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十四平凡人的业绩3

作者: 永安之子 点击:790 发表:2021-12-11 11:02:14 闪星:4

十四平凡人的业绩3

3 第二次双喜临门

       我这一生有过两次双喜临门。

  第一次发生在1993年9月,我由副教授晋升教授,此为一喜。同年10月,国务院授予我“从1993年10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此为二喜。



津贴.png

从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第二次发生在二十年后的2013年。这一年的10月,广西人社厅核准了我的二级教授职称,此为一喜。同年,我成功地为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解决了正名问题,此为二喜。

  二级教授是高等学校教师职称系列内的称呼。相应的一般称呼是二级岗位。关于二级岗位的设置,2012年6月15日广西日报的报导是这样写的:

  “二级岗位的设置实行总量控制、条件控制和程序控制。根据有关政策规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由原来的正高、副高、中级和初级四个等级,进一步细分为13个等级,其中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用于聘任院士等国家级顶尖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自治区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由自治区统一管理,主要用于培养、引进和使用国家级和自治区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其总量根据全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总体控制目标及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确定。”,广西“目前在职在编的正高职称专技人员约为4000人,此次二级岗位设置按10%比例概算,约为400个左右。”

  这种情况说明,在广西,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获得二级岗位职称是值得欣喜的。

  这是我所说的第二次双喜临门之第一喜。

  两个月后获知,我为其正名做过努力的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离退休人员长达二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已经顺利解决。这是我所说第二次双喜临门之第二喜。

  现将第二次双喜临门之第二喜的一些情况记述于下。


发言.png

学术会议上发言(2007年秋,桂林)

     

  我曾为之出过力的某某图片画报社“正名”成功,是第二次双喜临门之第二喜。

  或问:此事于你,何喜之有?

  答曰,情感上、精神上的宁静和满足乃是喜之最也,喜之源也。

  儿时的痛苦经历,在我的内心深处植下了同情悲苦之人、怜悯不幸之人的种子。每当看到苦难之人,内心即深感不安。我同情画报社60多位离退休老人。自2004年以来,画报社进入无力给退休人员发1分钱的艰难时期。当年,退休人员三个月领不到生活费。从那时开始,主管部门某某日报社被迫借钱给画报社发放退休人员生活费,迄今累计借款:1427.万元。“1427.3万元债款意味着:第一,平均每人欠款19.267万元。第二,退休费是退休人员的唯一生活来源。如果某某日报社停止借款,那么,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60多位离退休老人将无法生存。第三,借钱是要还的。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九年发不出退休金。多数离退休者已经七八十岁。他们有偿还能力吗?父债子还的忧虑和负疚感使离退休老人片刻难安。”这是我发自内心的真言,是我不安、不宁之心的文字形式的表达。

  现在,画报社的问题解决了,补发了几年的退休费,所欠一千多万元债款全部免去。我内心的喜悦之感自不待言。

  以上说的是画报社“正名”成功带给我的情感之喜。此外,它还带来了另一种宝贵的喜悦——成功之喜。

  追求真理的过程。其实是苦与乐的体验过程。其苦指的是,思考、探索过程中自觉的、心甘情愿的精神付出;是自觉的、心甘情愿的智力消耗。其乐指的是,当思考、探索中做出的分析和判断得到了证实,提出的见解被社会所理解、接受、认同或参考,此时,主体心理上、精神上必然产生的成就感、自豪感。

  为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正名这件事,确实让我有了那样的苦与乐的体验、成功的体验。

  具体地说,本次成功的体验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对所论事项的独立见解被社会接受意义上的成功。

  撰写《改革,不能割断历史,不是卸磨杀驴》一文时,我已经71岁。

  71岁而甘愿戴着老花镜去阅读厚达若干厘米的手写的和打印的资料;

  71岁而甘愿戴着老花镜,一条一条、一点一点地去对各种资料的真伪、详略、轻重和价值进行比较、辨析和选择;

  71岁而甘愿无代价地为别人谋取正当利益在文件海洋中查阅各种有关材料。性格决定行为。本性难移。我自认命该如此。所以这里没有苦,只有乐;

  71岁而能够不随流俗,见人之所未见,正确判断“根据80年代经济承包的成功而断奶的决定是轻率的和不正确的”,“自收自支单位”的定性,“理由不能成立”。

  71岁而能够正确判断“在承担行政职能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公益服务单位,这三种单位类型的划分中,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属于从事公益服务单位;在有无固定经费来源的划分中,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属于有固定经费来源的事业单位;在已转制和未转制的划分中,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属于未转制事业单位。”

  这就是我为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正名所提出的独立见解。正是这一见解,解开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的问题的死结;正是这一见解,使得深陷作茧自缚之苦的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及其主管部门得以从政策死胡同中走了出来;正是这一见解,为上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供了解决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问题的新的视角、新的思路,使其得以完成对后者由爱莫能助到爱而救之的转变,从而使一个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困扰着上级党政部门的老大难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这就是一个71岁老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的由来和体验。

