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10

作者: 深山愚翁 点击:594 发表:2021-11-05 20:58:31 闪星:4

  第二天早晨。“铛铛铛,铛铛铛……”

  当上学的钟声回荡在清晨薄雾中的时候,我已经早早的起床了。在妈妈的目送下,我一人向学校走去。我左边的肩膀上,挎着一个用各色布块缝制而成的书兜,右肩上扛着一把小凳子。

  “黑蛋,哎哎,学军,看着路,别东张西望的。”

  我听见母亲在身后嘱咐着。

  我确实有些东张西望的样子。尽管是自己村子里的学校,第一次,一个人去学校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呢。我想着,如果能与五工、星农,或者雪莲、红兵等一块去,那该多好呀。

  在路上,我慢慢腾腾地磨蹭着,看能不能等着他们。我在路口停留了好一会儿,并不时地左右看着。

  通往张五工家的那条陡坡,除了一条饿扁肚子的黄狗,嗅嗅这儿,闻闻那儿以外,并没有什么动静。远远的就可以看见,王星农家的大门是开着的。他母亲正弯着腰,扫着地上的东西,但看不见王星农的影子。这时,我突然看见,在通往生产队长金娃家的那条路上,王星农与金雪莲正一前一后,往前走呢。

  王星农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军绿色上衣。那衣服像挂在他身上一样,宽宽松松的。衣服的下襟几乎遮住了他的臀部及胯骨。他的右肩上,斜挎着一个劳动布做的书兜。这书兜好像是用一块用旧的衣服布料对折一下,缝合起来的。兜口两侧缝了一条长长的带子。由于他斜挎着,那个装着课本的布兜在左胯处晃来晃去;他的左肩膀上,扛着一条长板凳。一看就知道,这是雪莲家的。金雪莲扎着两只羊角小辫,在晨风中摆动着,摆动着。她的一只手还往嘴里塞着什么好吃的东西呢。

  今天,她那柔弱的肩上,也挎上了一个浅蓝色的崭新布包。那个布包也是一条带子,不过,包口缝着一个屋檐似的遮盖。遮盖上,还印着几个金色的字。

  这几个字,在我们家墙壁的贴画中也有过。父亲曾经读过多次了,我也知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看看她书包上那细密均匀的针脚,就知道,那书兜,一定是他爸不知从哪里买来的。不像是她妈妈人工缝制的。

  我对王星农说:“来,咱们俩一起抬上走吧。”

  星农喘着气,疑惑地看着我,随即“咚”的一声,把长条凳重重地放在了地上。

  我把我的凳子腿朝下,扣在他的长条凳面上。我俩一前一后,摇摇晃晃地抬着长凳,往学校走去了。有时,我那放在长条凳上面的凳子,摇晃得快要掉下来了,雪莲一边用铜铃似的吃惊声音叫唤着,一边还帮我们扶一下。

  到学校后,才发现,其他孩子们都已经到校了。

  早晨,秋季的山村显得清爽而高远。一些过早飘落的槐叶,在院子里留下一枚枚椭圆的金黄。一些鸟儿,时不时成群地掠过头顶。霞光已从东边的云朵里射出一束束亮光,云朵的周围被镶上了一圈金边儿。尽管四周的群山还是一片暗黑,但附近的田地里却亮了起来。不一会儿,村里上工的钟声,也毫无节奏地敲了起来。

  在当时,不论是学校还是村子里,都没有一口像样的钟。村里上工的钟,就挂在我家门外一根半截子木头上。它是一个厚厚的铸铁半圆盘。那个铁圆盘上面有磨盘齿一样整齐的凹槽。有人说,它是在山下铁厂的垃圾堆里捡来的;也有的人说,是队长在县城的磨坊里讨来的。其实,它是一个废弃的电磨盘,为了这个铁磨盘,老队长还花了一元钱呢。人们都这样说,没有人去考证。据说,这个铁磨盘原来音色很好,后来,被一个混账小子摔破了,成了大小不同的两半。小的一块就是学校的那个钟了。尽管材质相同,但铁盘的大小也影响着音色与音量,所以,人们还是能从声音上判定,是学校钟声,还是队里的钟声。

  在教室门外的空地上,高年级的那十几个学生,像电影里的一个小分队一样,整队完毕后,跑着转圈。一个瘦高个男生,像摁在圆圈中间的圆心,他喊着:“一二一,一二一”。而那些跑步的孩子们,好像并不围绕着这个圆心,反而,一个个把头扭向我们,一副非常关心我们的样子。

  我与王星农略微停顿了一下,等他们跑过后,才走进教室。鼻子里,还有一股扬土的呛味。

  刚才说过,是王星农与金雪莲合伙拿了一条长板凳。放好长凳后,他俩就坐在第一排的那张课桌上了。

  “你们两个调换一下吧,姑娘你坐在后面。”宋老师看见,雪莲长的个头有些高,如果让她坐在前面,就把与我坐在一起的张五工,给挡住了。所以,老师让雪莲与五工调换了一下座位。

  张五工看了我一眼,也看了一下老师,没敢吭气。

  金雪莲指着凳子,瞪着那双清澈的大眼睛,拉着长调说了一句:“老师呀,这长凳子,可是我家的呀。”

  老师说:“我知道,丢不了。”

  这样,金雪莲不情愿地离开了前面的座位,张五工也不乐意地坐在了前面。我心里有点别扭,心想,不会把那长板凳也换过来吧。王星农默不作声,手指间捏着一块纸板弯着腰,钻进桌子下面。他正试图垫稳前面摇晃的桌子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空旷的山野,蔚蓝的天空,弯曲的小路,铛铛的钟声,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字,为读者描画了一幅乡村求学图。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