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三十三章 尾声145

作者: 唐殿武 点击:767 发表:2023-07-03 15:21:30 闪星:3

  南大河;北至北大河;东含刘国富大泡子,连接有圩堤。东西绵延二十多里地的柞桦树岗待开发。日本开拓团时就称为大农区,设立了四个生产组合。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投入,有佳鹤铁路二号桥、三号桥作证,在两条自然小河河床上筑成两条旱河。可引格金河水,南大河灌溉,北大河排涝。光复后日人逃跑,变成了新民村。敞开怀抱接纳了大批穷苦人,流民,难民,逃亡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在一贫如洗的李三婶,通过二老太太关系,在这里渐渐有了朋友圈子。大变革时期乐在其中,不感觉孤独了。

  偶遇蓝素珍和李桂兰,这两位读者不会陌生。李桂兰是同命相连的人,于春珍改的名收为义女和亲闺女一样。蓝素珍十几年前小红楼在河南省死契买回的保姆。在李家一心一意为仆,付出很多,倒也心安理得。满以为能像白素贞一样终了此生,也就知足了。不想天有不测风云。小红楼垮台,主仆失联。义子毕竟是义子,也有不意之时。感觉主子再落魄也不至于太穷了吧,于情于义还有服伺之心。就以要饭为生,流浪到处寻找,一年有余。没想到在此相遇,主仆抱头痛哭一场。痛定思定,仆是好心。主可为难了,留下不是,走也不是。撵走吧我这慢慢不就露馅了吗,留下呢更不相当。一是养不起她,她民装脚,还不能出苦大力。长得好看,大高个,走道也好看。还有文化,通情达理,会做好吃的。留下几天,跟主人净吃苞米面疙瘩汤,烀土豆。要饭的想,也不比我吃的强多少。三婶子智商想出一个好主意,成破利害一说。取得同意,闹心事化为好事。跟王起生商量把她嫁给他大哥王大秧子。大秧子家还有白面,时而还能吃面条,化解了矛盾。三婶子在屯子里就越来越德高望重,不知就里的人都认为李三婶子心眼真好使:“收留一个要饭花子,成全了一家人家。”善良得到善良的回报;美女能改变旧人,窝囊人。婚姻法下来还登了记,便于两个同命相连的人朝夕相处。互相帮衬着,一起采蘑菇,挖野菜。伺候小孩,做军鞋。开会,宣传,融洽的坚守着秘密。王大秧子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典型人物,他家本是当年王财东一脉的分支。北大河北边德祥人,有经济遗产,又逢上日本开拓团成立‘百万石’部落。土财主遇上了‘洋务’被剥夺了土地所有权,变成了耪靑人。老爷子干瞪眼,虽然也不是很老,急火攻心,一命呜呼。老大游手好闲,不正业,早得其浪名;老三好像有点唬,看到日本人的另一方面。卑躬屈膝,奴颜献媚,帮虎吃食。也得个美名‘王三虎子’;好在老二在外求学接受了些新生事物心怀正义感,但对风云变化趋势还没看懂。躲到泥洼东暂住观察,因识文断字娶了倪家姑娘有了漂亮媳妇,虽有老母。老二理所当然的成了一家之主。看到新民民主义气象升起。迁到新民村定居。伴随土地改革村里兴起大秧歌,蓝素珍两口子成了秧歌头。和兄弟媳妇小姑子们还有韩瞎子媳妇袁淑芳,孙寡妇韩桂芝等一帮人形成一股积极力量。扭遍火道东二十八村,王起生荣耀的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村长。为什么李三婶对和韩姓有关的人那么上心,大概和她小时候引导她走上革命道路的韩老师自然亲和力有关。见着姓韩的人,就想打听一下是哪的人。这两位还真都是辽北敌占区,四平战乱无家可归的难民。

  往新社会过渡时期就有栽花先生了,就是种牛痘预防麻疹。金山乡刘雇员负责新民屯,常来常往。感到风新气正,遇见逃荒的,指点,那里很好。和韩老先生结伴同行的,因战火使人口残缺的三个家庭,推着一辆手推车。含着悲痛亦步亦趋的逃过战场,投奔佳木斯而来。因为那里有亲戚,孙寡妇的大伯哥,不满周岁儿子的伯父,有文化在医院里工作。指望找个落脚之处,亲戚能供得一饥,不可能供百饱。何况时下的小市民更是无可奈何。孙先生是读书人,和金山乡刘雇员是同窗。指点了生路,新民村善良的老百姓、玉米面糊髑果然接纳了他们。成就了一代贤人,人们称为韩秀才的老者原是一位教书先生。知书达理,李三婶根据屯情张罗帮他办了个私塾,小有经济来源维持生活。撮合心地善良的秦拽子和孙寡妇组合家庭。袁淑芳本来就是进步青年,丈夫被炮弹轰炸弄坏了眼睛,雅号韩瞎子。她到这个环境里,比爷们还能干。大显身手,很快成为二十八村第一个女党员,可惜坐下了一身病。

