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一章 军营篇 (1)如愿穿上军装,怀抱理想乘车北上

作者: 在海边漫步 点击:609 发表:2023-10-08 07:15:13 闪星:3

  第一章 军营篇

  (1)如愿穿上军装,怀抱理想乘车北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军是很光荣的大喜事,也是一件不太容易办成的大事情。临行参军照的全家福伴随我在军旅度过了39年。

  1975年12月底,在家乡浮山县招待所,我结识了许海儒同志。他一米八几的个头,略有点将军肚,很有军人范儿,我称他许连长。他是我走向军营的启蒙人,也是我后来从事机务工作的领路者。

  那时候,我年方十八岁,刚从县高中毕业不久,正在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学习大寨治沟治山哩。在工地,听到北京部队穿四个兜上衣的首长来我们这个小县城接兵的消息,喜出望外,在第一时间就径直到县招待所去报名。却不知,已经退休的在民政局帮助征集革命烈士材料的父亲在先帮我报了名。许连长,简要了解我的情况后,让我做几个军人队列动作,我挺紧张却认真准确地完成了。接着他又给我详细介绍了他所在的空军兵种的特点和空军事业的美好景象,栩栩如生地描述更激发我从军的决心,瞬间,我渴望当飞行员的美好远景在脑海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五、六岁的时候,曾独自跑着去县城中学接二姐放学,一气跑完两里多地,满额头是汗,但并不喘息。二姐就跟同学说,我弟鼻孔大,鼻翼宽,身体壮,适合当空军。确切地说,当兵的念头那时候就萌发了,一直对空军有一种向往情怀。邱少云、麦贤得、刘英俊、王杰、焦裕禄、刘胡兰等无数英雄事迹早就知道,全是我崇拜的偶像。这些是从父亲买给我们的小人书、少年报上获知。蓝蓝的天空,万里无疆,王海、张积惠在朝鲜战场驾驶矫健的银鹰,搏击长空,击落美国王牌,保卫祖国神圣英勇,热爱人民,英勇作战英雄壮举一幕幕在脑海浮现。此时,我驰骋的心早就飞向军营,飞翔在祖国蔚蓝的天空。

  但,由于周总理逝世和其它种种原因,征兵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终于到了1976年的2月,我顺利通过政审和体格检查,初次穿上属于自己的草绿色军装。父母、亲朋和友邻纷纷欢送,叮咛嘱咐,恭贺前程。一块劳动的老党员宋兆元老人步行两三里地牵着高大枣红马驮我到县城应征办,街道两旁,旗帜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巨大条幅,醒目耀眼,欢送新兵的人群摩肩接踵,景象至今都难能忘怀。我黯然兴奋,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父老乡亲争光,一定要不负期望,一定要为祖国站好岗。在县招待所短暂停留,几经转辗到临汾地区大集合,数百十号人,天黑才乘上北上的闷罐列车。

  终于等到火车长鸣一声,载着一代热血青年,也带着我的梦想和愿望奔驰在通往首都北京的蜿蜒铁道上……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第一章军营篇的开端章节简介了作者向往军营,志愿当兵,崇拜英雄,理想远大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此章节主要描绘了作者一家人热情欣喜的送子参军和自己骄傲自豪、异常兴奋、满怀希望、如愿穿上军装、怀揣理想乘车北上的热闹非凡的场景,此情此景,不仅反映了年轻人对军人部队的向往和执着,而且还展示了普通的热血青年志在“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的伟大壮举,更彰显了年轻有为的一代青年自觉敬仰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立志报效祖国,传承并弘扬英雄身上所展现的非凡品格和伟大精神的光辉形象。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主人公一家“送儿参军,精忠报国”的伟大事迹,是不是诠释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爱国情怀呢?热血男儿,忠心报国。接下来作者在军营中如何刻苦训练,进而用什么样的优异成绩,来回报父母,回馈社会呢?一代热血青年,在军营中是如何实现梦想和愿望的呢?甚是期待!倾情推荐阅读赏析!热烈欢迎文友积极踊跃赏析跟读!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