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十三陈漫远情结1(1)

作者: 永安之子 点击:1181 发表:2021-12-02 09:17:45 闪星:4

十三陈漫远情结1(1)

1陈漫远与梁羽生——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1)


  2015年6月初,蒙山同乡友人刘哲、吴永泰邀请我参加了一个关于倡议修复陈漫远故居问题的讨论会。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若干有关陈漫远的历史资料。最早看到的是陈漫远的女儿陈南竹写的一封长信,不久,陈家后人送给我一本《陈漫远传》。后来,我在网上零星地看到一些有关陈漫远或者涉及陈漫远的文章。阅读中逐渐对陈漫远有所了解,同时心中又产生许多未解之谜——涉及陈漫远的未解之谜。

陈漫远传.png

陈漫远亲属赠送给我的《陈漫远传》

     

  退休之后,本来想无牵无挂度余生了。阅读陈漫远资料产生的未解之谜,却让我无法安静,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事情。受此想法驱使,又去搜索和阅读更多的资料。结果,读得越多,不安之感越强、越沉重,终于不可自拔。在这种状态下,不知不觉过了五年。五年来,U盘里存放了以各种标题为文件名的一大堆资料,还有总数达几十万字的《陈漫远研究》部分章节初稿。或问,何时完稿?我只能说,万里长征,才刚刚走出几步,距离终点还很远很远。

  我已接近80岁。还有完稿的希望吗?估计很难。但是,我不会放弃。能做多少是多少,能走到哪,就走到哪吧。

  此处,要说的是迄今为止,我关于此事前前后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若干情况概要。


  1陈漫远与梁羽生——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1)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桂东北崇山峻岭中冉冉升起南北二陈两颗耀眼明星。

  北陈即陈漫远。南陈即梁羽生。

  陈漫远,原名陈万源。

  陈漫远堪称广西唯一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伟大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开国高级将领。[1]

  陈漫远故居位于广西蒙山县县城北边七公里的文聚村四隆铺,北陈由此得名。

  梁羽生是笔名,原名陈文统。

  与金庸、古龙并称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家的梁羽生,创作了《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三十余部武侠小说,一时名动当世,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因其祖居位于广西蒙山县县城南边十公里的文圩镇屯治村,故称南陈。

  南北二陈对国家、民族和人民都有重要贡献,都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纪念。然而,他们的贡献,不论从质方面来看,还是从量的方面来看,都是有差别的。了解这些差别,对于正确纪念和传承前人道德精神有重要指导意义。

  那么,南北二陈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究竟有什么贡献?他们的贡献各有什么特点呢?答案应该从历史,从他们在我国社会近现代伟大变革实践中的付出及其效果的分析中去寻找答案。

  陈漫远和陈文统都出生于农村富裕家庭。他们的出生时间稍有差别:陈漫远生于1911年12月28日。陈文统生于1924年3月22日。从出生时间来看,陈漫远比陈文统大12岁又3个月。大致可以说他们是同时代的人。然而,他们的经历完全不同。我们且从中国革命的几个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来看他们的历史活动及其社会贡献的差别。


  大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陈文统正处于0岁至3岁的婴幼儿期。

  陈漫远则不同。1925年1月,刚满13周岁的陈万源由桂林转梧州,进入省立第二中学读书。他很快成为梧州市学生运动的活跃成员。当年11月,陈万源加入了中共领导的梧州新学生社、任梧州学生联合会主办的《学生日报》编辑。第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15岁的陈万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委任共青团梧州地委开办的“苍梧书社”经理和中共梧州市店员工会支部书记。1927年4月17日,年仅15岁又4个月的陈万源在“4.12”反革命政变中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折磨。九死一生的他的少年期是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度过的。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这个时期的陈文统,尚处在3至13岁的幼年和少年期。

  1929年6月,陈万源被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不久,他改名陈漫远并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并任中国红军第七军第一纵队第一营第四连指导员。

