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开创“治气”先河的曹刿

作者: 张立民 点击:5235 发表:2018-05-19 15:01:51 闪星:11

摘要:曹刿在齐鲁长勺之战中开创了士气致胜的先河,后来的战争指导者无不高度重视“治气”问题,努力做到士气高昂,锐不可挡。战争实践证明:士气比钢铁更坚硬,比刀刃更锋利。

 

  《左传》中有一篇专讲战争的短文,叫《曹刿论战》。全文只有219个字,却写出了战前的战略思考,战中的战术运用,战后的经验总结,特别是首次提出士气致胜的问题。许多人都能背诵其中的精彩段子:“夫战,勇气也,一股作气,再而竭,三而衰,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本是一介平民,当听说齐军要来攻打他所在的鲁国时,便主动去庙堂之上质问国君鲁庄公的备战情况。鲁庄公虽然被问得面红耳赤,却心服口服,破例请曹刿去战场上协助指挥作战。在曹刿的具体帮助下,3万鲁军把30万齐军打得大败而逃。这就是公元前684年春发生的齐鲁长勺之战。

  兵圣孙武特别推崇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他在《孙子兵法·军争》中指出:“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后来的战争指导者无不高度重视治气问题,努力做到士气高昂,锐不可挡。长勺之战不仅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也是中华兵法的源头之一。

  然而,如今在齐鲁大地上,已经找不到长勺这个地名。好在《辞海》里还保留着对它的解释:“长勺,古地名。春秋鲁地。因商遗民长勺氏居此得名。故址在今山东莱芜东北。”周武王灭商以后,为防止商朝遗民造反,决定把商朝的贵族、大臣和工匠等,分散到各地去管理。被遣散到山东莱芜东北的商遗民,大概属于工匠之流,以制作取酒的长铜勺而闻名,因之被称为长勺氏。此外还有一说,因当地有座勺子形的山,那些商遗民为隐蔽自己的身份,便以山名为自己的姓氏。

  这久远的历史传说,吊足了我们寻访的胃口。打开手边的《中国高速公路及城乡公路网地图集》,在莱芜东北、博山西南的苗山镇附近,还真找到一个叫“杓山”的地名,其上方还标有“长勺之战遗址”的字样。本以为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想得来竟不费功夫。但,今日之杓山就是往日之长勺吗?曾有研究文章指出,长勺战场不在莱芜而在曲阜。孰真孰假,去了便知。

  2014年8月3日,我们从济南市区驾车出发,由泰莱高速转入滨莱高速,到苗山出口转下。那里是山区,有柏油路伸向大山的怀抱。向前跑了10公里左右,忽见有刻着“杓山前”的村名石碑,赶紧踩住刹车。山脚下散落着一些民居,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其中。走到村口向里张望,不见一个人影。正值流火季节,又是中午时间,人们都躲在家里纳凉。考虑冒然上前敲门,既不礼貌又打扰人家休息,只好转身回到公路上。

  正愁无人问路,有个中年妇女来到城乡公交车的候车亭。赶紧趋前问询:“长勺古战场在哪里?”原以为会碰个大钉子,因为这是个连自己都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没想到她很爽快地回答:“我们这儿有啊!抗日战争时期的,还有烈士陵园那!”我们一听哭笑不得,两者相差两千六百多年。内弟陈军小声调侃:“她肯定是从外地嫁过来的,去问个当地人吧。”说笑之间,从村里走出个老汉。上前一问,果然明白。他告诉我们,此山叫杓山,这个村子叫杓山前村。离这十里地还有个西杓山村,那里才有古战场。顺路往前开,见桥右转,看到村子再打听。

  按照老汉的指引,顺时针绕着杓山转,来到了西杓山村。与杓山前村所不同的是,西杓山村建在山与谷之间的一块平台上,街道宽阔,路面平整,房舍整齐,粉刷一新,绿树成荫,鸡鸣狗吠,一派优美而恬静的田园生活景象。

  打量四周的地形,村子右边的杓山一峰凸起,山顶圆溜溜的,真如一把倒扣的勺子。村子左边是一条宽阔而平坦的山谷,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两边望不到头。联想到那里就是当年的齐鲁边境,再往北是著名的青石关和齐国的都城临淄。齐军要进攻鲁国的都城曲阜,必然要从此村走过。我们急于找到古战场的具体标志,便向一位正在挥汗劳作的中年汉子打听。他微微一笑,用手向前一指:“山脚下有石碑,去那儿一看就明白了。”

