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十章(四十六)

作者: 湍溪飞瀑 点击:476 发表:2023-01-01 10:52:08 闪星:3

  四十六

  张小兰这个当年活泼开朗的知识女性,因为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折磨,已经是面容憔悴,精神颓萎,身心极度疲惫不堪。她对家庭以外的事,尤其是社会上的事根本无暇顾及。可是当有线广播里播送关于国家的目前形势时,她还是静心倾听,她感觉出国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听到中央决定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时,使小兰不由得为之一震,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啊。这对一个爱好文化,渴求知识的青年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那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她又考虑到自己的出身。像她这种身份是不是也可以参加高考呢?她心里没底。

  于是她怀着忐忑的心情,瞒着丈夫胡立庭,去公社探询了一下情况。当她看到那报考表的栏目时,上写:年龄,婚姻状况……唯独那“家庭成份”一栏,显得特别醒目。她暗自思忖,虽然是“四人帮”倒台了,可能这成分论还是没有取消啊,像她这样的情况还是不能参加高考吧!

  既然来了那就问清了吧,于是,她怯怯的试探着轻声地向工作人员问道:“家庭成份……不,不好,能,能报名吗?”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有些口吃。只见那位工作人员从叼着香烟的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不行!”小兰有些羞愧的低着头,怯怯的离开了报名处。

  她哪里知道“天高皇帝远”,在农村一些基层单位的人,还是以前的思想意识,有些还是靠造反起家的人仍在地方上掌权,他们跟“四人帮”之类掌权时没什么两样。后来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些人的思想才不得不有了转变,当然这是后话。

  国家形势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并对过去的一切都作了正确的评价,首先把进行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定为“十年浩劫”。

  并对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所产生的一切问题,尤其对重多的冤假错案进行重新审理。对一些在运动中被迫害致死致残的干部、专家和无数的知识分子等人员,都进行了平反昭雪。

  对“阶级斗争”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对于“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作了正确的定位,对“唯成份论”这一荒唐谬论,进行了纠正,彻底铲除了“四人帮”之类所遗留的恶毒影响,真正地做到了拨乱反正。

  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蜷缩在社会角落里,大脑几乎麻木了的张小兰,好像又有了生命的复苏。

  她一遍又一遍地聆听着有线广播里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的全文播放,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她觉得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亲切,那么让她心情澎湃。

  这一切,让她觉得形势变得这么突然,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感慨万千——二十多年前,刚好八岁的她,跟随父母来到华北大平原偏僻落后的吉南县。那时她稚嫩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无瑕。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可是,政治形势变化莫测,时局对她这个小小的可怜虫根本不屑一顾,在她懵懵懂懂的时候,就无辜地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三十岁的她,已经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而且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美好的青春时光已经被那“政治运动”的漩涡,侵吞的片甲无存。连最后仅能使她改变命运的“高考”,都没有给她机会。她现在能做的,只有随其他社员去地里干活,回来以后洗衣做饭,照看孩子,晚上缝补一家人的衣服和鞋袜,还不时的遭受着婆婆的白眼和丈夫的打骂。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闭目深思,回想这些年的坎坷经历——父亲惨死母亲因精神失常而走失,至今下落不明。自己的身心遭受了莫大玷污,她失去了纯洁的爱情,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想到这里,几乎使她伤心欲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一切都逐渐步入正规,在县委书记刘文凯和县长王进业的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尤其是以副书记宋月明为组长的专案组,对在十年浩劫中产生的所有冤假错案都进行了细致地清理和平反。

  对本县最大的冤案之一,原县农业局技术员张择儒同志的案子,进行了认真的处理。事实证明张择儒同志当年所提的意见,不能算是错误的,更不是反动的。是对农业方面负责任的一种态度,而且他对吉南县的农业生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为张择儒同志进行平反昭雪,并举行追悼会,还对他的遗体重新进行了安葬。县委、政府及所有干部们都送了花圈。追悼会上,县长王进业同志致了悼词。

  在追悼会上,现任农业局局长的刘玉林,怀着极度悲伤的心情,把一束鲜花,慢慢地放在张择儒的遗像前,发着颤抖的声音说:“张老师,您终于可以平静的安息了……”不等说完,只见他双泪交流,哽咽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专案组还对原县中学校长李民及所有被迫害致死、致残的人都逐个进行了清理和平反。

  县农业技术员张择儒同志的妻子欧阳兰,自从当年因精神崩溃而失踪,他的女儿也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而下落不明。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由刘玉林带上两个助手,负责寻找失踪多年的欧阳兰和女儿张小兰,给亡灵张择儒一个交代。

