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四十、而今迈步从头越

作者: 黄爱民 点击:272 发表:2024-12-21 19:57:29 闪星:1

  就这样,老康成为了苍南司法局的一名新兵,并且从此在司法战线一直干到退休,实现了从一名血与火的战士到司法干部的华丽转身,兑现了自己在告别军旗时许下的庄严诺言,永远保持一名士兵冲锋陷阵的光荣本色。

  报到上班后,刚好省司法厅有个普法教育培训班,时间为期一个月,于是老康就被派去学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去学专业、长本事的。

  学习力强是老康的一大优势,这源于儿时军人的父亲严苛的约束和要求,更是他要强本性的真实回归。这是在他参加老山战地研讨班的故事里已经有所感悟,最令我敬佩的是,在时隔三十多年后,当我们俩聊起他在战地研讨班撰写的报告时,他竟然依靠惊人的记忆力,一口气还原了长达几十页的战地报告,实在令人吃惊。由此我得出这一结论,他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而且必定要干好一行的人。

  短短一个月的专业学习培训,对于一张白纸的老康来说,显然非常重要。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吮着有关司法业务理论知识,并且利用晚上自觉加压,查阅了大量资料,不断从实自己,打好工作基础。学习归来后,他被分配到父亲担任副区长的马站区司法办担了一名任司法助理员,开始了司法工作崭新的人生旅途。

  对于工作,老康颇为自豪地回忆说:“我这人是比较认真的一个人,正式上班第二天就协助我们司法办主任吕世甫去沿浦镇调解一起经济纠纷,这让我大开眼界,深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你想啊,当一起经济纠纷案摆在你眼前的时候,这里涉及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有大量需要对照和引用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条规等等,否则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听不懂,别说是调解和判决了,最起码你得会记录吧,否则你连记录都无法记。这让我深感知识的匮乏和学习的紧迫性,我萌发了要去读书的念头。”

  正当老康激情投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没想到他屁股还没热就又接到新的任务。上班第三天,老康又接到局办公室通知,说经局领导班子研究,抽调他到县精神文明工作组去,到金乡镇开展创建精神文明试点工作,吃住在金乡,就连礼拜天也不能回家。作为军人的老康二话没说,卷起铺盖就跟着工作组去金乡蹲点了,而这让刚投入司法工作一天的老康,又马上转移阵地,投入另外一个陌生的领域,他像海绵似的拼命吸收,忙而充实着。

  五月底的一天,周奎安局长来到金乡看望老康,通知他马上回家待命,说有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想让他去,时间是整整五个月的全脱产专业学习。老康一听正合自己心愿,于是他马不停蹄干到曾经的部队驻地杭州,参加浙江省“三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司法局长)培训班。

  当老康糊里糊涂地赶到培训地报到的时候,才知道培训班是有门槛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参加的。当工作人员一听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司法干部,连副科长都不是,当即就回绝说他不够条件,不符合培训对象的要求,还告诉他:通知都事先已发给你们苍南县司法局了,按理应该是你们周奎安局长才有资格参加,他如果不能来,也不能随便弄个人来替代,这不符合培训班的办班原则,让他回去。老康心想自己就是冲着五个月的专业学习来的,哪能这样灰头土脸地打回去。于是他拿出当年在老山绝食请战的劲头,围着培训班工作人员软缠硬摸,他告诉人家,自己刚从部队退伍回来,学习太重要了。虽然自己不符合参加条件,但是自己从温州大老远都赶来了,他非常渴望参加,哪怕旁听也行啊。培训班无奈给周局长打了电话,问他怎么办?周局告诉人家,这个人是刚刚从老山回来的一等功臣,是他好不容易觅来的宝贝,他年轻有为,有热情有激情,学习积极性很高,恳求把他留下参加。就这样老康这名刚工作几个月的新兵蛋子,竟然被特批参加了为期五个月高级别的“三长”培训班。

  听完老康的故事,我乐得哈哈大笑,我打趣地挥挥手说:“你脸皮可真够厚的,要是我即便是局长让我代替他参加的,我都不会去。这多丢人啊,人家都是正儿八经的院长、检察长、局长,你一个小小编外人,连体制内都不是,竟然厚着脸皮在里面参加了五个月的培训班,真够可以的。”

  老康用手指点着我说:“我发现你们这些文人就是臭毛病多,我是去学本事的,又不是去偷东西,我怕什么。我每天大摇大摆地和那些院长、检察长、局长坐在一起学习、讨论交流,真正学到非常多的知识和本领,我不觉得丢脸。”