  当陈文统背起书包上小学生时,陈漫远作为红七军的连、营、团级指挥员,率领所部随红七军转战桂、黔、滇、湘、粤、赣等省,经历千辛万苦,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2年3月,年仅21岁的陈漫远已是红军师级政委。此后,他率领所部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并在赣州战斗中身负重伤。

  1934年10月,陈漫远任红一方面军教导师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纵队第一梯队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红一方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9月30日,二十五岁的陈漫远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政委。他奉命率领红十五军团特别支队,长途奔袭并且夺取了会宁城,为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三大主力红军大会师扫清了障碍。


  抗日战争时期

  本书所说的抗日战争时期指的是从全面抗战开始的时期,即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抗战之初,陈文统刚满十三岁,在蒙山县城读初中。

  那时,二十六岁的陈漫远任八路军115师344旅参谋长。344旅是林彪任师长的八路军115师的主力之一。在林彪领导下,陈漫远参谋长和徐海东司令员一起指挥所部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大获全胜。两个月后,陈漫远转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三军分区司令员。从1937年11月至1940年秋季,陈漫远司令员和王平政委率领留守部队,深入敌后,发展抗日武装,建立地方抗日民主政府,开创了包括曲阳、唐县、完县、望都、新乐、阜平、定县等七个县的冀西中部抗日根据地。初时,三分区只有一支600多人的留守部队——骑兵营,到1940年秋陈漫远调离三分区之前,三分区的抗日武装已经扩大为包括正规部队、地方部队和民众自卫武装三个部分的抗日武装力量。其中,正规军人数已发展到14000多人,约为三分区成立之初的23倍。以陈漫远为司令员的第三军分区作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部分,同其他军分区一起,在敌后牢牢站稳了脚跟,成为插入侵华日军胸口上,使之日夜不得安宁的一把锋利的尖刀。

  1939年冬,陈漫远司令员在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二团誓师会上做动员报告

  同一时期,陈文统正在读初中。1938年下半年,14岁的陈文统,因患疟疾、腹泻,休学半年。休学期间他大量阅读名家词集、研习象棋古谱并补习数学。

  1941年1月至1942年6月,陈漫远在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作战室主任、军委二局代局长。

  1942年7月至1845年8月,陈漫远先后任晋绥军区副参谋长兼晋绥军区直属军分区司令员、晋绥军区参谋长兼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晋绥野战军副参谋长。

        

二团报告.png

1939年冬,陈漫远司令员在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二团誓师会上做动员报告

             

  同一时间,陈文统从蒙山县转学到桂林中学读书。他开始广泛接触新文学,喜欢看电影。1942年,十八岁的陈文统向《力报》投稿,未被采用。1943年冬,陈文统到桂林良丰租房自修,准备报考广西大学。次年7月,湘桂战役失利,日寇逼近桂林。9月,陈文统为逃避日寇从桂林良丰返回蒙山老家。

  其时,曾任冯玉祥军政治部主任、广州市社会局局长、立法委员的史学家简又文在广西平乐县避难。此前,简又文任冯玉祥创办的北平“今是学校”校长时,陈文统的堂兄陈文奇恰是“今是学校”学生。当日寇逼近桂林时,简又文修书一封,寄给自己的蒙山籍学生陈文奇,请求到陈家避难。陈文奇和陈文统的父亲陈信玉慷慨应允。简又文全家很快由平乐南下蒙山。由此开始了陈文统与简又文之间的一段师生情谊。下面几段文字是简又文在《违难蒙山》一文中对此中故事的详细记述:

  “陈氏叔侄邀请我全家迁入其村中祖居。文奇以其土制木楼给我们住宿。其叔应允由族中公积仓给米与我们吃,我感谢之下,不敢受惠,只允作为借用,将于胜利后照数照价补偿。至于燃料,则文奇慷慨地说:‘我家有的是山松,用之不竭,拿来作敬师的真正的薪,不费分文’。我们也不辞。”[2]

