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二章(六)

作者: 湍溪飞瀑 点击:349 发表:2022-11-11 14:11:17 闪星:3

  六

  吉南县中学是五十年代初建起来的公立中学,校舍是城外的一座建筑规模很大的寺庙,经过改装建成了现在的学校。每个年级有四个班,因为建校时间短,教师的配备还不算完善。老校长为人和善,但在培育学生方面很认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求很严。

  欧阳兰正式上班的当天,李校长给她介绍认识了副校长杨辉和教导主任陆一平等老师。并对她担任的课程作了安排。陆主任说:“欧阳老师,每天五节课的课程,再加上辅导学生的自习课,您可能有点累,实在没办法,咱们学校的师资力量太薄弱了,就请你多辛苦点吧”。

  欧阳兰爽快地答应说:“没问题,只要领导信任我,我保证会好好完成任务。”两位校长和陆主任对欧阳老师的态度都非常满意。欧阳兰每天上下班从不迟到不早退,她不但对工作认真,而且和同事们之间也很和气,不久她便和全校师生们打成了一片。学生们对欧阳老师的授课也非常肯定,尤其是对她那标准的普通话更感兴趣。

  张小兰虽然才刚刚八岁,但是她自幼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她很懂事,在省城学校里的时候,就从来不和别的同学吵架,专心学习,更不贪玩。

  自从父母第一次送她来这个新学校以后,她就每天跟着郭嫂的女儿真真一起上下学。小兰八周岁上二年级,在农村算是个低龄生,大概因为母亲的辅导,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前几名。小兰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是个很活泼的女孩子,也毕竟是刚从大城市里来的,她会跳舞会唱歌,而且她唱的很多首歌,别的学生都没有听唱过。她穿的也比别的孩子时髦,理所当然的她就成了东关小学的小校花。

  张择儒看到欧阳兰母女俩,经过这几天的适应,已基本习惯了各自的环境。觉得可以开始正式下乡了。

  他和小刘拿着局里给每人补助的三十元钱,再自己拿出一部分,在集市上每人买了辆半新的二手自行车,带上被褥及洗漱用具就出发了。

  因为上次已经和乡干部联系过了,所以这次他们就直接去了高家屯。进村后,见到了书记高有才和社长高树林。第二次见面已经是熟人了,也没有说多少客气话。高社长说:“乡里跟我们谈过话了,听说你们计划在我们村搞试验田,很好啊,我和有才都大力支持。”张择儒说:“谢谢!你们真是基层好干部。”书记高有才说:“应该的,都是为了工作吗,再说,实验成功以后,如果先在我们社推广,那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吗,啊!哈……”他一句话也把大家都说笑了。

  高社长说:“我们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住处,现在就领你们去那里看看,你们认为合适,住下就行了。”于是他让书记留在办公室,自己带领二人去住宿的地方。

  走过两条胡同来到路北临街的一个院子里,院里有三间北屋两间东屋和两间西屋。虽然都是土坯房,但是院子收拾的都挺干干净净的。高社长进了门就高声喊道:“满仓叔,咱们的专家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大约五十多岁的大爷从北屋走出来,见了大家,热情的连声说:“好好!欢迎欢迎!快请屋里坐。”

  只见大爷中上流个子,虽然体型微瘦,但骨骼健壮,身板挺直,没有一点驼背的迹象。见了大家非常热情的说:

  “我一听说有县里的同志来我家住,我就特别的高兴,这是给我增光啊。”

  张择儒上前握住老大爷的手说:

  “大爷,以后经常在这住,就给您添麻烦了”。

  大爷谦虚的说:“不麻烦,不麻烦。我听树林说了,你是大老远从省城来这里,帮俺们农民用新法种地的,应该说辛苦你了,哪里还能说给俺们添麻烦呢”。

  “不用客气,大爷贵姓啊”?

