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二十四章 张积华,为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喊“点火”的人

作者: 祥云 点击:832 发表:2022-10-19 14:15:21 闪星:4

我要讲述的主人公叫张积华,他的故事有点特别。因为他是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人。在一次采访中,我问他“张老,当年您为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喊‘点火’口令时是什么心情?”“当然特别兴奋了!”张积华老人那一刻,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神情,令我至今难忘。

要想知道张积华老人是如何走入卫星发射中心,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工作的,这还要从头说起。

抱定强国梦,以苦为乐

1961年8月,21岁的张积华从旅大工业学校毕业后,经过严格的政审和各方面考核,和十几名同学一起被招收为军校学员。他们在北京穿上军装后西行兰州,又从兰州继续西行,最后到达今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虽然身处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当得知是让他们来参加导弹、火箭实验训练的,大家都感到非常光荣。张积华从基地领导一次次的讲话中领会到了在这里学习和工作的政治意义,抱定了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和航天事业奉献青春的决心。

这期间,正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又没有蔬菜,几乎顿顿咸菜就饭,而且每顿饭都严格定量,根本吃不饱。他和同事们饿得不行了就用沙枣充饥。沙枣又苦又涩,反复咀嚼才能有一点甜味。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苦不堪言。然而,吃不饱的日子大家挨一挨也能挺过去,最艰苦的是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酒泉地区干燥的气候和低气压,让大家的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浮肿、流鼻血是家常便饭。

领导为解决实验场区人员的营养问题,曾尝试过用火车从山东运送大白菜和萝卜等蔬菜,可是路途遥远,装得又多,不通风,温度高,好容易把火车盼到了,打开车箱门一看,整车箱的白菜竟然笼罩在一团“白烟”之中,根本就不能吃。张积华说起往事,无奈地摇摇头,接着说,那时候大家都很乐观,没有一个人叫苦,更听不到一句怨言。当时的条件就那样,不靠别人只能靠自己。吃不饱怎么办?不能让困难吓倒啊。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他们自己动手开荒种菜,挖地打井。在戈壁上开荒首先要做的是刨红柳,由于戈壁地表含水量极低,红柳的根系非常庞大,刨起来相当费劲,但是困难挡不住他们的坚强意志,戈壁上终于长出嫩绿的蔬菜,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打破技术封锁,发奋自强

那个年代,不仅经济困难,而且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技术封锁,原来支持我们的外国专家全部撤走了,所有的资料也被席巻一空,一切要靠我们自己。但是,困难从来吓不倒中国人,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拼搏。张积华记得,那段时间,基地领导多次传达毛主席、党中央的声音,每到实验的关键时刻,周恩来总理都有明确的指示;叶剑英、聂荣臻等领导们多次到基地视察,在那种困难的情况下,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千方百计给予大力支持;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多次到基地指导。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全国各行各业的密切协作,所有参试人员的不懈奋斗,张积华所在的基地完成了导弹、原子弹两弹结合等多次实验。

强国梦,让张积华等一大批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基地的骨干。张积华从火箭发动机实验员,逐步成长为发射二中队技师、分队长、副中队长、中队长,发射营副营长,发射团作训股副股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部训练处副处长。

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他喊“点火”

张积华最难忘的是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他所在的二中队担任此次发射任务。二中队是我国最早组建的火箭发射中队,曾出色地完成了多次大型发射任务,作为这个中队现任队长,他感到肩上担子很重,压力很大。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一次次地演练,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1970年4月24日是载入我国航天史册的一天。这一天早餐后他率中队进入发射场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几乎一整天都没有休息。20时整,零号指挥员下达了“一小时准备!”的口令,此时,对星、箭所有检查测试工作都在地下控制室进行。21时整,零号指挥员又下达了“30分钟准备!”的口令。张积华通过潜望镜看到发射场地面上已空无一人,周围的聚光灯把发射架照得如同白昼。一小时前,天空还有低低的厚云层,此时已是万里无云,满天星斗,载着卫星的白色火箭静静地耸立在高高的发射架旁,等待一飞冲天。