  “每日我与先室分授儿女中英文。文统正式拜我为师。严格从新训练其英语英文,并授以行囊中《白沙子全集》,劝其多读修心养性之学,而不要溺于颓靡的诗词……文统于胜利后,有《拜师记》一篇,详述此时期我们的生活,胜利后在广州《人世间》发表。”[3]

  “乡间盛传日军来扰。文奇、文统连夜带领家人及我们与其他沈、郑两家(也是寄居陈家的)全体逃入距离六七里之六排山”。[4]

  “延致四月,日军前来攻扰屯治村之消息,日紧一日,且有报告谓指名捕我及文奇者。我们大众忧虑特甚。卒与信玉等商定全体疏散,分四路走。我由文统为向导,……因仓猝成行,及须走远路不能尽带行李,只留下在陈家。我们各背小包衣物,妇人背负幼儿,于十六日上午三时动程。因道路泥泞难走,一出门我便跌落水潭,屈了一足,但不能不忍痛扶杖前行,一步一拐。” [5]

  1973年7月,简又文在其回忆录《宦海飘流二十年》中再次写道:“想起陈家的大恩大德,真令我全家没齿难忘。我们一家遇到大难,流落在异乡为异客,正在途穷忘绝、不知死所之际,忽有爱徒体念师生之谊。全族人居然肯接待、供养、庇荫、护卫我全家十口,卒得平安归来。”[6]

  以上说明,在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关头,陈漫远为捍卫中华民族而指挥千军万马,深入敌后,奋勇杀敌。正值青春年华的陈文统和他的恩师简又文则为躲避日军的枪炮和剌刀在家乡的大山里东躲西藏。

 

3.png

        第十八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漫远在向大西北进军大会上宣读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进军命令  

 图片来源:陈漫远亲属韦以明、陈显芳、陈剑琨提供

            

  解放战争时期

  本书所说的解放战争时期指的是从1945年9月3日起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时间。1945年9月至1949年5月,陈漫远先后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常委、晋绥军区代司令员兼参谋长、晋绥军区司令员、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参谋长、中共太原战役前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他参与指挥了晋北战役、大同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咸阳战役、扶眉战役和秦岭战役。

  1949年5月,陈漫远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

  1949年9月至10月,陈漫远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且出席了开国大典。

  与陈漫远指挥数十万大军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战斗的解放战争时期相对应的则是陈文统的大学生阶段。他在为个人的前途充电、拼搏。

  1945年9月26日,陈文统跟随简又文从广西蒙山县来到广州。不久,他考入岭南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入经济系。一九四七年秋,陈文统任岭南大学校刊《岭南周报》编辑,同时夺得岭南大学象棋比赛冠军。1948年元旦,二十四岁的陈文统担任《岭南周报》总编辑。

  1949年6月,陈文统前往香港谋职。因有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的推荐信,他顺利进入香港《大公报》工作,从此开始了自食其力和用平生所学为社会服务的人生阶段。


  注释:

  〔1〕《漫漫修远——陈漫远史料专辑》,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1147页

  〔2〕、〔3〕、〔4〕、〔5〕刘海寿主编:《蒙山抗日风云录》,广西蒙山县志办公室编印,第31页、第35页、第35页、第39页

  〔6〕蒙山人物http://ren.bytravel.cn/history/7/chenxinyu22212960.html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2015年6月初,受蒙山同乡友人刘哲、吴永泰邀请,从参加一个关于倡议修复陈漫远故居问题的讨论会开始接触若干有关陈漫远的历史资料,阅读中逐渐对陈漫远有所了解,同时心中又产生许多未解之谜——涉及陈漫远的未解之谜。陈漫远,原名陈万源,堪称广西唯一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伟大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开国高级将领。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将桂东北崇山峻岭中冉冉升起南北二陈两颗耀眼明星——北陈即陈漫远,南陈即梁羽生两位对国家、民族和人民都有重要贡献的人物从历史,从他们在我国社会近现代伟大变革实践中的付出及其效果的分析中进行了比较。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