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十五)
十五
秋收秋种基本完成,可是后面又有了新的任务,把队里收的粮食全部缴到公社粮库,吃粮时再从仓库往回领,这叫“统购统销”。
大车小辆齐上阵,几天时间就送完了。队里粮食送完了,可是没得到上级的认可。因为当初预报产量的时候,是千斤、万斤,甚至是几万斤,和现在缴上去的数目相差太远了。
没办法队里只得再挖潜力,把角角落落里一点点的粮食,都搜集起来缴上去,但仍然是无济于事。
于是上级下了指示:要求队里甚至社员家里谁也不须隐藏粮食,即使有一粒粮食也要上缴。人们只得把家里放在盆盆罐罐里的粮食,也不管是原存的,还是自留地里新收的,都统统拿了出来,但仍然达不到上缴指标。于是,上级为了能多收到粮食就逐级成立了收粮工作组。
所谓的工作组,都是从县社级的一些下属单位抽调的职工。
一位姓陈名福会的组长,他带领一个有七八个成员的工作组来到了高家屯。他来到村里后先召集了一个全体社员大会,会上他着重讲述了粮食的重要性,以及如果有粮不缴的厉害性。
他说:“谁如果隐藏不缴,那你就是犯了重罪,口号是:‘谁藏一粒粮食就是藏一粒子弹’ ,当然,谁藏子弹就是有造反的心。我们要到各家各户去翻查,一定要翻你个底朝天,如果翻出你隐藏的粮食来,后果会可想而知”。
他的一番话,吓得社员们都面面相觑,后又接着说“我们小组的能量是无限的,任你藏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会找得到,我们的眼力可以穿墙,可以入地。你就是埋地下三尺,只要我们‘定睛’一看,就能看的见,找的到……”
因为收粮力量不足,天昊所在学校的学生也加入到了收粮大军。天昊他们有两个班去了一个叫吴家楼的村子,村子里约有两百户人家,近千人口。男壮劳力大部分都去修水利了,比较强壮的妇女也都在附近村庄挖渠,所以村里剩下的大部分是一些老小体弱的人们。两班学生有一位姓史的教师带领,到村以后先和已经进村的工作组取的联系,并进行了协商。为了行动一致,进行了暂时联合,都归工作组统一指挥,史老师为副组长。
同样,工作组也召开了一个全村动员大会,会上,阐述了粮食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口号是统一的:“谁藏一粒粮食就是藏一粒子弹”,“藏子弹就是造反”。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对“造反”二字特别敏感,因为他们从小时候,就听老年人说过谁要是造反就会受到皇帝的凌迟,还要诛灭九族,这太骇人听闻了。一些年老的和胆小的人非常担忧,就赶快把家里放的粮食,不管是盆里罐里的,即使是埋在地下的也都挖出来缴了上去。
但是这并不等于工作结束了,恰恰是收粮工作的刚刚开始。学生们都分成了若干小组,每小组五六个人,由组长带领,去每家每户进行翻箱倒柜的搜查。天昊的小组是六个人,组长是个女同学叫霍玉真。这位同学思想特别进步,对工作非常认真,所以他们组收获也就非常大。有一次在一家的盛满水的大水缸底下挖出了一罐粮食,在另一家一个躺在炕上婴儿的土裤里竟然找到一包绿豆。
还有一个妇女,她坐在一个地方始终不动弹,这引起了别人的怀疑,经过检查,原来她在内裤里藏了一包黄豆,也被强行掏了出来。总之,几乎每天都有“战斗成果”。
在工作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在集体食堂的院子后边,一个大柴禾垛的底下埋着一个水缸,里面装满了黄豆大约有二百多斤,这真是一个重大发现。
工作组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处理这一“发现”。史组长非常生气地说:“今天已经是我们进驻第五天了,我们作了无数次动员和思想工作,竟然还有这样的顽固分子,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一定要严查此事,给大家一个警示,让人们知道有粮食隐瞒不缴,是个什么下场”。