  穿过一条林荫小路,来到杓山脚下。在抗日烈士陵园与一座小庙之间,有两个一米多高的砖砌方台,上面各横放着一通黑色的石碑。左侧的刻着“长勺之战纪念碑”7个醒目大字。内弟快乐地大喊:“就是它,可找着了!”我们赶紧上前去读碑文:“古之长勺,即今之杓山。见市档案馆所存春秋地图及一九八三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和省博物馆《关于长勺遗址的鉴定》。鲁庄公十年,齐桓公二年,公元前六八四年春,鲁国在此取得了抗击齐国入侵的伟大胜利,史称长勺之战。”落款是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会和莱城区苗山镇西勺山村委,立碑时间为2007年12月。看此说倒是很肯定,也有鉴定依据,但这毕竟是民间人士所为,并非权威认定。

  又转去看另一通石碑,上面刻有“长勺之战遗址”6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军队在此地决战,史称长勺之战。”这是由莱芜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8月4日公布的,属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我们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了。这两通由民间和官方所立的石碑,足以证明那里就是长勺之战的战场所在。站在右侧的杓山上,可俯视下面的战场情况,当年的曹刿与鲁庄公说不定就是在那里指挥战斗的。

  走进村里,在村委会门前又看到绘有长勺之战场景的大型壁画。上面题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体现了山东人的骄傲:“谈兵称赵括,欲战问曹刿”。这说的是,要谈兵法理论你去找有名的赵括,要说实战你就得找我们的曹刿。赵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贵族、将门之后,以熟读兵书,侈谈战阵而闻名,但在秦赵长平之战中却打了败仗,落下了“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山东素以出将才而闻名,从古至今没有断过,那是一长串有勇有谋、叱咤疆场、改朝换代、彪炳历史的姓名。这不是山东人的骄傲自大,而是历史传承的使然。

  距那幅大型壁画不远处,还有个正在修建之中的戏台。墙壁上画着曹刿与鲁庄公面对面论战的场景,抄写着《曹刿论战》的原文。该村正在以“打造长勺之战遗址,共建美好宜居宜游西杓山”为主题,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村。这本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只是小村藏在深山无人识。如果提一个当代的著名媒体人物,人们就能记住这个小村,他就是凤凰卫视的行政总裁刘长乐,西杓山村正是他的祖籍。

  我们在村中继续察看商周遗址和齐鲁古道,不断为其厚重的历史和特殊的地形而感叹而思索。从曹刿对战场的选择来看,既有广阔的地形利于展开车战阵势,又有居高临下的指挥位置利于观察掌握战场态势。这个曹刿实在是太可爱、太值得研究了。

  遥望杓山那圆圆的山顶,当年的那场战争风云似乎又从上面飘了下来。

  长勺之战的前一年,鲁庄公在齐国君位发生变动时,公开支持公子纠去抢夺君位,并亲自率领五百乘战车护送其回国。结果被公子小白抢了先,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边即位边组织反击,在齐境的乾时(临淄以西)地区把鲁军包围起来。如果不是鲁庄公的御手打着他的旗帜把齐兵引走,鲁庄公就被俘虏了。鲁庄公逃回国后,深知自己惹了祸,齐国一定会来报复。果然没多久,就得到齐军出动的消息。他当然会在齐鲁边境拦截齐军,不会让他们打进鲁国内地。

  当时,鲁国上下极为震惊,君臣无计可行。有人建议杀了公子纠,并逮捕支持公子纠抢夺君位的齐国大臣管夷吾和召忽,以求得齐国原谅。这有点天真,岂不知人家要的是鲁庄公的首级。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鲁庄公只好紧急进行全国动员,号召人人参军参战。曹刿听到这个消息坐不住了,同乡都劝他少管那些当权者的事,君主之间的争斗与老百姓没有一毛钱关系。曹刿认为,那些肉食者——当官的浅陋无知,没有远谋,靠他们是保不住国家安全的,到时候遭殃吃亏的还是老百姓。于是,他去求见鲁庄公。