  韩秀才饱读诗书,博古通今。北方城市四平备受尊崇的贤人雅士之家,传承下去当能五子登科,富贵呈祥。不想炮火不仅摧毁了城池,更摧毁了小康人家的梦想。变成了难民,那里那场拉锯式的大战让他家失去了五口亲人,老母、老伴、大儿子夫妇、小儿子媳妇、三姑爷。死的白死了,活的还得想法活。领着老儿子、三姑娘母子、两个孙子六口人和韩瞎子两口结伴流落此地。第一口玉米面就是李三婶提供的,住在了她家西屋和北炕。熬过寒冷的冬天,获得许多不同的信息。因为死的人除了母亲、老伴,其他四位亲人都是当朝的官吏或职员。年轻有为,活蹦乱跳,稀里糊涂就死了。搁谁谁不难过,老人所以就有了不同的世界观而郁郁寡欢。善良的人,同命相连的人。不知就里也就是同情,慢慢淡化。

  合作化道路的先行村,学校、教育是一个村的魂。慢慢的韩秀才私塾被新民小学校取代,党派来了第一位人民教师安富。后来有马雨辰、穆福、石成金、王懋。白天教小孩,夜校教大人。带来了无限阳光,树起新风气,接受新事物。

  这片沃土的广阔胸怀,光复后的三、四年间。经过土地革命,包容了几百户人家,一千几百口人。坐地户变成了少数,流亡、避难、闯关东失业的,蔫退的胡子、兵痞,鸟往高处飞人往亮处奔的大户农家。扯耳腮动,不一而足,来者不拒。还有外省灾区、贫穷地区移民,朝鲜归国华侨。因为虽然土改分完了耕地,还有大量的紫花垄、涝洼地、荒坡待劳动人民开发改造。不必并围子就形成了一个大集体农庄,前新民、后新民、郭家戗子、东乐胜、西万胜。成了火道东方圆百里二十八村的最大行政村。穷帮穷、难帮难,互助合作建家园。东西街、南北道形成。翻身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追求安居乐业,几年功夫起来很多房子。普遍的三间房、两间房,还有五间的,四间的。逃荒要饭的从四面八方移来,马架子、下屋、偏厦子、地窨子。都住满了,总之都有了自己温暖的窝。人人都靠劳动吃饭。地主、富农都规规矩矩,二流子、懒蛋子也老实了,不干活就没吃的。一片祥和,农民协会掌权变成了党支部掌权。选举出杨德金为支部书记的坚强党支部。党支部和村政府是一伙人,办公室挂着朱、毛两位领袖头像和‘为人民服务’的牌子。

  老师安富是上级派来的,领了一个叔叔安然给他做饭,就住在村政府。那屋就是学校。后来又来了穷亲戚安忠、安禄、安芳兄妹两家。党支部委员会成员都是群众的贴心人,和老百姓心连心。共产党会议多,大会小会都是黑天开。东西南北五屯齐刷的,参加会的自我感到荣耀,大家伙也羡慕。啥事都民主决定,形成决议,难免有争论。根据领导班子人员性格特点,好事者们编了一套嗑。说明开会民主讨论情景:‘姜二吵吵、陈二虚,韩得一讲道理,杨德金拿主意,小安路笑嘻嘻、李大干、林二干,刘拽帽子田不算。燕三赖子瞎转转。’总之这伙人在杨德金领导下带领群众提前走上了康庄大道。建立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被合江专署命名为‘东升社’。农村基层工作一路领先的好典型,按下不表。

