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说几本书

作者: 曲新同 点击:1276 发表:2018-05-24 16:07:15 闪星:2

偶然又翻出鲁迅全集来浏览,不想依然那么兴味盎然的感觉;鲁迅先生著作我曾说每个字都读过,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然而近来沉溺于古籍,多年不曾拜读鲁迅,今日算是开了眼,鲁迅的作品真的是常读常新,着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其实我也就是读了先生的“且介亭杂文续编后记”与之相连的“漫谈古代小说”,实则这两篇的题目这里也不准确,等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再也翻不出到底在何处,十六卷本的《鲁迅全集》精装的封面都一样;好在我不是为了说鲁迅的文章,而是要引出自己的一系列活动,我接下来查索了数卷资料,这都是上述鲁迅文章所引起的。

鲁迅所说的古代小说,也就是唐朝传奇、宋朝话本以及元明杂剧,以至真正的明清小说,鲁迅先生除却这篇文章另还有专著《中国小说史略》,而且我还读过与此题目相同的小说史大学讲义,可见鲁迅先生对于古小说真的是爱不释手,三番五次以此为题著书立说,这样的兴趣所致也就有了《故事新编》等的创作了。

我经常觉得自己不会查资料,没有搜集材料作论文的习惯和本事,没想到一个下午都在忙于翻检古书,以验证鲁迅短短的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小说资料,先是唐代传奇就不用说了,我翻看了《全唐五代传奇全集》中所载“酉阳杂俎”里的篇目,甚至也翻检了《香祖笔记》里的有关条目,最终集中在十八卷本的《冯梦龙全集》上面,这可以说是古代小说集大成的一部巨著,其《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也就是所谓“三言”,还有其中的《墨憨斋传奇》以及《新平妖传》和《太平广记钞》也很有名,没想到鲁迅的文章里都有提到,而且从历史沿革、小说发展路径,尽然分说明了。

比如“西山一窟鬼”这个故事,从传奇小说到元杂剧以及最终出现在冯梦龙的三言中,还有“错斩崔宁”也就是“十五贯”的一系列来龙去脉,这些著名故事也就是小说,在过去的阅读当中如雷贯耳,也几度沉浸于其中不想自拔,可从来就没有想一想它们其中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也意识不到它们之间的一脉相承。

实则就算大名鼎鼎的《西厢记》,它从唐传奇“崔莺莺”一直到元杂剧的关系,几个文本之间的关系又何曾理清过;又譬如《金瓶梅词话》明明是小说,为何非要加上“词话”这两个字让人累赘,甚至一见之下莫名其妙,其实也就是古代小说特别是话本一类,开篇必有文人词句作为开章,这个习惯最终形成元杂剧的模本,道理就这么简单,小说本是奇谈杂说,非要显示文人本色,就如古代绘画作品非要表明是“文人画”一样,表示有品位的意思而已。

鲁迅经常表白自己并不反对白话文,有人讥讽他写的作品是半古文式的,他就说古文这个僵尸所加给他的影响是摆脱不了的,还举例说章士钊错把“二桃杀三士”说成“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意思是古文简略而白话说起来就麻烦,鲁迅之意并不在为白话文张本辩驳,而是讽刺章大学者连这个典故的故事都没弄明白,显然是丢人丢到家了;写白话的鲁迅这么明白,提倡古文的章士钊反不明白,显然是奇事一桩了。

实则我读鲁迅的感觉是,鲁迅如果不是偏重古文的阅读,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我还觉得现代白话一切的精华都来自古文;我们的文字就是自古至今从那里来的,没必要也不可能虚无化,就像“炎、黄”是我们的祖先一样,必须有一根血脉一直不间断地传下来的才行,孙悟空可以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要是这么说别人是非挨骂不可的。

我最喜欢而记忆犹新的《春末闲谈》、《论雷峰塔的倒掉》等鲁迅式杂文,如果鲁迅没有读过“吴越春秋”或者《诗经》等典籍这样的底子,没有把古代的典故传说以及篇章字句烂熟于心的话,那么鲁迅先生也是属于李白等级的谪仙,属于天才一类,一提笔就是带着马良那样的仙气儿,或者是下笔如有神助一般了。

这一方面也在鲁迅对古代小说的研究深度上,正面得出了佐证,除了四书五经鲁迅少有提及,大概有点厌烦甚至不屑之意,而二十四史鲁迅也懒得拿来塞牙缝,为何偏偏正史之外的野史也就是小说鲁迅如此着迷?因为从文学性上来看这三者的位置正好要掉过来。


【编者按】杂文虽短,但深入浅出,逻辑思维清楚。曲先生博览群书,治学精神严谨,从中受益匪浅。我个人非常崇敬鲁迅先生,他的语言风格一直令我赞叹。尤其短篇《孔乙己》中细节描写,被人打断腿用双手赶路的情景,刻骨铭心。推荐阅读。编辑:石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