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41

作者: 路石 点击:212 发表:2024-07-21 15:51:07 闪星:2

       姚向东好像有什么预感似的。粉碎“四人帮”不到一年,他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正点广播, 他停止向朱爱国的询问,站在花台边上,静静地听着高音喇叭的广 播声。

       朱爱国直起腰,一句话不说。

      菜花仰着头望着路灯杆上的喇叭。 “……1977 年 4 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院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年的全国高等学院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听到高音喇叭里播出全国将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姚向东兴奋得浑 身的热血直往上涌,双手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嘴里喃喃自语:“读 书有用了!读书有用了。” 朱爱国看到眼前的姚向东像变了个人似的,心里想不明白,听到 恢复高考的消息,姚向东为什么像吃了兴奋剂一样高兴。

      朱爱国厌学, 整天沉不下心来,还不时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弄出一些事儿来,姚向东心里想的什么,脑子里一直在做什么好梦,朱爱国当然不知道。 朱爱国初中毕业,没有上高中。初中一毕业,就回家闲混去了。 那个年代,朱爱国满脑子瞧不起读书的人,在他的心目中就是一个想法,书不能多读,读书无用。

      高考从1966 年中断之后,直到 1977 年 才恢复高等学院招生。过去高等院校招生不凭文化,说得挺好听,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实质是助长了开后门的歪风,丧失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这种招生办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不读书,社会上流行读书无用论。  

      朱爱国是受害者。父亲是大队支书,是土皇帝,还读书干什么?读好读坏一个样,严格地讲读好读不好一个 样。读好书下场不一定好,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多了还要挨批。反正想上大学又不需要文化考试,谁还有心思去读书。朱爱国就从心里不想去读书。现在听到广播里说到恢复高考,上大学要考试了,心里似乎感觉不对劲了,要不然眼前的姚向东不会这么高兴,连站在姚向东身边的菜花脸上在路灯映照下都浮现出掩饰不住的笑容。看来恢复高考对上了爱学习人的路子了。

      姚向东爱读书,钱菜花虽然辍学在家不读初中,但一直借自己的初中课本自学,后来还插班读初二。但朱爱国转念一想,觉得国家的改革没有那么简单,也不可能什么人都能去参加高考。想到这里,朱爱国轻轻地问正在聚精会神听广播的姚向 东:“向东哥,什么人都能参加高考?”

       姚向东没有答复,只是用手指指路灯杆上的高音喇叭。 高音喇叭里声音洪亮:“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条件很宽,姚向东松了一口气说:“我赶上机会了,但学业荒了一年了,不知道能不能考得好。”说到这里,姚向东语气诚恳地对朱爱国说:“爱国,论智力,你不比别人差。你的机会比我好。你应该去读高中,读三年书去参加高考,那肯定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笃定笃定又笃定了。菜花机会更好了,已经复读了,等到菜花你读完高中去参加高考,文化底子更厚了。”

       朱爱国点点头。 菜花也点点头。

       姚向东见朱爱国听进了自己的劝告,这个时候再去问打架进派出所的事,有点不合适。再说,菜花还在旁边。姚向东找了个话题说:“我得早点回去,把这好消息告诉爸妈。广播里面已经说了,再过一个月就要举行全国高校统一考试。我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复习迎考时 间。”说到这里,姚向东朝天空的月亮望望说:“我有个提议,不知能不能说。”

       朱爱国沉默,菜花也沉默。

       姚向东见朱爱国和菜花不说话,清了清嗓子说:“反正你们都是我的恩人,都是朋友,有话我直说,今后大家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怎么样?” 

      “都是读书无用论害的。”朱爱国想想自己的初中学习成绩,长长地叹了口气。 菜花在昏黄路灯映照中的月色下轻轻地点头,目光落到姚向东的脸上。眼前被自己救过命的帅小伙子,此刻似乎变得更帅气了。想到一个月后姚向东就要参加高考了,如果考上大学,那以后就不能常见 面了。想想这些日子与姚向东的相处,虽然在一起的机会不多,但总是感觉到姚向东的影子时不时在自己眼前晃动。想到姚向东去高考, 想到姚向东考上大学会离开山村,钱菜花的心里产生了一丝丝莫名其 妙的失落感。 

