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诗经》之二十八:杨树——杨叶牂牂
一说起杨就想起一首歌,“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上。”因为曲调明朗欢快,所以那棵小白杨总是让你觉得那是颗精神抖擞茁壮成长朝气蓬勃的小白杨。杨树就是这样,永远茁壮永远蓬勃,即使到了秋天,阳光下闪着光斑金黄的叶子仍然是耀眼明亮,你甚至不会想到,树叶金黄了,那是准备回归飘落了。不,杨树金黄的叶子成片成片,像迎风飘扬的旗帜,永不坠落。
杨树是道路、田地、村舍种植最广泛的树种,品种也不少,青杨、毛白杨、小叶杨等等,是没有人不认识的树种,所谓妇孺皆知,杨树生长的快,所以也称钻天杨。几年过去,小小一颗小白杨就长成钻天大树,可谓高耸入云,接天连日,所以你会觉得杨树是一种自由奔放无所顾忌蒸蒸日上的精灵,总是向上向上向上,直达天际。
杨树开花时也是恣意妄为的,花如飞絮,漫天飞舞,雪花往下落,杨花天上飞,是 “任我行”般的逍遥自在,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洒脱,杨花诠释着杨树的心声。
三千年前的杨树可是这般无畏?
《诗经》提到杨树的地方有五处,《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牂牂”《秦风·车辚》:“阪有桑,隰有杨。”《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 ,载沉载浮 ”《小雅·采菽》:“泛泛杨舟,绋纚维之。”
《陈风·东门之杨》好看,是“郑卫之音”的好看。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大意:
东门的杨树,叶子沙沙作响。约好黄昏见面,相会到启明星闪亮。
东门的杨树,叶子呼呼作响。约好黄昏见面,相会到启明星照耀。
有情人相约黄昏后,相会沙沙作响的杨树林,欢会直到启明星闪耀。美好温情,想入非非,粗壮疏朗如杨树竟然扮演起媒人的角色,和我心中的“一颗小白杨”大相径庭,但是同样让人喜悦。
《小雅·南山有台》中的杨也是棵好杨: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节录)
大意:
南山种着桑,北山种着杨。快乐啊君子,家国的光荣,祝他万寿无疆。
祝寿歌,桑、杨成片都是家国兴旺的标志。
《小雅·菁菁者莪》提到杨树做的舟船:
泛泛杨舟 ,载沉载浮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 (节录)
大意:
杨木舟水面飘荡,随着波涛任起伏。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无忧。
杨树做的舟让情人有一个美好的遇见, “烟花三月下扬州”般的美好,虽然此“扬”非彼“杨”,但就是忍不住引用。
说来那时的杨竟是这样的温情和美好,虽然少了壮阔硬朗的气质,总是动人心魂,那就好,有情总比无情好。
【编者按】白杨树是北方的树,“是道路、田地、村舍种植最广泛的树种”,对于白杨树,古今文人持完全不同的意见。古代文人多认为“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现代作家却多溢美之词,茅盾说“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周作人说“树木里边我所喜欢的第一个是白杨。”唐弢则直接表明自己的心声,“在秋天里我独爱萧萧的白杨”,因为“他是个出色的歌者。”那么,《诗经》年代,文人对于白杨是褒是贬?作者林下蕉客梳理过后,用文字做出了解释。原来在那个个性自由、婚姻自助的年代里,白杨是作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背景出现,是为那美好爱情提供理想的约会环境,《诗经》中的诗人对它不褒不贬,而是客观写实,使白杨成为年轻人渡河会见恋人的工具——渡船。与以往《诗经》系列文章不同,本文,作者没有引领读者穿越古今,寻找与白杨相关的名诗名文,而是由一首歌曲引出全文,新鲜有趣,避免雷同。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