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80、南京之根

作者: 黄爱民 点击:333 发表:2024-04-20 16:01:14 闪星:1

在我的心里,南京不仅是曾经的中国著名四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更因为这座城市见证了父母曾经留下的岁月痕迹和近乎传奇的爱情故事,让我对它有了别样的情怀。

原本只知道当年父亲曾是“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一员,参加了渡江战役,并且进驻过蒋介石的伪总统府,可随着和父母的深入沟通和了解,才慢慢知道,远非如此。父母亲都曾经在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过多年,而且,他俩的爱情故事的起点也始于这里让我啧啧称奇。

父亲在渡江战役前夕,被提拔为三野特务团通信连的排长,并且在渡江战役当天,奉时任三野代司令员粟裕的命令,在南京对岸的浦口,乘运送小火车的大铁驳渡江,到达南京下关码头,由挹江门进入南京城,沿汉正街一路东进到达了原国民党蒋介石的伪总统府,为即将到达这里视察的中央军委渡江总前委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等首长做好警戒保卫工作。

在刚刚解放的南京城,百废待兴,敌特猖獗,父亲他们的部队在南京驻扎了短短的十多天,协助驻守南京部队维持城市公共秩序,站岗巡逻。这期间,父亲还特意身着军装到照相馆去照了生平第一张全身像,而这张照片竟然成为他和母亲的相亲照。

十多天后的父亲,又马不停蹄地随大军投入了解放上海的战斗,并与一九五0年二月再次奉调回南京,担任已改编为南京军区的机关警卫任务,这是父亲在半年之后,又一次移师南京。

母亲的故事更是极具故事性,十四岁那年,母亲被家里送到在南京城做买卖家境殷实的她姑妈家当佣人,因经常被狠心的姑妈毒打而逃离,经人介绍,到水西门一位国民党飞行军官家继续当佣人。

当父亲的部队即将打到南京城时,这位国民党飞行军官要飞往台湾,想带母亲一起去台湾,而感恩于这位军官的知遇之恩,年少无知的母亲准备跟随一起去台湾,可母亲的家人从南京逃回的人了解到此情况后,立即派母亲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大舅赶赴南京,在母亲即将出发前截住了她,并把母亲领回了老家,送她去私塾读书。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在这里教书的正是父亲的大哥,我的大伯,曾经的新四军淮安独立团所属淮安县大队干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让父亲安心部队,自己提前退役,重新当上了一名教书先生。

父亲自一九四四年参军以后,离家越来越远,和他同批入伍的都因受伤、掉队等原因早已回乡了,唯独只有父亲一直了无音信,因而家人都以为父亲早已牺牲了,给他立了牌位,逢年过节还给父亲烧香。

南京解放后,一直南征北战、飘忽不定的父亲总算是有了暂时的稳定,在参加完解放上海的战斗半年后,父亲由上海重返南京驻守,这才有空给家里写了一封家书,告诉家里自己还活着,并且寄上了那张一身军装的照片,这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父老乡亲奔走相告,庆贺父亲不但好好的活着,而且已经是一名年轻的军官了,于是就有人不断为父亲提亲,这其中也包括了给母亲当媒人的大舅,而身为母亲教书先生的大伯,最了解母亲,经他举荐,父亲家人一致同意了这门婚事。

母亲在我爷爷和大伯、大舅的带领下,赴南京和父亲见面,可父亲又随部队调防到山东青岛,准备迎战蒋介石反攻大陆,母亲他们扑了空,只得返回老家继续等待父亲的消息。

一年后,母亲在爷爷和大伯、大舅的再次带领下,远赴山东青岛终于和父亲见了面,在偏远的海边简易军营里,举行了婚礼后,母亲又返回了老家,开始了和父亲相濡以沫的六十载春华秋实的风雨历程。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不管父母年纪多大,这割舍不尽的南京情缘,早已深深的印刻在父母心中,伴随他们迎来送往,度过人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留下的是一段难以磨灭的永恒记忆,而南京是他们人生新的起点,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更应该是我们子顺后代不灭之根。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南京不仅是父亲工作战斗过的地方,也是父母爱情的见证之地,这里有许多与父母有关的故事,因为父母的缘故,作者将南京视作黄家子孙后代的根,这是充满感情的追根溯源。推荐阅读,编辑:暗香盈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