,改天让阿爸再讲一遍给你听听。不过,这也都是过去的事了,黄家的辉煌都已经过去了。“
3
勖哉拉着辉麟的手,一边走一边继续聊着:“辉麟,我们那天举行的婚礼仪式你满意吗?“
“还好吧,怎么说你们黄家也曾是松江的大户人家,面子、里子都得要有。那天宣读结婚词的耿道冲先生,他是个名人吧?“
“这耿道冲先生也是松江人,他家离我们家不远,他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的拔贡生,曾任七品户部员外郎、户部主事、廉俸司司长,他的夫人是工部尚书张祥河之女。耿老先生平日还喜工书,尤擅章草之法。他清末辞官返乡,去年起开始领衔发起修葺‘两陆祠‘。耿老先生在松江可是德高望重的知名人物,也是我阿爸的好朋友。他来为我们证婚,这也是我们的福气。“
勖哉说到这里时,那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当即在他脸上显现出来。说着说着,勖哉和辉麟已来到巷头百岁坊的牌坊下。
“我们住的这条巷更早的时候叫李公祠街东新坊,后来叫‘百岁坊‘。辉麟,你知道这‘百岁坊‘名称是怎么来的?“
“不知道,你说来听一听。“
“这百岁坊的全称是‘百岁名臣坊‘。古语曰:‘坊者,表也。表贤如通德,表贵如鸣珂。‘明代有松江人陆树声,字与吉,别号平泉,他是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初为庶吉士,后为太常卿,掌南京祭酒事,又升为吏部右侍郎,万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陆大人耿直有德,在位时尽心尽职、功绩多多。陆大人病逝时年近百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文定。为表彰和纪念他的功绩,朝廷特别在其家乡兴建了百岁名臣坊‘及陆文定公祠‘。因为有此坊,这里的巷道便被称作百岁坊巷。“
勖哉有板有眼地讲解了百岁坊的故事。嘿!这“生意人“肚里还有点文化,辉麟感觉到宽慰,像是自己又多了一些依靠似的。
“老一辈人的好德行,我们定当尊敬和效行。我嫁到你黄家,嫁给了你,我们要一起好好学做人、学做事、做好事!“
“那当然,我们一起好好地学前辈们的德行,好好地去做人、去做事、做好事。辉麟,你嫁到我们黄家,嫁给我,满意吗?我们家和我哪里做的让你不满意,你就和我说。“
“满不满意,在今后,在天长日久,也在于我自己努力不努力,你说对不对?”
“对!对!对!……“
古松江府城以西,仓城以东的百岁坊巷,现在已是姜辉麟的新家。辉麟站在“百岁名臣坊“的石牌坊下,疑惑地回望那深深的巷子:这里现在就是我的家了?
勖哉和辉麟从百岁坊出来,沿着府前大街上一路悠然而快乐地闲逛着。上午十点前后,小夫妻俩不仅在街上尝了仓城有名的“亭林馒头张泽饺,叶榭软糕呱呱叫“,还吃了清真馆的“葱油煎饼“和“羊肉汤“。之后,勖哉拉着辉麟登上了仓城的城墙瞭望。尽管此时是萧条的冬天,但前几日那场瑞雪还是把松江府城和仓城装点得格外素雅而美丽。
明清时包含仓城在内的松江府城,还是华亭县和娄县的县城。城内有府署衙门和两县的县署衙门,另有城隍庙、祠堂、宗庙、学院、书院、道观、禅寺、教场、兵营、军仓等;街巷有府前街、竹竿汇、黑鱼弄、中心弄、庙前街、莫家弄、百岁坊、长桥街、白龙潭、青松石、西塔弄、九曲弄、王家滩、秀南街、仓城街、仓南弄等一百五十八条。直到进入民国时期,这里的一切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仓城的由来要追溯到明宣德八年(1433),松江府城十里长街以西不断建造大型粮仓——“水次西仓“,座座粮仓连成一片。到了嘉靖年间,水次西仓另建起一座周长二里、高一丈八尺,也开设了四座城门和护城河的仓城,从此伫立在松江府城城墙西侧。仓城不仅成为明朝漕粮的重要储藏地,也是向京城漕运粮食等货物的始发地。为此,松江府城不断向西延展,又新建了一座城,人们都称之为“仓城“。由于仓城一带河流纵横交错,沿老市河而建的桥梁、宅第、店铺、庙宇鳞次栉比,这里也成为当时松江府城西、谷阳门外又一市井热闹中心。