  社会的急剧变化,新的党组织光明正大的工作。曾经的秘密党员李三婶子内心开始复杂化了。心想,我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这不是到来了吗,有点沉不住气了。找到了支部书记的家,因为有不为人知的特殊关系,很不惜外。表明了心迹,杨支书说:“这事得研究研究。”几次研究研究,绰号就出来了‘杨德金没主意’。其实杨德金是很有主意的人,坚守着李国正、温玉轩的嘱托。考虑成熟了,和安富同志一起在村政府进行了正式谈话:“你的要求我向上级请示汇报了,表示欢迎、还鼓励。党员登记已经过去了,你自己原因放弃了。要想回到组织怀抱就得重新入党。我们党的大门是敞开着的,但和以前有所不同。有新的考察培养方式,改正缺点,合格了才能经过支部大会讨论报上级组织批准。”又一语双关的说:“你的情况有些特殊,懂不懂。”

  三婶子:“这些我都懂,我愿意接受你们考验。想当年在上海那严不严,我都没怕。”

  支书:“那好,支委会确定我们俩作为你的培养人。你得定期汇报思想转变情况,培养人找你谈话,指出优缺点,努力方向。”

  解放初期几年的工夫,中共新民村党支部发展了三、四十名党员。还有的被上级提拔到区、县当干部或当兵,吸引了大批积极分子和青年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就慢了下来。李三婶经过了长期考验,终于有了自知之明。开初,培养人安富同志几次郑重其事的指出缺点。有的是浮皮潦草,有的是刻骨铭心。

  培养人:“有群众反映你思想有问题。”

  积极分子:“请您指出,我改。”

  培养人:“小毛病还不要紧,大问题必须彻底改掉。”

  积极分子:“一定。请明示。”

  培养人:“你仇视苏联;同情国民党官府被炸死的人;还说过日本民团挺可怜的。你敢说没有?这是敌我不分的表现。大问题,不改变是不行的。”

  “有。以后不会了。”

  “那就看表现了,再发展下去就不好了。世界观的改变是长期的,得有实际行动。慢慢来吧,不是着急的事。如果大家伙都像你那思想,不就完了吗?”

  三婶子这回也不敢犟了,慢慢改吧。因为这个事实真存在,挺后悔,感到了随便说的害处。这些事都是和韩先生等一些逃难的老乡闲说话时流露出来的。说过老毛子兵做的一些坏事,‘马哒姆上高’‘花姑娘的吆西’。大鼻子撵老娘们比日本小鬼子还可恶的观点。是她亲眼所见所闻,谁不知道呢?还捡了个日本小孩,偷偷养活着,吃优待的粮食。当党员不能随便说。应该懂,知错必改吧。安富调走了,当兵回来的安禄接手了她的培养人。这人后来还当了她外孙女婿,在杨德金的把握下,她党籍的后果可想而知吧。渐渐地她眼皮底下发生的事,让她死心了。刘永发的遭遇、关罗锅子之死、女儿课本里的一课书、杨殿金的被打倒。

  人间,无论哪朝哪代,世事难料。但定律是有一失、必有一得。李福臣(李国正)复杂的一生,审时度势最后把‘三千六百钉’奉献了后山洞子工程。造福了子孙后代,千古流芳;张雪莲(李三婶子)脱胎换骨,放弃想入非非,一心向善,享尽阳光。颐养天年一百零二岁寿终正寝,看到了江北江南遍地红楼,了却心愿;刘永发(祁致中手下的)阴差阳错没当上兵,带着上方宝剑征兵方法过左得罪了人再加上历史污点。镇反当中被打成反革命,判死刑。逃脱去找祁连山部,没成想全团战死黑山狙击战。死里逃生,后来成了四类分子,是不是因祸得福。劳而苦完美人生九十有八,子孙满堂;杨殿金(云杰)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几十年,阶级混线被打倒,后代有出息;关罗锅秘密交通员,后来妻离子散。自持有功,异想天开。到处游说上访,在那个年代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自杀身亡;课文《十六年前回忆》读后感。镇反、肃反、反右、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清理阶级队伍的一些往事。让她懂了亲爱的丈夫、尊敬的老谋深算的大掌柜的良苦用心,远见卓识。留待下一编《新民村的变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一贫如洗的李三婶渐渐有了朋友圈子,社会的急剧变化,新的党组织光明正大的工作,曾经的秘密党员李三婶子找到了支部杨杨德金书记,坚守着李国正、温玉轩嘱托的杨德金和安富同志找李三婶子进行了正式谈话,在杨德金的把握下,她党籍的后果可想而知。李福臣(李国正)审时度势最后把‘三千六百钉’奉献了后山洞子工程,造福了子孙后代,千古流芳;张雪莲(李三婶子)脱胎换骨,一心向善,享尽阳光。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