“一分钟准备!”21时34分,零号指挥员下达了最后一个预备口令,紧接着一声“牵动”口令,发射场区和航区各种测量、记录设备同时启动。随着“开拍”口令的下达,光测设备开始拍摄。21时35分,张积华看到钟表走到“0”时,准时喊出了“点火”的口令。三分队长刘庆贵、操作员胡世祥依次复述“点火”口令后,胡世祥按下了红色“点火”按钮。21时35分44.7秒火箭喷着熊熊烈焰,伴着雷鸣般的呼啸声冲天而起。“飞行正常!”听到这个口令后,地下控制室完成任务的操作人员一窝蜂似的跑到外面观看火箭升空的壮观场面。因为当时地下控制室还没有电视跟踪设备,只有零号指挥员和张积华各用一台潜望镜可以看到火箭点火后起飞和运行的状况。有操作任务的人员只有坚守岗位,听调度和各地、各站点跟踪火箭飞行的即时报告。“一级关机”、“一、二级分离” ……五分钟后,湘西站首先发现目标,之后南京、昆明、海南站发现目标,几乎同时传来“星箭分离,卫星入轨”的报告,因为只有听到这个报告,才表明卫星发射成功地下控制室立刻沸腾起来了,握手、拥抱、鼓掌、欢呼,大家忘情地进行庆贺。

4月25日下午,李福泽司令员在基地第一招待所接见了张积华,握着他的手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当晚8点,在基地体育场召开了“热烈庆祝我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大会”。基地栗在山政委代表基地领导讲话,并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张积华被安排在主席台上就坐,并代表发射部队发言。

采访中,张积华反复地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我们的国家才算进入航天时代,我们在国际上也有了地位,这辈子能够有幸成为第一代航天人,能够为建设强大的国家做一份贡献,再苦再难也值了。”

实现强国梦,舍小家顾大家

1968年5月,经人介绍,张积华与清秀、貌美的付永芝结为伉俪,可是因为有紧急任务,没有享受完新婚的甜蜜就赶回基地。当年11月,已经怀有身孕的妻子到兰州来找他,出于保密的原因,张积华没有跟妻子讲自己工作的有关情况,每次给妻子写信的时候,地址也只写兰州第27支局。妻子付永芝哪知道丈夫张积华此时在兰州的千公里之外。几经周折,妻子与张积华所在的基地取得了联系,基地领导理解小夫妻的感情,破例准许张积华到兰州见妻子。张积华坐了两天的火车赶到兰州,三天后,他给妻子买了一张普通的火车票,依依不舍地把妻子送上了火车,便匆匆回到基地。

庆祝大会一周后,张积华坐上了回大连探亲的火车。在火车上,他看到列车员组织旅客畅谈“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场面时,心里涌出无限的幸福感,想象着见到日思夜想的妻儿时的幸福情景。回到家之后,妻子没在家,炕上有一个正在爬的男孩儿,腰上系着一根布带子,而带子另一头栓在窗框上。这不就是自己的儿子嘛,张积华没多想,抱起孩子就亲了一口。这时候,妻子进屋,身后一个会走的男孩儿叫了一声“爸爸”,全家人都笑了,原来抱起来的那个男孩儿是妻妹的。妻子看着他笑笑说,“孩子多大了?还爬?”由于工作需要,他的两个孩子出生时都没能在爱人身边陪伴。“我算过,我和爱人1968年结婚,到1984年转业回大连,服役期间,我和她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年零11个月。最让人心痛的是,爱人1972年患恶性肿瘤,先后做过三次开胸大手术,本来转业回来想好好照顾她,多给她一些回报,可她因病情恶化于1987年去世。能成为第一代航天人我是幸运的,可对家人来说,我是亏欠太多了。”张积华说这番话的时候,眼泪在眼圈里滚,声音有些哽咽。

寄语强国梦,老人吐真情

80高龄的张积华老人看起来身体和精神面貌都很好,也很健谈。在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张积华老人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强大了,别让人家欺负,所以才有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国家实力不强,就像一个虚胖子,人家一打就倒,清朝就是这样。我们强大了,有了跟人家抗衡的实力,就谁也不怕,就像家里有个棒小伙儿,谁轻易敢欺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得好,特别是反腐败大得人心,只要照这样抓下去,大家再齐心合力,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从作者对张积华老人事迹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身上的优良传统,他们心怀家国,忍辱负重,吃苦耐劳,为了祖国的伟大事业,放弃了个人的幸福和安逸生活,与家人聚少离多。透过他的事迹,让我联想到电影我的父辈,让我感受到祖国的今天是无数前辈用常人无法忍受的代价换来的。所以,我们今天祖国强大,人民富足,每个人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他们。作者用写实的手法讲述了这位老人的故事,意在让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感恩赐稿银河。编辑:后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