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47、伟大精神感召

作者: 黄爱民 点击:164 发表:2024-01-01 13:47:41 闪星:1

那些年为了身患重病的父亲,我们全家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心酸和泪水,也有欢乐和幸福,更能够体会到亲情胜过一切的道理。

原本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然而一过七十岁后,各种疾病不断袭扰着父亲,让父亲这位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未损的新四军老兵受尽病魔的侵袭,虽然父亲的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每回都是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父亲从未有过抱怨和绝望,依然犹如战士一般同病魔顽强抗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始终是我们全家全力协助父亲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的不竭动力。

最辛苦的是母亲,当年母亲也已八十整了,在父亲患病的十多年里,无论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不离不弃陪伴在父亲身边。前几年,当我和哥哥决定送父亲去老年康复院居住时,本来行动自如的母亲二话没说陪父亲一起住进了康复院,并且一直到今天。

从那以后,母亲就几乎与外界隔阂了,每天就是围绕着父亲转,那时的父亲还能够行走,母亲就寸步不离的相伴在父亲身边,陪同父亲在院里散步,还参加插花培训班,与父亲一起做些艺术插花送给那些关心他们的老战友、老朋友,全然看不出父亲是身患重病的八旬老人,给病中的父亲带来了无限的温馨和安慰,使得父亲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令我们分外欣慰。

当父亲终因脑梗行动不便时,母亲更是整天推着轮椅带父亲在走道里散步,和护工一起帮父亲端屎端尿,喂饭吃药,几乎什么都干。父亲曾不止一次说,太对不起母亲了,连累了大家,而母亲总是强忍心中的酸楚,以微笑对待父亲,这种相濡以沫的真挚爱情常常感动着我们。

当父亲因脑梗昏迷住院两个多月的日子里,母亲依然每天往返于康复院和医院之间,陪伴在父亲病床边,轻轻呼唤着父亲,和父亲说着悄悄话,把每一点希望的种子留给明天。

哥哥在较远的行政执法单位担任领导,每天一大早就走了,傍晚才回家,再累也一定会挤出时间去康复院看望父亲,陪父亲聊天,帮父亲修剪指甲、理发,推父亲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空气。遇到加班或工作忙不能前来时,总不忘打个电话,和父亲通上几句话,让老人放心。

每当父亲发病住院需要陪夜时,五十好几的哥哥总是第一个陪夜,第二天照样揉着红肿的眼睛出现在工作的岗位上。在父亲昏迷的这段日子里,哥哥每天下班到家匆匆吃完饭就赶往医院,看望父亲,接回辛劳一天的母亲。

嫂子常会烧些父亲爱吃的菜肴送来,考虑父母年迈,嫂子主动承担了帮父亲保管工资卡等资金账户的任务,把父亲的各种资金管理的井然有序,默默地在背后支撑着我们。

父亲住康复院时,我每天一早就去那里,帮助母亲照料父亲,晚上也一样会出现在父亲的房间,经常是我们哥俩一前一后到,一起陪父亲聊天,看电视,给父亲讲当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当我给父亲念我和他一起撰写的战争回忆录时,母亲和哥哥总是安静地一起听,让父亲的思绪回到他钟爱而难忘的峥嵘岁月。那段时间,我和哥哥每天晚上就在父亲的康复院见面,家里的事情全然有两位内当家的照料,嫂子和夫人也都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和牢骚。

父亲这次住院后,我和哥哥依然分工不分家,上午我把母亲送到医院,晚上哥哥负责接回,他没有空我接,当我们俩都没有空时,侄子或女儿第三代又主动接力送奶奶回家,风雨无阻,不为别的,就希望给父亲点点滴滴的希望。

夫人也利用曾经在医疗单位工作过的优势,帮助父亲购置一些紧张而必备的药品,每次父亲住院,夫人更是鞍前马后找老同事、老熟人帮助多关照父亲。当得知父母因年老体衰,腿脚肿胀,一般普通的丝袜有弹力袜口,容易造成脚部血液不流通时,跑遍各大超市、菜场摊位,终于帮父母买到了如今很少有的老式玻璃丝袜,解决了父母的一大难题,感动了所有的医生护士。

照料老人是每一个家庭无法避免的现实,如何善待老人,把自己的爱回报给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年老体迈的父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了,更主要的是人性的光辉,在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每一个可能的人,都应该毫不犹豫伸出双手,尽一份自己的力,在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也把这份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子女也铭记在心,牢记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的古训,让中华民族的大爱无疆照耀大地,这才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职责。

或许这就是敬爱的父亲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百善孝为先,陪伴是最好的孝心。爱父母不是放在嘴上的说教,而是言与行的一致,作者用平实的文字诉说了父亲病重期间,全家老少三代对他寸步不离的照顾,无论工作多忙,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年长年幼,谁有空谁就前去陪伴照顾病重的老人,兄弟妯娌间和和美美,为照顾老人各尽其能各尽孝心,以爱的方式诠释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推荐阅读,编辑:暗香盈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