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二十四回 后记百说耐寻味 功成名就等时机

作者: 唐殿武 点击:172 发表:2024-11-18 09:01:12 闪星:0

  代理师长传噩耗 寻求给养命归西

  征程漫漫风雪路 活着姐妹讲传奇

  1938年之秋,小兴安岭东麓秋雨绵绵,不具备堤防的梧桐河下游严重涝灾。主力部队西征,留守营自产庄稼受淹。吃的、烧的就成了问题,越冬给养便成了留守营长心中大石。不仅如此,二师代理师长又领回一帮人。带回来一个噩耗,惊悉张师长为掩护主力。在黑金河口大脑袋山下遇敌人交战,将敌人引入暖泉沟纠缠。冯大纲带领部队,经兔子窝棚绕道而行。摆脱敌军,顺利通过。跨越小兴安岭,取得成功。

  “师长命令我代理他,将二师余部安全转移,这不两个多月了。有仗打或许有吃的,大雪封山,斗争越来越残酷。才不得不奔回老窝,休整一下再作打算。”

  他现在死活难料,是不是烈士没确定,有书撰写。

  留守营一片悲声,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吃的、穿的。

  在吃喝上,妇女好将就。原来水淹死的土豆子还能度命,臭得哄的淀粉能消化。老人告诉的经验,是不能起出来,搁地里冻着,现吃现抠。都扒出来没法保存,就烂作泥了。冻天冻地有那玩意在。捱到春天,就有办法了。

  这又回来这一些人,就得出去打食去了。女兵有冬装,自己缝连补绽对付能过冬。男战士现在大雪抛天,这身衣服出不了屋了。

  营部,大家守着火盆。裴成春和陈少斌说:“师长,江北熊瞎子蹲仓,基本山穷水尽了。江南一带我不熟悉,你分析分析到哪能搞到布匹、棉花、粮食。”

  代理师长陈少斌:“宝清锅盔山还有个根据地,是七军的,现在的情况也不知道。你说我堂堂六军二师,现在丢盔卸甲的样子,有啥脸往那奔。不过他们在张家窑可是有个被服厂,咱讲借讲还,应该能行。可以派两个人打听打听再说。”

  裴成春:“我去吧。”

  陈绍斌翘了翘大拇指:“真行,怪不得张指挥要求必需把你调来。在四块石的风采咱是没见到,光听说。那三年咱也没资格去,果然名不虚传。”

  别有心事的裴成春:“师长知不知道赵司令、还有我的老师崔高丽先生现在在哪里?”

  陈绍斌:“这事你问着了,赵司令据说在苏联暂时回不来。给苏联红军当顾问。崔高丽就是崔石泉吧,七军党委书记兼参谋长。现在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参谋长。”

  女兵们七嘴八舌参言,好像看到了希望。

  代军长不知是独特的思想工作方法,还是有了恻隐之心。考虑一番:“现在是太艰苦了,抗战是长期的。要坚持下去,首先得保住命不是。我家的女人我可舍不得遭这样的罪,我想你们女兵暂时解散。回家猫冬,有家的回家,没家的领到你家好不好。开春再回来,行不行,一个人给你发三块钱。” 

  一听这话,七嘴八呀。各揣心腹,不懂用意。

  裴成春:“是个办法,领导关怀的心情是好的。姐妹们、战友们会懂,我先代表大家谢谢你的好意。但是你这句话更鼓舞了我,把领导们的随军家属现在交给你,我领着有棉衣的战士被服厂走一趟再说。”

  “咳——,光你们女兵我还不放心。也不是那么回事呀,教导队的跟你去吧。”

  11月22日冒着凛冽的风雪严寒,跨过冰封三尺的松花江。徐光海带路,领二十几人奔宝清县张家窑而去。结果有去无回,23日傍晚发生激烈战斗。四名女战士被俘,只侥幸跑回一个未满15岁的小姑娘,其余裴成春、徐光海等全部战死,血染锅盔山。留下东北抗日战争重重的一笔,请看多本战友回忆录,有详细描述,本文从略。

  笔者交代一下,代理师长及其他供思考。

  陈少斌原名刘斌,曾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受过训,通俄语。吴俊升黑龙江督军时期,派来田小凤保安团,协理兴东边防营。田小凤抑郁症出家后,他变为边防守军。守备黑河以下到三江汇合口与吉林省军事接头,几十处哨位,多年。所以这一带黑龙江两岸很熟悉,军事才干也不一般。马占山江桥一战失利,老五团团长吴凌江战死。派他接任‘老五团’团长,大战日寇。装备优良,还在依兰境内江北,击落一架日军飞机(有记载是中国军队击落的第一架日本飞机)。但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边打边东撤。经海伦、呼兰、木兰、依兰、汤原、悦来、同江、绥滨、萝北,又回到汤原。驻扎西北沟,听说太平川有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驻了半个月也没联系上,断绝粮饷,军心动摇。有奶就是娘的焦、屠两排认贼作父还升了官,自报焦旅、屠旅。一些有骨气的下层军官各立山头,就有了青山、占中央、占中海、忠厚、阎王、吉胜、德胜、傻子、中侠、南侠等绺子。自给自足,报号反日山林队。