      月色淡白,路灯昏黄,江边古镇的青石板上泛着幽幽的青光。姚向东、朱爱国、钱菜花朝三个不同方向往住宿的地方走去。

       时间过得很快。一切都顺利进行着。 一天下班,松江公社邮电所通知姚建华去邮电所领一封挂号信。 姚建华下班后,径直赶到公社邮电所。邮电所工作人员让姚建华在一本登记簿上签上名字后递给他一封白色信封的挂号信。姚建华心里一喜。他知道儿子参加高考填的通信地址是松江公社林业站转姚建华收。这一定是儿子姚向东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姚建华惊喜地把挂号信正面翻过来,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鲜红的大字:重庆师范大学。

      姚建华手里拿着那封挂号信,头也不回地一口气跑到家门口的菜园子篱笆门 旁,这才停下步子,大着嗓门,压抑不住心中的喜悦喊道:“向东! 开开门!” 屋子里正在往桌子上端一盆煮玉米的李花红,听到菜园子外面 丈夫的大嗓门,埋怨地说:“我们家的门什么时候关着?自己不会推 门。”说着,李花红放下手里的一盆煮玉米,对在桌旁正在盛大麦粥 的向东说:“去,看看,你爸喊什么喊!”

       向东盛好一碗粥,轻轻地往桌子上一搁。然后转身朝菜园子里走 去。刚出堂屋门,就看到父亲推开菜园子的篱笆门,满脸洋溢着喜气 朝自己走过来。姚向东看到了父亲手里白色醒目的信封,心头一喜,莫非是录取通知书?这些日子,自从没日没夜地复习了一个月参加考试后,心里一直悬着。脑海里不时盘算着:考了多少分呀?能不能达到分数线呀?志愿不知填得对不对路。当时为了保险,还特意填了重庆师范学院。教师专业是招生鼓励类的。现在想想,既然是国家鼓励类的,大 家一窝蜂地都填师范当老师,会不会把自己挤掉呀?考是考了,反正 能不能被大学录取,心里没有底。

      这些日子,姚向东吃饭不香,睡觉也不实,也没有心思去篾器编制车间上班了。听叔爷说这些日子朱爱 国也不去上班了。钱菜花倒是去向东家里找过姚向东几次。其实钱菜花也没啥事儿,只是让姚向东放宽心些。钱菜花虽然是山里姑娘,虽然年纪小,但心里装的东西不少。她晓得安慰向东,这让姚向东在焦急的等待中感受到甜甜的暖意。 没等姚向东走到父亲面前,姚建华就停住了步子,举起左手拿着 的那封信,朝姚向东面前晃晃问:“看,这是什么?”

       “挂号信!” “什么挂号信?” 姚向东一个箭步上前,迫不及待地从父亲手里抢过那封挂号信, 扫了一眼,忍不住笑出了声:“爸!妈!我被大学录取了!” “别喊!进屋说。”姚向东与父亲一前一后走进屋里。看到姚向 东手里的白色信封,李花红疑惑地看着建华、向东父子俩那满脸的笑 容,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一定是向东考上大学了。

       弟弟向方、妹妹向红一人手里拿着一个玉米棒边啃边笑盈盈地围 了上来。 这顿晚饭,喝的是大麦粥,啃的是玉米棒,炒盐黄豆搭粥,一家人吃得香喷喷的。 窗外的山坡上,一大片的翠竹在山风吹拂下发出欢快的沙沙声。 栖息在竹枝丛中的麻雀一会儿飞出竹林,一会儿又飞进竹叶丛中,发 出天籁般的鸣叫。麻雀欢快的鸣叫声和屋子里建华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羼和在一起。

      月亮升起来了,山村沐浴在一片银色的光亮里。李花红想到人们常说的俗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向东这孩子 从摔进天坑到今天拿到录取通知书,满打满算不到三年,上大学了, 将来是国家的人了。人要晓得感恩,想到这些,李花红给丈夫建议, 在镇上的松江酒楼摆上几桌,把朱红旗一家、刘建国副站长一家、钱正南一家还有高华庆副校长全请过来,好好地敬他们几杯酒。

      姚建华 一听,当即赞同,并选定了请酒的日子。 姚向东向父母建议,酒宴要请叔爷,要请供销社的王主任。 酒宴气氛热烈。向东考上大学了,这消息像长了翅膀在松江镇上传开来,大家脸上都有光。

       酒宴结束后,姚向东喊住朱爱国和钱菜花。在松江酒楼一间空置 的包厢里,三人坐定后,姚向东朝朱爱国、钱菜花笑笑,诚恳地说: “感谢你俩的父亲救了我,也感谢菜花!” 