  “我姓宋”。

  “宋大爷,既然我们常在您这儿住着,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对对,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几个人边说边往屋里走,这时一个已有些白发的老大娘迎了过来,大爷介绍说:“这是俺‘家里的”。张择儒对农村夫妻之间的称呼也听说过,所以知道这就是大爷的老伴了,连忙问大娘好。

  屋子里的几件家具虽然陈旧,但摆放得挺整齐,而且擦得干干净净,炕的一头,叠着洗的都有些褪了色的被褥。

  高社长把张择儒和小刘的住宿安排好后,又谈到二人的吃饭问题。高社长说:“以前上边来了工作组都是各家派饭,饭费是早晚两顿每人一毛钱四两粮票,中午两毛钱半斤粮票。但你们是常住,不同于工作组,你们暂时就在满仓叔家吃吧,饭费按工作组的标准交,回头我和有才商量一下,时间长了我们给满仓婶补上点工分。如果以后婶觉得累了,或者你们觉得不方便了,也可以自己做”。

  宋大爷在旁边很诚实地说:“你们不用在这方面太在意,这不是大事,吃亏沾光的不要紧”。

  又聊了一会,看看也没什么事了,高社长说:“如果没别的事我就先走了,你们有事再去办公室找我。”张择儒说:“谢谢高社长,您就先忙去吧,以后有事再麻烦您。”“好好,不客气”高社长说完就回村社办公室了。

  张择儒他们在和宋大爷地交谈中,知道他今年五十八岁了,头上多少有了点白发,两鬓已发白了。只见老人家宽脸膛浓眉毛,说话声音很大,而且说话直爽,有着老农民固有的那种朴实厚道的本性。

  大娘也五十五岁了,看到大娘不但自己梳洗的干净利索,把屋子里也摆放地座落有序,井井有条,看来大娘也是个仔细人。

  经过交流,知道大爷有两儿一女,女儿已出嫁,大儿子已经成家,并且有了一儿一女,住在后院单过,二儿子去年参军了在北京服兵役,还不到一年。

  过了立夏就是夏天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的春天已成了人们这一年中的回忆。路边一株株生长茂盛的大树,散布着浓密崭绿的叶子,它给走路的人们提供了乘凉的方便。

  路边伸展着片片绿叶的小草,在微风中竞相摇摆。农民精心种植的各种春作物,正在茁壮成长。小麦已长出了麦穗而且到了立夏麦呲牙的季节,辽阔的华北大地上,呈现着让人陶醉的清新气象。

  张择儒和小刘在高家屯已经有了正式落脚点,他们经常在这里实地观察研究,有时再从这里向其他村社大面积进行考察。

  初夏的早晨天气还是清爽的,张择儒和小刘漫步在宽敞的村边大道上,看着路两边那粗壮的杨柳树,张择儒说:“现在我们华北大平原,虽然有一定的树木覆盖率,但是,还应该再多植树,树能调节气候改变大气质量,它是保护大自然和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刘接着说:“是的,虽然农民们不知道那么多科学大道理,但是也知道多种树是有好处的。”

  道边的纵深处是有一片红枣树,其中也有少量的梨树和杏树。在树林里有一群孩子在玩耍,他们唱着跳着闹着,那开心的嘻笑声不绝于耳。农民们天刚亮就已经起身干活了,有的在菜园子里忙活,有的在地里劳作。

  两人信步来到一位正在干活的农民面前。张择儒和气地问道:

  “老乡您好?这是您的自留地吧?”老乡见有人来,连忙抬起头来说:“对,这边是自留地,那边是自留园子”。

  “噢,您种的什么菜啊,长起来能够一家人吃的吗”?

  “俺们这地方,春天是旱季很少下雨,不下雨种上菜也不长,现在快到雨季了,提前先点种(人工担水浇),到夏天雨下的多了,菜就能长起来了”。

  “那么春天这段时间,人们的吃菜问题怎么办”?

  “春天里人们大多是吃干菜或者咸菜,到夏秋季节雨水多了,各种菜都有了长得也多了,就吃不清了,像豆角、茄子类的就晒干了,放起来春天再吃,冬天一般就吃大白菜”。

  “开春天旱种不上菜,那你们怎么不用水浇呢?”张择儒不解地问。

  “我们这地方的水土不行,浅井水太咸,浇上几次地里就会冒碱,就什么也不好好长了”。

  “啊,原来是这样。”顿了一下张择儒又说“每年收的粮食够吃吗”?

