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彭涛(上)

作者: 一二·九运动后代群体 点击:1750 发表:2021-12-06 21:35:14 闪星:6

未命名_副本.jpg彭 涛(1913 — 1961), 曾 用 名 彭 定 乾,1913年11月 出 生于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在张家口参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曾任共青团张家口市工委书记。1934年考入辅仁大学,先后在北平、天津的学生和工人中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北平分会、北平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任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北平学联党团书记等职。是“一二·九”运动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36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区委书记。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先后担任中共冀豫特委书记,太行区冀西地委书记、武乡地委书记,太行区党委委员兼民运部长、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冀南工委副书记,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中共皖西区委书记兼皖西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市军管会办公室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川南区委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重庆市委第二书记。1954年11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5月,任化学工业部长、党组书记。1958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增补为中央候补委员。

1961年11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48岁。

 

青少年时期的革命启蒙

彭涛 1920年入私塾读书,在老师王因明的启发诱导下,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并立下要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的志向。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寄蜉蝣于天地,忘蝼蛄之春秋,生无益于世,死无闻于后,食息于天地间,实一蠹耳!”表达了对胸无大志、碌碌无为者的鄙视。

1925年,彭涛进入县立高等小学就读。1926年春,共青团员李新汉(1931年牺牲)来到县立高小任教,担任彭涛的班主任。他从李新汉老师那里读到了《新青年》《共产主义ABC》《阶级斗争》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书籍和革命读物。在革命理论的启蒙下,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个有抱负的正直少年,开始逐渐认识、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很快走上了革命道路。

彭涛于 1927年 1月开始担任鄱阳县儿童团总团长,学联会代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共青团鄱阳县委宣传部长。大革命失败后,鄱阳的政治局势急剧恶化,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进步群众实行白色恐怖。但彭涛并没有被恶劣环境所吓倒,继续坚持革命斗争,贴标语、散传单、组织学生运动,并将“共产党万岁”等革命标语贴到国民党县政府内,遭到学校的开除和国民党县政府的传讯。此后反动政府又要逮捕彭涛,他被迫于 1928年 2月离开鄱阳,转入南昌鸿声中学就读,继续积极组织学生同封建军阀势力进行斗争,开展学生运动。彭涛的革命活动使校方甚为惊恐,强迫其退学。1928年秋,彭涛转入南昌匡庐中学就读,但与组织失去了联系。1930年因在南昌处境困难,只好转学到九江教会学校——同文中学读书。这期间,他因找不到组织,感到苦恼万分,故决定到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平去寻找党、团组织,以继续参加革命斗争。

1931年初,彭涛来到北平。是年秋,考入北平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并很快加入了北平爱国革命运动的行列。

 

在抗日救亡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这时彭涛虽然尚未找到党、 团组织,但仍以英勇的战斗姿态,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同年 12月 1日,他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北平爱国学生组织的南下请愿团奔赴南京,向国民党政府示威。 

1932年六七月间,彭涛经同学楚显、孟繁良介绍,加入了北方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共青团平大附中支部书记。由于他积极带头从事革命活动,被学校视为“越轨”而开除。随后,党组织派他担任共青团北平市南区区委委员,专门从事学生运动,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革命者生涯。他在北平工作时,在党内化名潘文华。在“一二·九”运动中,人们都称他“小潘” 或“小庞”。他在自传中说:“1931年九一八后,我参加了南京请愿示威运动和 1932年的每一个示威活动。”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组织和领导“一二·九”运动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33年 3月,国民党第 29军在喜峰口抗击日本侵略军,彭涛即向党组织申请去抗日前线,党派他到第 29军宋哲元部从事兵运工作。喜峰口战役结束后,他回到北平。同年夏,著名抗日将领、共产党员吉鸿昌与国民党爱国将领 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组成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党组织又派他到抗日同盟军工作,并担任共青团张家口市委书记。9月,同盟军在日伪军、国民党军的腹背夹击下遭到失败,彭涛返回北平。 

此时白色恐怖正笼罩着北平,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搜捕共产党人和从抗日同盟军回来的人,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彭涛于1934年考入辅仁大学,为避免国民党的迫害,改名为彭涛。他以学生身份为掩护,积极为恢复党的组织而工作,一面设法联络失去关系的党团员,一面同王学明(王健)等研究壮大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文总、左联等党的外围组织以及共青团组织。