      “祝贺你!”朱爱国与钱菜花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 姚向东连连点头:“爱国、菜花,我希望几年之后,你们都跨进 大学的校门。”说到这里,姚向东站起来,走到菜花面前握起拳头说: “有自信,才能有成功!”姚向东又朝爱国面前跨了两步诚恳地说: “爱国,你一定要上高中,大学的门敞开着呢。再说,你还有三年时间努力,只要有自信,一定会跨进大学的校门。” 

      菜花接过向东的话头:“向东哥,你复习迎考的日子,爱国已经办妥了上高一的手续。过年后就去松江中学读书。” 

      “ 好好好!”姚向东连说了三个好字。姚向东亲切地拉住朱爱国的 手意味深长地说起了自己的体会:“爱国、菜花,我比你俩年龄大些, 这次又考上了大学。其实,俗话说得好,打到鱼舱板都会说话。我想说点自己读书的体会,供你俩参考。” 

      “说!说!”菜花催着,爱国也不停点头。

       窗外的山坡上,满坡翠绿的山林。中午的阳光特别灿烂,照在 翠绿的树枝树叶上,泛起碧玉似的光泽。鸟儿在树林里鸣叫着,特别是酒楼窗外的几棵槐树上,几只花白喜鹊吱吱喳喳的叫声萦绕在姚向东、朱爱国、钱菜花的耳畔。姚向东在朱爱国、钱菜花面前缓缓地踱着步子说:“人活着,一定要看到未来,未来是美好的。人一定要强化自信。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就能激发自己的信 心,就能自觉地去读书。”说到这里,姚向东顿了一下:“每一个有杰出成就的人,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以坚强的自信为先导。 可见,信心孕育着成功,信心能使你创造奇迹。拿破仑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一字眼。’正是这种自信激发了他无比的智慧与潜能,使拿破仑成为横扫欧洲的一代名将。在现实中,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成绩不好,不是输在知识能力上,而是败在信心上。” 

      朱爱国、钱菜花都似懂非懂地听着,还不时点点头。其实,姚向东向朱爱国、钱菜花大谈信心的话题,他是有切身体会的。读了初中,读高中,读书无用论一直占上风,高等院校招生不看成绩,让他 的心凉了半截。但他对知识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当年父亲去陵阳 县里找人想推荐上大学,门儿都没有,一阵失落之后,姚向东一边学篾匠一边学文化,他心里有信心,文化总有一天会用得上。特别是碰 到叔爷,知道叔爷的遭遇,向东除了无能为力地表示同情,更为叔爷 对党的信念的执着所感动。他充满信心地等待着,当高音喇叭宣布恢 复高考的信息后,他情不自禁地鼓起了双手。姚向东成功了,他在命运的转折关头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信心铸就了成功。姚向东要把自己的自信和成功与朱爱国和钱 菜花分享。朱爱国听了,一定会有所触动;钱菜花一直在学习,她听了之后信心会更足。

      姚向东出于感恩之心,他要把自己的成功体会作 为鼓励恩人们前进的动力。当然,姚向东出于对朱支书的感激,这份感激落到了朱爱国身上。朱爱国喜欢钱菜花,姚向东已经隐隐地感受到,但朱爱国厌学,不争气,姚向东看到这一点。姚向东希望朱爱国能从阴影中走出来。 三人都兴奋地望着窗外,望着远处茫茫的群山和天空中那灿烂带着温热的亮光光的太阳。 该说的说了,路还得靠自己走。三人兴高采烈地离开了酒楼,走在松江古镇的青石板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1976年,恢复高考的喜讯通过广播电台迅速传遍城市乡村,向东兴奋极了,他喜欢读书,可那时大学对他关闭了大门。如今,停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又恢复了,他利用一切时间备战高考。拿到大学通知书后,姚家摆酒席答谢救命恩人以及学校老师。向东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对爱国和菜花宣讲读书的好处,批评当下的读书无用论,并鼓励他俩一定要努力学习。不爱学习的爱国能改变厌学的毛病吗?本章最大的看点,在于作者将向东高考复习的艰辛与考试过程省略不写,这避免了与高考类作品雷同,也使小说情节简洁明了。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