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个圆11
11
大客车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晃晃悠悠地开动了,大人和孩子们的吵吵嚷嚷声在一瞬间就静了下来。少有机会坐车的人们都被汽车开动后带来的新鲜感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都朝向车窗外。车窗外变换的场景跟看电影似的有趣。
“看,那不是俺家的那个楼吗?”有个女孩喊道。人们都随着女孩手指的方向看到了掩藏在山坳里的一片红砖房。那片渐行渐远的家属区的房子现在都空出来了,只有剩下暂时还没动身的几户人家还在那里住着。这下肯定没人再绞尽脑汁地去争大房子了,以后这些房子都白送给当地人住了,而且房间太多了,一家占十个房间都富富有余。
只看了匆匆一眼,那片楼房就被山峰挡住看不见了。这住了八年之久的家属区就这么轻易地被留在身后了,这些人以后都再也没机会回来这里看一眼了。
“看哪,我看见援越山了。”又有一个半大孩子叫道。“我前天还去过那儿呢。”援越山是当年为了援助越南跟美国的战争,为了方便飞机运送物资,硬是把高高的山头用炸药炸掉了一半。那座山自此就被叫做援越山。那山离家属区不远,孩子们经常去那里玩。
“唉,看一眼少一眼了。”不知道是谁说了这么一句,一下子把大人们的伤感情绪给点燃了,大家都感慨万端地看着窗外。
“那年炸援越山我还帮着往山上抬过炸药呢。”一个老头说。
援越山也很快被甩在了身后,继续前行的汽车把大家带到完全陌生的路段。坑洼的道路把车子摇晃得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似的,第一次坐车的人们差不多都晕车了,哇哇地吐成一片,汽车里顿时充满了恶臭难闻的味道。第一次坐车的玉芝倒一点都不难受,没有一点晕车的感觉,一道上一直上蹿下跳地讨人嫌。
好不容易大客车一路颠簸到了贵阳,贵阳市可比母女们去过的清镇大多了,到处都是房子,汽车虽然不多,但马车,驴车,人力车,各种各样的车数不胜数。那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热闹劲儿可不是家属区那么个小地方能见到的。冷丁下车来,大家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四处撒摸个没完。尤其是火车站的广场上居然铺有平平整整的大块地砖,比普通人家屋里的地面都要平整呢,看着真新鲜。头一次看见地砖的玉芝走在上面都不肯下来了,要不是母亲喊着她,她非走丢不可。
从大客车上下来,人们就作鸟兽散了,都各找各的伴去了。大伙有单独一家人自己走的,也有两家结伴走的,和玉芝家作伴的是多年的老邻居老刘一家人。这家也是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只有五、六岁大的最小的儿子是全家人的重点保护对象。刘家夫妻俩之外,还有一个老公爹和一个小姑子。小姑子名叫珍珍,跟玉英是同学。珍珍比玉英大一岁但在同一年级上学,她很乖巧可爱、聪明懂事,因为自小才几岁时娘就没了,她跟着父亲投奔的哥哥嫂子,可以说从小就寄人篱下,是看着尖酸刻薄的嫂子的脸子长大的,所以珍珍极善于察颜观色、会见机行事。能在那样的家庭里顺利长大,没有一个好的性格和机灵的头脑是根本行不通的。如果让玉芝自小生活在那样的家里,恐怕早就被虐死了几个来回了。珍珍是个有特别的涵养功夫的好姑娘,对人总是和和气气的,从来没见她对谁发过脾气,人缘非常好,从上学那天起就是班干部。美中不足,珍珍就是容貌有点一般化,大饼子脸,小眼睛,短脖子,但这些缺点一点都不耽误她招人稀罕。当然,稀罕她的都是中老年妇女,男人们似乎对她没啥兴趣,玉柱就从来都没正经打量过她。
母亲最喜欢珍珍,老早就念叨着要珍珍将来长大了做自己的儿媳妇。母亲在珍珍身上下的心血比在玉英身上的多得多,她是真心把珍珍当做亲闺女来疼的,不,说错了,母亲对亲闺女都从来没那么疼爱过。在她的认知中,自己的闺女迟早是别人家的儿媳妇,是给别人养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而儿媳妇才是自己家的人。对闺女好,还不如对儿媳妇好。母亲和珍珍在一起无话不谈,珍珍也把母亲当亲娘一般看待,她一直管母亲叫干妈。母亲有点啥好吃的东西,自己的几个姑娘宁可不给,也要给珍珍。因为这一点,惹得玉英跟珍珍直打架。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偏心成这个样子,母亲这个人可让人怎么说她呢?