经过认真追查,最后落实到一个叫腊月的小队长的身上,是他带领几个伙夫埋起来的。于是工作组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会上,先让腊月队长交代事实经过。只见他战战兢兢地说:“是我想,如果把粮食都缴完了,万一发下来得粮食不够吃怎么办?所以我就让师傅们藏起来了点,是我的错,与他们没关系。”“看来你还挺仗义,那么一共藏了多少,其它的在哪里?你说!”史组长说话的声音逐渐升高。“没,没有了……就,就这些”。小队长说话有些结巴起来。史组长用手指着腊月队长的脑袋说:“以前我们做工作,做动员,你们就说没有,可是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奇迹,你又说就‘这些’,看来要是不‘帮助’你一下,你是不会说实话的,同志们,都过来!”工作组成员们和几名个子比较高的男学生都围拢过来,把这个小队长圈在当中,只听史组长喊了一声“开始”,就见小队长在围起来地人圈之中“飞”了起来。
忽然一个年逾花甲的老汉从人群中挤了过来,他大声呼喊着:“孩子啊,孩子” !村里人们认出来了,这是腊月的爷爷。腊月从小是跟他爷爷长大的,所以他们爷孙的感情非常深。人们看到他那气急败坏的样子,怕他做出些不理智的动作,都抱住他不让他过去,可他还是挣扎着往前冲,人们只得死死地拦住他。正在相互挣扎的时候,只听老汉“嗷”的一声竟然昏厥了过去。“帮助”腊月的人群见此情景也住了手,腊月也就可以脱身爬到爷爷跟前,抱着爷爷:“爷爷——爷爷——”竟大哭了起来。
经过一段日子的紧张战斗,粮食已彻底查干收净,收粮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学生们陆续回了学校,工作组也回到原单位。其它的工作就是继续兴修水利,三面红旗仍在飘扬,大跃进还在高潮中。
集体食堂的粮食由上级供应,开始每人每天一斤,后来因为粮食供应不足,把供应数目改成八两、六两、五两、四两,最少时每人每天“二两七钱”。
可是这二两七钱粮食,能全部到老百姓的嘴里吗?因为粮食太少集体食堂没法办了,只得宣布暂时停火。让社员们领回粮食自己家去做,
当社员们去队里领粮食时,发现给的并不是干生生的粮食,而是被磨成了粉然后拌上水做成了一个个生面蛋蛋,每人每天只能领到一个圆蛋蛋,这一个圆蛋里边含多少粮食够不够“二两七”,只有“天”知道,这一切,社员们只能无条件的接受。
社员们领回那些生面蛋蛋加上一些野菜类的东西自己做,可是自己做饭,锅在哪里?因为大炼钢铁时把锅都按废铁砸了。
后来干部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知从什么地方弄了一些锅,但是还不够一家一个,开始是两家甚至三家一个,后来才轮到一家一个,三年的艰苦岁月就这样开始了。
隆冬时期了,地里冻土很厚,所有的活计都不好干,可是为了突显大跃进的形势,村里挖沟挖渠兴修水利并没有停止,仍在热火朝天地进行。
“咳!”欧阳兰说到这里,叹了一声说:“后来你爸爸看到的,以及他亲身经历的和他的理想相差太远了,所以在后来的整风大会上,就说出了让他后悔一生的话……”
【编者按】第三章(十五)节受大跃进的影响队里虚报高产而到“统购统销”时上缴的粮食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好绞尽脑汁的去收刮老百姓,但仍然达不到上缴指标。于是工作组的某些领导借助粮食的重要性和有粮不缴的厉害性来造势,把天昊他们学生也拉来参与收刮粮食的行列,真是为了大跃进,全村齐上阵。其中小说作者还以一个典型案例为触发点含蓄委婉的批判了大跃进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无妄之灾,令人苦不堪言。这还不算完,在把粮食收到爪干毛净,运动终于告一段落之时,大跃进高潮又促使三年困难时期席卷而来。为了突显大跃进的形势,村里人们仍然忍饥挨饿的热火朝天地挖沟挖渠,兴修水利。这一让老百姓受苦受难之举,是不是预测了正直无私的张择儒实在无法忍受,说了不合形势的话,给自己引来了灭顶之灾呢?张小兰的母亲结束回忆,道出父亲张择儒当看到的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与理想相差太远的时候,他究竟作了什么呢?竟让母亲欧阳兰至今还耿耿于怀呢?张择儒在后来的整风大会上,到底说出了什么话让自己后悔一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倾力推荐阅读!欢迎文友跟读留评!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