  驻鹤立部的‘老五团’两个营,1933年7月还和日寇十军团中佐部开了一战,血染鹤立火车站。打死日本军上尉石井达之助以下二、三十人,当属汤原抗日战争史上对日军打的第一仗。结果队伍七零八落,施凤鸣、许振环等一些人解甲归田。流落民间,有的进入矿山。

  ‘老五团’团长被迫携家眷退走苏联,不懂那里规矩。引渡,级别还不够资格,想退回来没门。一条路‘集中营’苦力,无偿劳动建设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日、韩、欧几十万人,若干个集中营,无休止的干活。

  无奈之际,遇见挺险救助李杜的三十三军军长李福臣。因为有田小凤的关系,认识。被安置在他的走私集团里暂避,两口子当翻译。

  当李仁根被枪毙后,调来给夏云杰当参谋长。改编抗联六军时,赵尚志提拔冯大纲为参谋长。他被张寿签安置到二师张元福部下,降职没降薪。军事确实懂得挺多,花花肠子也挺多。张元福打着张小七旗号横走佳木斯与他纵横捭阖有关。此人与日军结下深仇大恨,根深蒂固。有书写他下落不明,没得好死。陈瞎子算卦说他改名改的,没改好。那个年头随便改名,走江湖的都好几个名,先叫刘宾,改作陈宾又改一个陈少宾,老在宾位上转转。

  爹妈给起的名,哪能老改呢,兴许改好,兴许不好。譬如人家崔高丽,原名崔秋海、崔石泉、金志刚、崔XX,人家左一改右一改就改好了。

  陈少宾降日可是不应当,那十四年就那样。加上后来的五年,谁也保不齐,走上哪条道路。英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何况见风使舵之人。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是典型人物之一。人生观,生死观,信念不坚定所决定的。艰难时期如此,换个年代也没法说。

  裴成春对代师长的话没反感,没听信。显示出一位童养媳出身,党的基层领导干部的高风亮节。为同志们搞被服,风雪亲征锅盔山,血洒张家窑。1938年11月23日以身殉国,时年36岁,有信息传播。

  1983年6月8日,这里走出的一位老将军,离休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回乡寻访抗战时期老首长冯志刚足迹(《党的生活》回忆录需要)。顺便探询了劫持裴成春成衣铺,耿家商店时,大院的老房子。见那一搂多粗的梁柁,沉陷得就剩一人多高。摇摇欲坠的样子,沉思良久默默无语。倒背手走出通往耿家大院门前那条斜路,又看望了当年放马、扛活的老东家孔庆余后代。到耿贵屯(荣丰)时,已找不到冯志刚直系亲属。到福隆接见了张四大个子一家,从此摘了帽。几个孙子有的进了国企,有的当了兵。都是后话。

  由此引发了裴成春后人(耿子文童养媳子女)的思念母亲,故乡情结。有一个孙子偷渡过香港,落脚深圳第一代人,虽没发大财,但摆脱了阴影。不远万里运回四块珊瑚礁,水泥厂运矿石的耿师傅,动员个体户车队朋友们帮忙,运土填平了汤原县城东郊三岔路口的一块洼地。南来北往的,下火车进城的必由之路,离纪念塔一公里。隆起一个土包,请太平川刘石匠用一车矿石砌成底座。匠人贴上赭红色大理石面,粘结四块珊瑚石雕,亭亭玉立。金融名人题词,暗含对裴成春的思念和游子之心。美丽多姿,留下一道风景线。那时纪念塔后身还没有碑林。石雕旁,现在折断的老榆树又发出来新枝。欲知那段相关故事,请看《夏云杰前传》。

  太平川人后代在 四块石头衃英魂

  三岔路口珊瑚赭 红心激懂后来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章节详细刻画了代理师长陈少斌复杂的军事经历和性格特点,他既有军事才干,却又在信念上有所动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裴成春,这位童养媳出身的基层领导干部,展现出高风亮节,为解决战士的冬装问题,不畏艰险出征,最终血洒锅盔山。此外,文章还讲述了后续故事,包括老将军的寻访、裴成春后人的故乡情结等内容,这些情节相互交织,不仅展现了抗日时期英雄们的坚韧与牺牲,也体现了这段历史对后人深远的影响,让我们铭记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