  这要在平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一个平民想见国君,门儿都没有。然而,国难临头就得破例了。本应是鲁庄公问计于曹刿,没想到曹刿反问鲁庄公“何以战”?就是质问他靠什么来打败齐军呢?鲁庄公听了肯定会不高兴的,你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捣乱的。但他还是如实作了回答,自己的吃穿不敢专享,常常分给身边的人,祭祀鬼神的猪、牛、羊,还有玉器啊,丝织品那,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要对神灵说实话。曹刿听了毫不客气地加以反驳,靠施小恩小惠和企求神灵是不管用的,百姓得不到好处就不会支持你,神灵更没有实际能力来保佑你。鲁庄公眨眨眼睛又说,寡人还是能时刻想到百姓疾苦的,大小诉讼案件都能亲自进行审理,不因自己的好恶随意用刑,一定秉公处理。曹刿对此予以点赞,如果真能做到这样,人民就会忠于你,我们可以与齐国决一死战了。这就是孙武所强调的“令民与上同意”,才能打胜仗。

  曹刿的一番高论,让鲁庄公五体投地,立马批准他与自己同乘一辆战车上战场。齐军的统帅还是上次乾时之战中的鲍叔牙,但战车数量可比上次增多了。到了长勺之地,他虽然看到鲁军有了准备,但并没放在眼里,列好阵势后就击鼓进兵。鲁庄公闻齐军鼓响,立即也要擂鼓进攻。曹刿马上加以阻止,只让用射箭来加强防守,同时传令“有敢喧哗者斩”。齐军前来冲击时,鲁军阵如磐石,箭如雨发,只得退后。过了一会儿,齐军鼓声又响,鲁军仍然寂如不闻,坚守不动。鲍叔牙看明白了,鲁军是胆寒怯阵,不敢接战,再攻一回就垮了。齐军的第三通鼓响了,曹刿告诉鲁庄公打败齐军就在此时,赶快擂鼓吧。鲁军早已憋足了劲儿,闻鼓声而动,把齐军杀得七零八落。鲁庄公要追击,曹刿又加以阻止。他下车仔细察看齐军撤退的车辙,登高远望齐军的旗帜,过了一会儿才让鲁军追击。鲁军得势不饶人,一直追了三十里,缴获无数,全胜而回。这是齐鲁多次相争中的唯一胜仗。

  战后,鲁庄公迫不急待地向曹刿讨教一鼓胜三鼓的原因。曹刿的答复简明扼要,就是靠士气致胜,揭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规律。到了十九世纪初,西方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才在《战争论》中写下这样的文字:“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他认为,士气比钢铁更坚硬,比刀刃更锋利。他是针对西方军队在作战中特别重视实力的传统来讲的,可谓真知灼见,独树一帜。孰不知,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曹刿本来是个身处江湖、藏于深山的隐士,虽有治国将兵之才却不愿意走仕途之路,但天下一旦有事却能挺身而出,有所作为。数千年来,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莫不如此,有血性,有气节,有担当,并沿袭成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冷兵器时代,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不仅包括人数的多少,还取决于交战双方各自的谋略。如果巧妙布局合理用兵,即使参战人数远远少于对手,也会取得以少胜多的胜利。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山东长勺之地的齐鲁之战就是典型一例。公元前486年,鲁国就依靠平民曹刿的计谋,最终以三万人大败拥有三十万大军的齐国,成为以少胜多的精彩案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对此,《左传•曹刿论战》认定它首次提出了“士气致胜的问题”,并留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等成语;《孙子兵法•军争》则说“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而今人张立民《开创“治气”先河的曹刿》一文,则由《曹刿论战》入手引出军事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之战,引出战争之地——山东长勺,继而叙述寻找经历,作者自由的穿梭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忽而寻找古战场,忽而诠释曹刿毛遂自荐经过;忽而解读古典军事文章,忽而又描述眼前长勺境况;忽而分析千年之前的齐鲁之战,忽而又担忧长勺旅游开发。作者以军人的干练、缜密,解读古文,诠释战争,考证战场;以文学家的情怀追忆历史、评说战争、赞美曹刿;又以普通百姓的眼光打量眼前的长勺现状,为其未来的旅游境况担忧。尤其是文章开头“士气致胜”与结尾部分国外军事家“精神是锋利的刀刃”,首尾照应遥相呼应,又拓展了文章的宽度。就这样,曾经名扬古今的长勺之地因了作者的梳理,慢慢走出历史,走进读者的视线;就这样,那即将淹没在众多古迹文物中、承载着鲁国历史和文化的“长勺”之地,因了作者的文字,焕发出新的光彩,具有了新的活力。好文。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