勖哉还真的对松江府城和仓城的历史了解不少呢,看来我的夫君不是一个浪荡的公子哥,辉麟想。辉麟已经知道,勖哉在家里不仅和阿爸一起打理照相馆的生意,还是店里的主要摄影师。勖哉还说,过两年准备收回两个门面,将照相馆再扩大一倍,他要做成松江最大的照相馆。平日里,勖哉还经常写书法、读书,尤其喜欢读一些介绍历史和断案方面的书,为此,城里很多人都来找他写诉状。婚后几天相处下来,辉麟已对这个原本陌生的男人自然而然有了好感和喜爱,有了要一生相托的感受了。
4
谷阳门外松江府城西延的府前大街的西外大街一直是个商业繁华的地段。在这片热闹区域内有大大小小二十余家餐饮店,如成隆兴、震源馆、小李生、小广东、稻香村、草庐酒家、松鹤楼、迎宾楼等。
“辉麟,你知道这里的哪家餐馆最有名吗?“
“这个我知道,听阿爸说过,好像是松鹤楼和迎宾楼最有名。阿爸曾说过有机会带我们全家去这两家各吃一次,可最终阿爸没有实现他的诺言,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我知道,这当然不是阿爸没有找到机会,而是家里没有这个经济条件,他和阿妈一直都在节俭生活,我们也一直没有提过这事。“
“是的,这两家酒楼均为来自无锡的吴荣茂创立的近百年老店。这两家酒楼的菜看和点心确实都很名贵,品质也是松江一流的。我们来得也不多。不过,现在是我们的新婚蜜月,今天午饭我们就先去松鹤楼小吃一下,你同意吧?“
“好的,我是你的妻子了,我乐意听你的安排,刚好也让你来完成我阿爸曾经的许诺,不过以后有机会你还要请我们全家分别到这两个著名酒楼里吃一顿。“辉麟说完这话,双目凝视着勖哉,那充满温情和深情的目光中闪烁着幸福与快乐。
“我年轻美貌的新娘,给了我这么大的荣光,我当然要好好珍惜一个个美好机会。“
“我说勖哉,看上去你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诚实人,我一向直言不讳,你对我一切的好,我都会记在心中,但我所说所做的不妥之处,你可要多原谅,毕竟我是一个女流之辈哟!不过,今天中午我还真的想尝一尝这松鹤楼里的美味,只好让我的夫君先破费一下了。哦,我们不回去吃午饭,你说过了吗?“
“那是当然,一大早我就向阿爸阿妈报告过了,他们让我带你好好自由放松一下呢。他们都说这几天的许多礼节,一定让我们感到很累的。“
中午十二时,辉麟和勖哉来到了位于高家弄口与百岁坊之间的松鹤楼。其实松鹤楼并不太大,也就是一幢两大开间门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但这楼的里里外外透露着精致、典雅和高贵。那江南水乡青砖、白墙、黑瓦、飞檐的外观,那宽大精致的厅堂、雅室,那纯木质茶色基调中的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松鹤延年。
“松鹤楼知名的食品有焖肉、爆鱼、虾仁、炒鳝糊,还有白斩鸡过桥面、鳝丝浇头面、红白鲜双交面,最著名的是‘松鹤楼汤包‘。汤包外观洁白、油亮、饱满,包子的上端如花蕾,每个都是十八褶以上,皮薄汁多、馅味鲜美自然是不用说。一般店家在汤包蒸格中使用席草作衬垫,而松鹤楼却采用松针作垫,所以包子出笼时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格外引人垂涎。“
这一顿丰盛的午餐,让辉麟尝到了有生以来最有口味和品位的美食。勖哉看着妻子辉麟有滋有味地吃着,打心里万分开心!
【编者按】姜辉麟的婆家是仓城百岁坊的黄家,丈夫叫黄勖哉。新婚燕尔,他们出双入对,黄勖哉不仅向新婚妻子介绍着黄家的家底和家产,一边带着姜辉麟穿街访巷,品尝各种地方名点名菜。尽享新婚的快乐和恩爱。推荐阅读。编辑: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