  “平常年月吃饭没问题,丰收年还能有富裕,如果赶上灾荒年就把好年头存的粮食拿出来,紧巴点也能过去”。

  “现在社会在进步,国家在发展,等咱们国家建设好了,人民的生活就提高了,到时候人们不但有丰富的粮食和蔬菜,还会有肉和鸡蛋吃,到那时大家就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那可太好了,咱就盼着早点到那个时候”。

  “会的,很快就会到来的”。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他们又往前走了一会,小刘回头往村子里看了看说:“张老师,天不早了咱们回去吃饭吧,别让宋大爷等着急了。”张择儒随声道:“好,回去吧!”于是,他们告别了老乡们,一同往村子里走去。

  回到宋大爷的家里,大娘已经做好了饭等着他俩回来吃饭呢,大爷见他俩回来了,就把饭菜端了上来。只见有一碗蒜泥调干菜一碟咸萝卜条,在一个柳条编地浅盘子里放着几个焦黄色的棒子面饼子,还有几碗冒着热气的棒子面粥。宋大爷笑嘻嘻的说:

  “你看,总是这一套,还吃得惯吗”?

  “挺好的,这已经够给您们二老添麻烦的了”。

  “不麻烦,既然住到家里,咱就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吃完了饭,张择儒拿起了那个盛棒子面饼子的柳条编地浅盘,反正面看了看说:“宋大爷,这个盘子挺好不怕摔。”宋大爷说:“这是村里人们自己编地,原来单干时,地边地头都种上点树啊柳条子什么的,庄稼人过完秋没事了,就编些零用东西,好的拿到集上卖了,不好的自己用,还省点钱呢”。

  “挺好,不花钱买就等于是收入啊”。

  “哈,哈,庄稼人就是这么抠抠索索地过日子呗”。

  张、刘二人在宋大爷家住着相处得很和谐,每天一早起来一个人打扫院子一个人挑水,这使宋大爷觉得挺不好意思。晚上吃饭以后,几个人经常坐在院子里聊天。宋大爷的大儿子叫宋金宝,夫妻俩经常吃完了晚饭领着儿子和女儿过来一起谈笑,大家在一起非常开心。

  宋大爷夫妇俩很喜欢他们的小孙子和孙女,小孙子宋天昊非常聪明伶俐,长的也特别英俊,他经常缠着张择儒讲故事,尤其爱听一些电影里的故事。

  多日来,张择儒和助手小刘,不仅对老桥乡高家屯,甚至其他很多乡社,都进行了土质考察,对各种春作物及小麦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仔细观察。他们经常回到县里向县长及农业局的负责同志进行汇报,并对所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领导们都对张择儒在工作方面的热情和积极认真的精神,大加赞赏。

  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小刘对张老师很有好感,他在工作上对自己特别严厉,但在生活上却像大哥哥一样非常体贴和照顾,这使他对老师越发尊重和敬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第二章(六)节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刻画人物方法。为了体现家庭环境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展现女主人公张小兰将来爱情命运的走向取决于她的父母,小说的此章节在简介了母亲欧阳兰正式的在公立中学上班的具体情况。而后正面描写了张小兰因为自幼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于是顺利成章的成为了最懂事的好孩子,还有优渥的城市环境的熏陶也让她自然而然的成了东关小学的小校花。最后情节过渡转换,重点详尽的介绍其父亲张择儒第二次正式下乡工作的具体经过和结果。相对于张小兰来说,当然是侧面描写。张择儒看到欧阳兰母女俩,已基本习惯了各自的环境,他就在农村安心的全身心的投入到下乡工作中。这一章节娓娓道来了张择儒被高家屯的书记高有才和社长高树林安排的吃穿住行的日常生活的细致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择儒和助手小刘,才得以在此趟下乡工作中收获得盆满钵满。此外,张择儒的再一次下乡还有一个对于小说情节起推动作用的一个细节。那就是他的住宿点被安排在宋家,促使女儿张小兰与宋天昊有了交集。小说采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的写法。为女主与男主的天作之合作了铺垫式的呼应。那么这一细节预示着将来两人青梅竹马的初恋之情将会如何在曲折中发展?又怎样在发展过程中一波三折呢?张择儒到很多乡社,对土质和各种春作物及小麦的生长情况,都进行了仔细观察,那么接下来他将会做哪些改良工作呢?文末小刘对张择儒工作上对自己特别严厉很有好感,那意味着什么呢?张择儒在生活上像大哥哥一样非常体贴和照顾助手,促使小刘对老师越发尊重和敬佩,这样的融洽关系对他们以后的工作会有哪些益处呢?期待精彩的下一章!倾力推荐阅读!欢迎文友跟读留评!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