  五个月后,结束了培训班学习的老康收获满满地回来了,他被留在了局机关,成为了宣传教育科的一员,任务是开展全民普法,老康又一次转行投入新的工作。

  1987年元月,局机关进行了人事大调整,刚刚工作一年的老康又一次火了,他竟然意地外被推上了宣传教育科代理科长的岗位,实在让刮目相看。或许这就印证了那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老话,我对自己的这位老同学和大院发小一点都不见怪,我绝对相信他的能力与自信心。

  老康告诉我,当时他们这个宣教科加上他才只有三人,而他这位代理科长还是一个以工代干的非正式编制,可谓在当地放了一颗卫星。然而老康眯着眼睛乐呵呵地告诉我:“别急,这只是我放的第一颗卫星,还有两颗在后面。”我将信将疑地望着手机屏幕里的老康,可他却一本正经地告诫我:“哎,我之所以竹筒倒豆子,全都告诉了你,不是我大牛哄哄的。我没有骄傲的资本,我只是实事求是地说我的经历,这个,我也不能骗你和读者。”

  就这样,老康带着他的两名部下开始了三人打天下的启航,他们承担起全县一五普法计划安排、督查和组织实施,还要时不时地下去到各乡镇和委办局机关单位给干部职工上法制课。老康在工作中干的热火朝天,他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因为他时刻提醒自己,背后有一双双眼睛在看着自己,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松劲。

  随着工作的日益深入,老康深深感到专业知识的匮乏,他又一次萌生了去充电的想法。

  1992年,浙江省政法专科学校改为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由全日制大专院校改为全日制成人高校,面向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招生。那年6月,学院举办了成人考试培训班,当老康得知消息的时候,培训班己经开学了,他非常想去报考。同事们听说他要去参加成人高考,就都劝他算了吧,你是一名肯干又能干的骨干,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局长肯定不会批准你报考的。

  结果老康还是从局长那里得到同意了签名,我摆摆手打趣地说:“你一定又是那套死缠烂打的套路,局长被你磨得没辙了,只好同意了。就像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成带伤请战上战场,找团长软缠硬摸,这不和你很像吗?”老康瞪着眼睛咋呼道:“你个狗日的,我哪能总是这一招啊,这回我可完全是以情动人,说服了局长好吧。”

  呵呵,好吧,我倒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服局长批准他去参加高考的。他自信满满地告诉我:“我找到周局说了二条理由:第一,您是局长但您也会退的,不可能永远是我的局长,我不可能永远在您呵护的翅膀下过日子;第二,我只有二十多岁,我的路还很长,读书充电,不断提升自己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想在司法战线干下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司法干部,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知识是前提。听完我的话,周长二话没说,就批准了我报考的请求。”

  就这样,老康又一次全脱产读了一个月的成人高考复习培训班,经过一个月白加黑、五加二的连轴转,他果然没有让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失望,他如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法律大专。

  开学后老康去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报到,他拿着党员介绍信向班主任杨军老师报到,杨老师说都交给你保管了。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学院经过研究,决定提名他担任班里的党支部书记,经选举当选后还被选举当选了学院党总支青年委员。这一点又和我非常相同,当年我也是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大专班,也同样被推荐担任了班里的党支部书记兼副班长,大专毕业后继续升读本科,又从书记变为了班长。巧的是,老康大专毕业后竟然也去温州党校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班本科,只不过他读的依然是法学。

  说到这里,老康心底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来了,他对着手机镜头挑衅地话中有话问:“嗨哥们,你学习的成绩咋样啊?咱俩比一比咋样?”

  我嘿嘿笑着回答:“大专到本科,都是上海市委党校系统优秀学员和优秀学生干部,咋样?是不是又和你对上了?”

  老康哈哈大笑道:“哈哈哈,是的没错。因为我那时可是带薪学习,机会难得,我抓住了青春的尾巴。第一学年我是三好学生;第二学年我是优秀学生干部。本科毕业,我也是优秀学员。”

  我们俩对着手机屏幕伸出了手,不由得都乐开了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从告别军旗转身踏入司法战线的那一刻起,老康便开启了不断进取、持续学习的征程,每一步都印刻着他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工作的热忱。从初入司法领域时如饥似渴地参加普法教育培训班,到凭借执着争取到高级别的“三长”培训班学习机会,再到后续在不同岗位上积极担当、努力工作,却又始终不忘给自己“充电”,去参加成人高考、进入院校深造并在学业上屡获佳绩。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