  第二方面是,理论观点为实践所检验意义的成功。

  如果从1988年5月发表《接受与拒绝——政策运动过程的两种心理反应》一文算起,我从事政策学理论研究已经26年。26年来先后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论文和著作。然而,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上述研究还是很肤浅、很粗糙的,而且,二十多年所做的,基本上都属于材料和观点的逻辑整理、逻辑建构的工作。我不曾有过一次将自己研究之所得应用于实践的直接体验。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去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二十六年磨一剑。我一直希望找到机会来试一试,看看自己的理论能否沾上一点儿“批判的武器”的边儿。但是,退休之前,这样的机会的门儿也找不到。想不到的是,退休四、五年之后,这种体验 竟然如此真切、如此生动地两次光临于我。

  第一次发生在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

  早在1991年,我在《政策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并阐述了政策的系统结构、政策的接受容量等概念。1993年9月,又在《论毛泽东政策结构思想探析》一文中进一步论述了政策的系统结构问题。2012年9月和10月,我把上述政策理论研究之所得,运用于《退休费差别计发的不可颠倒的基本原则》、《再论级差顺序的不可颠倒性》和《改革,不能割断历史,不是卸磨杀驴》三篇论文的写作。这三篇论文的头二篇在新浪博客“宁静的 夜715”发表的当时,立即有热烈的社会反应,两个月后,广西人社厅发出桂人社发〔2012〕83号文件。只要把“83号”文件同《退休费差别计发的不可颠倒的基本原则》、《再论级差顺序的不可颠倒性》加以对照便会发现,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两者是高度是一致的。

  这就是上述“政策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直接体验”的第一次。

  第二次发生在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

  如上所述。由于认识不到“自收自支单位”的单位定性不当,十多年来,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离退休老人一直找不到走出困境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直至2012年8月16日,上级仍以正式文件形式认定,“广西新闻图片画报社是实行企业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发放退休人员津贴补贴所需经费按单位性质,由单位自行解决”。

  2013年4月9日,以政策理论分析为基础的拙作《改革,不能割断历史,不是卸磨杀驴》,以严密的逻辑和历史的事实为依据,多方面论述了“自收自支单位”的单位定性,理由不能成立。在单位定性一事上,建议“严格对照中发[2011]5号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历史地、实事求是地、慎重地处理,而不可仅以与之有直接经费划拨关系的主管部门某一时间的决定为依据,草率地做出结论。”

  半年后,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离退休老人,终于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当画报社老人们沉浸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时,画报社高女士给我发来邮件说:“画报社的问题解决后,上级报社领导和画报社的现任社长说:之前写的材料,都不管用。是你代我们写的材料,说服了宣传部、人厅和财厅。”

  这就是上述“政策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直接体验”的第二次。

  当然,上面所述只是作为作者和行为主体的我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评价。学术成果和个人行为的评价,从来不以作者和行为主体的感觉为标准。上述自我感觉和自我评价,或则为真,或则为伪,或则为是,或则为非,得由读者进行判断。

  结束“平凡人的业绩”这一题目的写作时,我觉得有必要写几句概括性的话来完整表达自己对所写内容的理解:

  1984年我主动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选择当教师。那时,几乎所有的朋友们都认为我太傻。几十年后,当年为我的选择感到惋惜的朋友,一见面就说:“还是老莫有眼光,路子走对了!”

  我知道,他们说的是,我当年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情况。我也是这样想的。

  作为体制内一分子,我感谢组织给了我这样的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两次双喜临门给我带来了适合自己情况的成功和喜悦。这是国家对个人有成效的工作的肯定、奖赏和鼓励。我深知,它不完全属于个人。其实,《政策学原理》获得司法部“优秀专著奖”、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优秀教师等,都不是我自己主动申请得来的,而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本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即广西司法厅,代为申报的结果。事实说明,没有单位党委和上级党委的爱护、支持和肯定,没有本单位全体同事努力工作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个人难以做到有成效地工作。在这一意义上说,即使是平凡人的业绩,也不只属于个人。我应该感谢单位,感谢党组织,感谢全体同仁!


  结束语

  《昔我往矣》连续投稿银河悦读网,迄今已三个多月。今天,发出的是最后一篇稿子。

  作者衷心感谢银河悦读网有关领导四个月以来对书稿的审阅和关心!

  衷心感谢为编发和点评书稿付出大量时间和心血的责任编辑李老师和静若幽莲等老师!

  衷心感谢读者对本书稿的关注和阅读!

  作者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如下:

  微信号码:13978874093

  邮箱:mxlmxy2@.com

  欢迎深入交流!

  希望继续得到各位的批评、指导!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我这一生有过两次双喜临门。第一次发生在1993年9月晋升为教授,同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从1993年10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第二次则为2013年10月,广西人社厅核准了二级教授职称同年,成功地为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解决了正名问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获得二级岗位职称是值得欣喜的。同时,为其正名做过努力的某某新闻图片画报社离退休人员长达二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已经顺利解决,从情感上、精神上得到了宁静和满足。两次双喜临门是国家对个人有成效的工作的肯定、奖赏和鼓励。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