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第十五章 33

作者: 深山愚翁 点击:571 发表:2021-12-04 15:00:30 闪星:4

  还是让我先说一说我去采矿的事儿吧。

  不担任队里的保管员的事儿,多少有些赌气的意思,主要的原因是我已经想好了退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县里向公社及村干部传达了会议精神。在这样封闭落后的地方,会议的精神不可能立即贯彻执行下去。农村的土地管理,生产经营方式还是集体化的。但对于人们从事一些挣钱的营生,已经不再严格的限制了。甚至,在生产队里反而开始筹划组建副业队。当然,我报名参加采矿是打着村里的副业队旗号去的。

  村子下面的那座铁厂是县里创办的企业。据说该铁厂始建于1958年。当时县里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组织全县几万青年学生及农村的青年骨干,按照部队建制驻扎在这里。他们不仅挖煤炼焦,还修建了许多土铁炉。他们把山上的铁矿石挖出来,放在土铁炉里烧呀烧,结果炼出了一个又一个,看不清像何种动物的铁土合成物。

  这种成百上千吨的铁土合成物,堆放在这里,铁不是铁,矿不是矿,这可怎么办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县里决定在此建立一个铁厂,把这些铁渣土消化掉。

  铁厂建立起来后,很快就把那些铁渣土消耗完了。为了继续把铁厂办下去,就召集能吃苦的年轻人采铁矿。

  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上采矿工的。

  虽然身处大山深处,但真正蕴含铁矿石的地方并不多。我们这些采矿工人大多三人一组,都集中在距村十几里地,叫做东滩的山坡上寻找铁矿石。

  整个山坡被一层稀疏的柏树、黄栌与荆条树覆盖着。这些树根紧紧地扎进一层坚硬的铝矾土里。如果要想挖出铁矿,必须挖掉这一层铝矾土层,或者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面,挖一个洞口钻进去。如果选不对地方,即是费九牛二虎之力挖下去了,下面没有铁矿石,也是白费力气。这样白白消耗力气的活儿,许多人都干过。有的人甚至几个月,也找不到一个正儿八经的矿窝子。

  刚刚开始采矿的日子里,我也是整天在这个山坡上转悠。这儿挖几锹,那儿撅几镢,都是白费力气。

  后来,我咨询了一位在1958年炼钢运动时,在此采过铁矿石的人,才选中了一个铁矿窝子。

  那是一个靠近河底的石头崖下。几棵碗口粗的柏树,歪歪扭扭地长在石头缝隙里,柏树的枝梢遮住了整个石崖面,附近一些灌木长得密不透风;经年的落叶,在地上沤成了一层黑黑的厚土层。我怎么也看不出这么个地方会有铁矿石。我咨询过的这个人却说,当年他们确实在这地方开采过。他说,下面可能还有一个比较浅的石洞,那是当年他们几个年轻人开采铁矿时开凿的。

  听了这位长者的话,我用斧头与镰刀,除去那些茂密的灌木丛,再用镢头撅去那些灌木的根系。从挖出的那些根部土壤上看,似乎有红红的铁矿粉的痕迹。经过进一步地开采,我们惊讶地发现,此处确实以前有人开挖过铁矿。当我们把几十方的沙土挖出后,我们终于发现了那个曾经挖过的洞口。

  麻烦的是,这个洞口早已经被河水冲来的泥沙填埋。把那些泥沙石块一锹一锹地挖出,比重新打个洞口更难。此处的位置却不适合重新开挖洞口了。我们只好硬着头皮,挖这些淤积的泥土。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一铲一铲地开挖,我们挖到了当年那些青年骨干们采矿的工作面。原来抱着怀疑心态的工友们,都围过来看。他们羡慕不已。我们三人更是兴高采烈,心里憋着一股苦干实干的劲儿。

  采矿是个累活。每天大清早就吃早饭。饭后,还得把中午和晚上的干粮都带上。特别是要背着水壶及工具走十几里的山路。

  为了争取多干活,多出矿,我们一到工地,便甩开膀子干了。当时,开山凿石,可是最原始的方法。我们一人稳着铁钎子,另一个人抡锤。当铁锤,一锤一锤地砸向铁钎子时,如果握得不紧,或者冬季手冷,手的虎口处就会被震得麻木或者疼痛。

