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124章、从照片里品读你——儿子眼中的父亲

作者: 黄爱民 点击:477 发表:2023-03-06 15:11:10 闪星:9

                            ——吴淞独立营政委叶绍发印象记

       当年吴淞独立营是守备一师较为特殊的一支部队,因为营部设在今天宝山区吴淞同泰北路上,所辖部队都驻扎在上海北部的宝山、吴淞一带,因而被称之为吴淞独立营,其实正规的名称应该是守备一师直属部队更为妥当,而叶绍发就是这支部队的政委。              

       叶叔叔的儿子叶国庆是我中学同学,我们从小就一起长大,当他家搬到吴淞时,我们曾经一起照过合影,至今都保留在彼此的手机里,弥足珍贵。而且我们俩都是同一年参军入伍到海军东海舰队的,可以说是大院发小、中学同学和海军战友。

       这些年我们都已经年过六十了,也更多的开始怀旧了,而品读我们的父亲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主题。很多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没有睡意,就通过手机进行聊天。当谈起我的这部《守备一师和他的大院故事》的时候,国庆心里充满感慨,他说:“看到了你写的我父亲吴淞独立营的故事,也提到了我父亲的情况,可是我看的很不过瘾。也很想你给我父亲单独写一个章节。可是遗憾的是,父亲已经走了好多年了,我手里除了有一些父亲的老照片,知道他的大概情况,我也提供不出来更多能够供你参考的东西,真的太遗憾了,为什么父亲在世的时候,没有像你一样对父亲的一生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收集呢?感觉对不起老父亲的在天之灵。”

       国庆的话让我很难过,但是我想应该要尽可能满足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崇敬和思念之情,于是我和国庆通过叶叔叔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品读他的点点滴滴,算是给这位父亲的老战友、守备一师前辈一个交代。

       国庆告诉我,父亲叶绍发是1950年抗美援朝那年参军并且赴朝作战的,在朝鲜战场上,父亲在血与火的激烈厮杀中能够完好无损地活着回来,是幸运之神眷顾了了他。父亲曾经多次和他谈到过在朝鲜的那些生死一瞬间的日日夜夜,他说:“我能够活着好好的回来了,还有了幸福的家庭和儿女子孙满堂,我很知足了。”

微信图片_20220713173809_副本_副本.jpg国庆手里有一张模糊的老照片,上面是他父亲和两位战友的合影,我和他试图解读照片的背景,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国庆通过他姐姐了解到,这张照片是1954年元旦照的,那个时候父亲刚刚从朝鲜战场上凯旋回国,与战友一起合影留念,以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场。照片上三位年轻战士征程未洗,坚毅的脸上依然挂着弥漫的硝烟。国庆告诉我,照片中坐着左面的是他的父亲。从照片上分析,叶叔叔和他的战友们应该是刚刚回国,我们还探讨了三位前辈身上的军装究竟志愿军军服还是换好的解放军军服。原本我们试图从胸前的胸牌辨别,可惜很模糊,根本看不清。最后我们从叶叔叔军帽上的五角星判断,应该是已经换好了解放军的军服,然而一身装束依然可以看得出从战场上下来的模样,心里不免的敬意油然而生。

       国庆回忆说:“父亲是1954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那么也就是上面照片拍摄后的八个月父亲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二张照片是叶叔叔身穿五四式制式军服的彩色照片,照片上的叶叔叔军容严整,佩戴着少尉军衔,显得意气风发。国庆说父亲是1956年提干的,由此推断照片应该是叶叔叔提干后拍摄的纪念照片,意义重大。微信图片_20220713164620_副本.jpg

       第三张照片拍摄于1961年元旦,依然是三个人的合影,我们俩比对了前面一张的三人合影,感觉上应该是同一组人,也就是说叶叔叔和这两位叔叔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好战友。照片上后面站立的是叶叔叔,那个时候他已经佩戴了中尉军衔,前面两位分别是少尉和中尉。照片上有一组字,写着“1961年元旦于南京二校留念。”

       从1956年提干到1961年刚好过去五年,从军衔晋升的条件看,显然符合四年一轮晋升的要求。而这个南京二校究竟是什么学校我们不得而知,上网查阅历史,南京曾经有过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也就是著名的“哈军工”的前身,不过这个学校于1953年调迁哈尔滨,以该校为基础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史称“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院长。由此判断不是这个学校。资料显示,南京共有军事院校7所,其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南京炮兵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和空军气象学院,不知道照片上所讲的二校是其中的哪一所,不过可以肯定,叶叔叔曾经赴军队院校学习深造过,这是事实。