女人家生理上的常识,母亲老早就教给珍珍了,细致得连怎么叠垫屁股纸都教过了,而玉英第一次来月经那天差点没被吓死。玉英突然觉得自己的下边怎么湿乎乎的了,跑去厕所一看,唉呀妈呀,怎么里面是一裤兜子的血呀?这可咋整啊!玉英还以为自己要死了,一路哭着跑回家去。母亲正靠在床上抽着蛤蟆癞烟,听完玉英的哭诉,笑得几乎叉了气。事后玉英去问珍珍,才知道珍珍早在几年前就知道这些事儿了,还都是母亲教给她的。玉英的心里这个气呀,一直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她,居然永远都争不过珍珍,在学校里,珍珍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在家里,珍珍竟然成了自己妈妈的宠儿,而自己这个名正言顺的亲生女儿,倒处处都不如她这个不沾亲、不带故的外人了。玉英没有办法改变母亲的腐朽思想,就只能跟珍珍较劲儿了,她们俩几乎从小打到大。玉英貌似很厉害,可在珍珍面前,她从来都讨不到半点便宜。珍珍天生一副好脾气,而且心智、口才都很了得,总是能在不动声色之间就轻易地挫败了玉英,让她既恨不得、气不得还无计可施,她始终是珍珍的手下败将,别看她平时咋咋呼呼、一副谁都不敢惹她的架势,在珍珍的面前她永远是纸老虎。
在贵阳火车站只停留了几个小时,就跟着缕缕行行的人群上了火车,车票是单位集体给买的,还好有座位。像没头苍蝇似的两家人东打听西问地进了同一个车厢,吵吵巴火地总算落了座。火车开动了,玉芝立刻爬在车窗上不动弹,看着时而是苍山树木,时而是低矮的茅草房的景物不停地转换,感觉这比电影还好看呢。可惜没过多久天就黑下来了,外面的景物看不到了,她这才把注意力转回车厢里。哇!车厢里挤满了人,放眼望去全是人,过道上站着的人挤挤挨挨的,人人的脸上都是一付疲惫不堪,生无可恋的表情。这样生生站上一宿可不是得累死人么?
在火车上第一次吃饭母亲就跟父亲生了一肚子气,母亲只肯要最便宜的菜汤对付着吃点自己带的馒头,父亲却点了盘死贵的好菜去跟别人喝酒去了,把母亲气得心肝肺都疼了。公司发的那点差旅费,要是以父亲的花钱法,怕是都支撑不到辽宁呢,母亲还指望着能省下点钱来呢,那就更不可能了。更可气的是,父亲端着那盘菜走过来时,玉芝想夹一筷子都被父亲厉声喝止了。自家的孩子都不如他的那帮臭哥们重要。母亲拉着阴沉的脸目送父亲去了别的车厢。
那边的老刘家也在吃饭。给他们的宝贝儿子要了一碗饺子,全家人都目光灼灼地看着那宝贝儿一个人吃。惟一的儿子是他们家的命根子,娇贵得不得了,从来都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要一不敢给二。刘家的三个女儿也吃的是自带的干粮,都眼馋地看着那碗饺子,只有懂事的珍珍从来不凑这个热闹,她只挨着自己的老爹坐着,瞅都不瞅这边。日后老刘家的这个儿子终于被父母给养成了一个废物,见了人说话跟鸟叫似的,怕羞得要命,动作还慢得跟半身不随病人似的,干啥啥不行。如果没有三个姐姐一直照顾着他和他的老婆孩子,他怕是家里的日子都过不下去。
那可怜巴巴的一碗饺子很快就吃没了,小儿子吃了一半,剩下的三个女儿一人一个饺子尝尝鲜,余下的被漂亮的刘家媳妇给吃了,老爷子连汤都捞不着喝,珍珍就更别想了。他们家的地位是儿子的下一位就是孩子们的妈,全家人都得顺着这个女人。老刘是个精明人,虽然总是不言不语,可人家才不像父亲那么傻呢,人家从来都不跟那些臭男人凑合到一起去,总是围着老婆孩子转,一道上从来没花过一点冤枉钱。就算这样,刘家媳妇还动不动就要发一通脾气呢,有一点点不顺心的地方,她就要闹腾一番。可想而知,珍珍在这样的家里生存,得需要多么的小心翼翼啊。
【编者按】第十一章主要写玉芝一家人搬离住了八年之久的家属区迁徙到新打工地点贵阳的具体过程以及此期间的见闻感受。首先写搬迁的心情,本来故土难离,应该有的是不舍之情,可这些全被终于离开贫穷的山村去见大世面的兴奋新鲜所代替。在搬迁告别离开之际,当远远的看到离家属区不远的援越山时,才引起大人们的伤感情绪,感慨万端自在情理之中。其次写初来乍到贵阳给他们烙下的印象,用对比伤害着过去所住的地方,真应了“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环境描写尽显的城市的先进与繁华,暗示了他们搬迁之喜。最后重点叙述了和玉芝家作伴的多年的老邻居老刘一家人与她家的渊源关系。母亲对自己预定的未来儿媳妇——老刘家小姑子珍珍百般“讨好”,引发二女儿玉英不满的有关事宜,十足的反映了母亲小市民的市侩特点,同时更反映了人还是自立自强的好,千万不能寄人篱下。否则,物质和精神上都会受到伤害,如履薄冰,只能提心吊胆的生活。老刘像玉芝母亲一样那么溺爱儿子,最终他儿子给他光宗耀主了吗?这与玉芝家又有何关联呢?老刘是个精明人,他能同意自己的妹妹嫁给那么势利自私的玉芝家去吗?老刘家的珍珍最终成为玉英他们家的儿媳妇了吗?玉英对珍珍的羡慕嫉妒恨对她自己的未来有何影响呢?期待精彩的下一章!倾情推荐阅读!欢迎文友跟评!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