  最近高家屯大队的宋金石心情非常郁闷,因为他担任的公社革委会副主任、高家屯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职务都被撤销了,他成了一个普通的社员。

  而在文革运动中被打倒的原支部书记高有才和大队长高树林,都恢复了原来的职务,这让他很难接受。

  有一天,和他在运动中闹派性时,属于同一派的社员宋喜来聊起了天。金石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奋斗。当年我担任民兵连长,在公社布置的各项工作中,每次都被评为先进。有一次我带领着民兵抗洪,为了堵住决口我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跳到水里进行抢险。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安危,可以说我对革命事业没有一点的私心杂念。”宋喜来点头说:“对,你的革命精神,让人说不出二话。”

  宋金石低头沉思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来有些义愤填膺地说:“在那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我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尤其是在两派武斗时,即使我被打死了也觉得值,因为我那是捍卫毛主席的正确革命路线。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到哪里,我就战斗到哪里,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我坚决拥护伟大领袖毛主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论述,我的阶级立场永远是坚定的。为了保持我贫下中农家庭的纯洁性,也为了我无产阶级的革命形象不被歪曲,我毅然决然地和我相恋了好几年的女友分了手。我是为革命牺牲了爱情,十年来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我为革命放弃了婚姻,从而错过了建立家庭的最佳时期,到现在我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一个单身汉。可以说我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为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贡献出了一生啊。就因为我没有成家这个事,现在整天忍受着爹娘的抱怨,乡亲们的冷嘲热讽。哎!你说我到头来连一点职务也没有了,我就是不明白,怎么就落了这么个下场呢?”

  宋喜来也有些沮丧的说:“我也弄不懂,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说到这里他稍稍停了一下,略有懊悔地说:“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咱们在文化大革命中,搞“群众专政”,“清理阶级队伍”各项运动时,打击力度忒大了,而且有些过火了?毕竟还死了人吗。”

  宋金石抬起头来理直气壮地说:“阶级斗争就应该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不是说过吗‘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能那样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烈的行动’。我们对那些反动的牛鬼蛇神采取的革命行动有错吗?没错啊!他们死有余辜。这是我们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彰显出来的革命力量,只有群众专政,才能把无产阶级队伍中暗藏的牛鬼蛇神清理扫灭干净……”

  宋金石说到这里见对方没再搭话,他也没兴趣继续说下去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一些言论主要的就是唠叨抱怨,慢慢地逐渐成了他的口头禅。时间长了就没人愿听他说话了,甚至人们见了他都躲开。这更使他觉得郁闷无趣,后来他竟不愿出家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第十章(四十六)节主要围绕女主张小兰展开情节内容。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由于张小兰所住的山村比较偏僻,所以党的政策还没有彻底让一些人醒悟,因此,小兰想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的这条路暂时被搁置了,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努力!她的这种心境也是给自己的未来创造了机会。相信改革的春风一定会吹遍神州大地。事实也的确如此。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一些在运动中被迫害致死致残的干部、专家和无数的知识分子等人员,都纷纷被平反昭雪。当然,这些被打击迫害的领导干部也没有忘记张择儒,他们竭尽所能的促使了张小兰父亲的冤假错案也被沉冤得雪。不仅为张择儒恢复了名誉,洗清了冤屈,而且还重新举行了追悼会而被厚葬了。更值得庆幸的是为了给师傅张择儒的亡灵一个交代,已经恢复职务的刘玉林带上两个助手,负责寻找失踪多年的欧阳兰和女儿张小兰。这些消息,无疑对于小兰来说都是有益的,看来她命运的转折点快要到来了。但愿她早日获得解放,改变那本不该她那个年纪所应承受的命运折磨。虽然政治形势限制了她的发展。但是老天自有公论。过往曾对她以及全家人迫害的那些人都受到了应有惩罚,即使是没有直接迫害她们家的,而起到间接作用的宋天昊的叔叔宋铁石也在反省,虽然没彻底清醒,但形势发展,党的政策说明他早晚会被历史所淘汰,最终被扫尽历史的垃圾堆。此章节对张小兰还采取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被变化莫测的政治形势的余毒所影响而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的张小兰是不是有了生命复苏的迹象呢?此章从各种角度,还有不同的侧面介绍的有关的人和事是不是预示了张小兰未来的命运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呢?各方面有利于张小兰的条件是不是也在表明她一定会创造奇迹而实现了自己的美好理想和远大抱负呢?上天已经让张小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了,所以这些磨难是不是反映出她今后一定能够“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呢?张小兰在遭遇悲惨的折磨时而用高考来改变命运的想法是不是验证了她是在“生于忧患”后而才大有作为呢?期待精彩的下一章!倾情推荐阅读赏析!欢迎文友积极跟评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