  当时的效益是非常低下的。凿上十几分钟后,便要停下来,用一个不到一米长的小铁勺,把矿粉从凿开的洞里,一点一点地掏出来。接着再凿。

  这样,整整一个上午,能打上一尺多深的两个眼子就算不错了。当时呀,天天都是浑身大汗,衣服、脸上及手上都被矿粉沾染成了铁红色。

  中午吃饭时,我们在周围随便捡拾些柴草,点着火,把金黄色的玉米面窝窝头架在火上烤热,夹着从家里带的葱蒜辣椒或酸菜咸菜吃。吃完,再喝点水,就算一顿丰盛的午餐了。

  采矿石确实是一项重体力劳动。中午吃点饭后,如果天气还好,就躺在山坡上的松柏树下,休息一会儿;若天气不好,就到矿窝或山崖洞口坐坐,或躺一会儿。接着,继续干活儿。

  在这里,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疲劳是治疗失眠的最好办法。不论身下是什么,只要倒下,即可睡着了。

  我们三人一组是一个最佳的组合。一个人把钢钎,一个人抡铁锤,还有一个人铲着土渣。一点儿也不窝工。为了打破沉闷的局面,或者说减少疲乏,抡锤的人与把着钢钎的人,还和着曲子呢。

  “大生产呀们,好嗨!鼓足劲呀们,好嗨……”

  这一首歌曲唱完了,又接着另一首歌曲。不断轮换的歌曲在矿洞里回荡着,确实给人以鼓舞。

  炮眼打好后,先把炸药装入炮眼洞一大截;接着,把雷管和导火索连接好,放入炮眼洞里;之后,再用炸药把炮眼填满;最后,用潮湿的土末儿,把炮眼封闭严。这样就把爆破前的事项做完了。

  随后,我们就是把导火索点着,快速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等待着起爆。等待起爆,也是要操心的事情。我们要扳着指头,数爆破的声响。如果装了五炮,只有四个响声。那可能是一个炮洞有问题。炮声过去了,就要认真地检查。有时,炸药把采矿面炸得乱七八糟,要找见那个哑炮也是很难的,当然,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事故就是在这个时候酿成的。

  有时,一炮就能炸出很多矿石;有时听见是沉闷的声音,或者声音很小,炸起的矿石也不多,还要接着打眼重炸。

  矿石炸出来后,大块的人背不动的,我就用大铁锤砸成小块。一块又一块地背出洞来,装上拉矿石的平车。我们背上的衣服都打着几层补丁,肩膀上也垫着厚厚垫子。即是这样,背部与肩膀上的皮肉还是常常磨破。

  把矿石运出以后,就该清理那些渣土了。

  那碎石铁矿混合而成的渣土实在难以清理,不用劲儿不行,用劲太大又磕磕碰碰的。一个月下来,我们把好几把圆头铁锹,都用成了凹形铁锹。我的手也从疼痛到起泡,再到,变成了厚厚的肉茧。

  每天都是这样,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回到家里,累得呀。一躺下就睡着了。

  采矿累一点还好说,关键是安全问题十分头痛。矿窝子,有的地方矿石上面是硬石顶板,有的地方则是矸石泥,往前挖一截,后面就往下塌一片。必须用木柱顶住,不然安全无保障。在矿石窝子里因为塌方而砸伤的事,不时发生。再者,就是在矿上放炮伤人的事很难防备,有些导火索点着以后,好长时间听不见炮响。你还以为是哑炮,当你走近它重新处理时,它却突然爆炸了。就是从这时起,我就在头脑里扎下了安全生产观念的根子。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雪莲和张五工考上大学走了,我去做了采矿工,我们三人一组开始在大山里寻找铁矿。经曾参加过炼铁的老人指点,我们终于找到当年他们开采过的矿窝子。开采铁矿实在是个苦活儿,一人掌钢钎,一人抡铁锤另一人铲土渣,开挖进度很慢,出矿率也很低。如何提高开采速度呢?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