微信图片_20220713164634_副本.jpg       第四张照片是叶叔叔身穿六五式军装的单人照,他背着双手,腰扎武装带,佩戴着五四式手枪,显得威武帅气。而最熟悉的就是我们从小就每天见到的绿军装,红领章、红帽徽的那一身军绿色身影,这身军服几乎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记忆,是我们这一代部队子弟最熟悉和最难忘的军装。

       对于叶叔叔的印象,我已经不深了,毕竟那个时候他一直在吴淞部队驻扎,而周浦师部家属大院是他的家,记忆中叶叔叔和当时的独立营营长何萍叔叔基本上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每次也是来去匆匆,因此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叶叔叔和何叔叔两家就从周浦大院搬到了吴淞部队家属大院。临分别的时候,我和大院子弟孙建宁哥哥,我哥哥海明还有叶国庆一起照了一张合影,见证了我们成长的岁月。

        然而父亲黄国平却对叶叔叔非常熟悉,八十年代末我还在崇明前进农场工作的时候,一次回沪开会顺便回家看望父母,晚上父亲陪我外出散步的时候,路经同泰北路的部队大院,父亲指着军营大门告诉我,这里就是吴淞独立营的营部。东面就是著名的历史名校吴淞中学,一墙之隔的就是当时父亲工作的吴淞区政府机关大院。而马路对面的泰和路上一座大院,就是独立营部队家属大院,国庆与何建兵哥哥,张炳谊等很多熟悉的大院子弟家都在这里。

       大院7.jpg父亲说,在他调到吴淞区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家还没有从崇明农场搬来。父亲就住在区政府集体宿舍里,而得知父亲从崇明农场调回来工作了,叶绍发叔叔、何萍叔叔还有原通信营副营长、五七制药厂厂长张义泉等老战友经常邀请父亲去他们家吃饭和聊天。父亲下班后经常被这些老战友一个电话叫到隔壁部队机关食堂一起吃晚饭,然后去他们办公室或会议室一起打牌。父亲说:“其实人家都有家在这里,主要是为了陪我,知道我一个人孤单,这就是老战友啊。”后来我们家也搬到了吴淞海滨三村,那个时候我也调回宝山区工作,有更多的时间陪父亲散步,也多次和父亲一起去独立营营部。尽管那个时候叶叔叔已经调任黄浦区人武部副政委了,家也搬走了,但是他和父亲之间的老战友感情却一直保持着。晚年的时候,我曾经陪父亲去干休所看望过何萍叔叔,听他们讲述那些过去的难忘故事,记忆尤深。

        国庆说:“父亲曾经担任过连队的指导员、营党委委员,守备第一师直属部队政委,也就是吴淞独立营政委。因为是师直属部队的政委,当时父亲还是守备第一师的师党委委员。以后父亲陆续调任黄浦区人武部副政委和杨浦区人武部政委。父亲这一生就交给了部队,他的一生就是我们军队发展建设的重要过程,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和自豪。”

       是的,如今虽然叶叔叔和父亲他们这一辈打江山的老前辈都已经不再了,然而我愿意相信,他们所留下的光辉足迹不会被历史淹没,他们的英明与功绩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后人认可和敬仰,致敬我们的革命先辈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 “是的,如今虽然叶叔叔和父亲他们这一辈打江山的老前辈都已经不再了,然而我愿意相信,他们所留下的光辉足迹不会被历史淹没,他们的英明与功绩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后人认可和敬仰,致敬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看着这一张张发黄的图片,又点燃起心潮澎湃的烈焰。作者的文字似乎已经收笔了,但为何又“狗尾续貂”?不,这是绵绵不息的情愫,整个从大院走出来的大院子女对父辈们的情愫,对军营生活的怀念,对老战友们“亲如兄弟”的追忆,固然你来自边疆,我来自内地,但共同的使命把先辈们连在一起,融化在一起,还有什么比之能更珍贵的呢?这是永远抒写不完的精彩、浓厚的“咱当兵的人”的序章。特推荐阅读。 编辑: 溪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