参加北平工委,参与成立水灾赈济会

中共北平市委于 1935年 5月遭到严重破坏,失去了组织关系的党团员在 六七月间与中共河北省委取得了联系。河北省委指定由北平团市委代行中共 北平市委的领导工作,遂组成了中共北平工作委员会,王学明任书记,杨子 英任组织部长(后由冷楚接任),彭涛任宣传部长。北平工委成立后,通过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党团负责人为周小舟)、左联和文总[均 由谷景生(谷峰)任党团书记],恢复和重新组织了被国民党破坏了的革命 力量。彭涛、周小舟等人利用武卫会做了大量的组织发动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一些大中学校相继建立了武卫会分会。有一大批地下党员、爱国学生加入其中,并涌现出许多新的积极分子,使武卫会成为党领导下的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组织。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分会的工作,彭涛倡议创办了《抗日新闻》三日刊,及时传播抗战形势及党的斗争策略,把广大爱国青年学生吸引到党的周围,推动了一部分学校学生自治会的恢复和建立,为抗日救亡运动建立了基本队伍,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骨干,并在其中发展了一 些党员。 

1935年7月 6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签定后,日寇铁蹄步步逼近, 国难重重,华北危急。国民党反动政府坚持推行反共的投降卖国政策,引起了 广大爱国学生的极大愤怒。彭涛等人积极组织发动了一次以教会学校中的爱国学生为主力的请愿活动,并起草了“反对出卖华北”“开放言论集会自由”等 6 项要求的宣言,印成传单,广为散发。这次请愿尽管规模不大,但为以后北平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积累了经验。 

1935年夏,河北、山东暴雨成灾,黄河决口,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彭 涛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发动群众救灾、自救的精神,决定以武卫会为核心,通过 救灾工作,争取合法活动,以团结更广大的学生群众,把与国民党腐败政府斗争及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结合起来。1935年 8月,武卫会在北平西山召开了一 次会议,决定发起组织水灾赈济会,利用它进行公开的活动,参加会议的有彭 涛、周小舟、姚依林、黄敬、郭明秋、吴立人等人。 

8月 29日,在女一中正式成立了北平大中学校学生黄河水灾赈济联合会,并在北平社会局正式登记备案,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可以对外公开活动。此 后,部分大中学校也相继成立了水灾赈济会分会。党组织利用这一合法机构, 更加广泛地开展赈济活动。在它的周围团结了越来越多的爱国师生,也使越来 越多的爱国人士参加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来。由于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20多所大中学校被破坏了的学生组织又逐步重新恢复和建立起来,抗日救亡 运动的形势一天比一天好。 

10月下旬,彭涛等人邀集平津十校①的学生代表,通过了《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11月1日,天津《大公报》以各校联名电呈国民党六中全会的形式, 登载了这篇宣言,在北平、天津爱国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对这段历史,彭涛曾在 1960年清华大学“一二·九”运动史编写组采访 时做过如下回忆:“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1934年时北平党组织已几乎全 受破坏。北平有几个党员,但没有组织,1935年初才开始恢复起来,这时和 河北省委取得了联系,当时发展党的组织非常慎重。党员全市只有十来个,连共青团员不过二十个左右。党的外围组织有‘民族武装自卫会’,还是以马相 伯、宋庆龄的名义发起的,也是秘密组织,但分布比较普遍,在北平有七八十 个会员……党的活动是单线进行的,我们和上面也没有多大联系。党的工作当 时主要抓组织学生,先是搞‘水灾救济会’,利用合法斗争,进行募捐救济, 把水灾和国民党的制度联系起来。这个组织很成功,大部分学校都有组织…… 当时如果不用这种组织形式,而用‘左’的面目出现,群众就更不好组织。国民党不让爱国,抗日有罪,因之,采取这种组织形式是正确的。接着又发起了平津十校宣言,用学生的名义发表。对这个宣言在学生中有两种看法,有的认为强调联合抗日过右,但我们认为这个宣言写得很好,是正确的。这以后华北 形势变化很大,日本人在冀东搞防共自治委员会,又在北平搞冀察政务委员 会。接着很多学校提出南迁,各方面矛盾突出,学生中思想斗争剧烈。我们感 到革命时机已经成熟,可以搞运动了。但当时对同学们觉悟估计不足,认为发动不会这样快,因为学运在这之前受到破坏,学生中有一度沉闷,表面上看起来都是读死书,其实他们心里对时局都很愤慨,由于各种组织教育工作,加上 形势一紧张,一号召大家就起来了。”


备注

①平津十校为:私立北平燕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北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国立北平师 范大学、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河北省立法商学院、私立北平汇文中学、私立北平贝满女子中 学、私立天津中西女子中学、私立天津汇文中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彭涛是“一二·九”运动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左联。1933年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后任共青团张家口市工委书记、中共北平临时市委学联党团书记。参加领导一二九运动。1937年后任中共太行区冀西地委书记、太行区委宣传部部长、第二野战军纵队政委、中共皖西区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川南区委第二书记、重庆市委第二书记兼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化学工业部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彭涛从小接受革命启蒙,先后做共青团工作、学生运动工作,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不惧危险靠智慧和不懈努力做学生组织工作,组建抗日救亡队伍,培养和锻炼党员骨干,参加北平工委,参与成立水灾赈济会,利用合法斗争,进行募捐救济,为组织和领导“一二·九”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荐阅读。编辑:天海蓝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