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草香诗经》之四十五 狼尾草——不稂不莠

作者: 林下蕉客 点击:4455 发表:2018-02-27 10:57:20 闪星:3

  “莠”是狗尾巴草,“稂”是狼尾巴草,都不是好草。“不稂不莠”就是地里不长“稂”和“莠”庄稼就可以长得好。

  狗尾巴草随处可见,只要有草的地方就少不了狗尾草,人们清除不及就只好任它蓬勃去了,只要不挡住人的道路也就相安无事了。但狼尾草并不常见,我看见狼尾草竟然是在公园里,大丛大丛毛茸茸的,在秋天的凉风中摇曳生姿,竟有几分婀娜,可以为文人墨客增添入画的题材赋诗的雅兴,此狼尾草是特意种植用于观赏的,狼尾草和狗尾草的区别在数千年后竟然有了天壤之别,所谓沧海桑田不过如此吧。

  在《小雅 大田》中,“稂”和“莠”是要一起除掉的。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节录)

  庄稼已经抽穗,颗粒随后就会饱满,没有狼尾草和狗尾草。害虫螟螣全部消灭,还有吃禾根禾杆的蟊贼,不让它们伤害我田里的嫩苗。农神来保佑,把那些害虫投进大火烧掉。

  稂和莠是农人唯恐除之不及的恶草,是庄稼“不共戴天”的仇敌,在久远的那时,稂莠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所以,农人内心期盼着 “田祖有神”,消灭了害虫和恶草。

  稂与莠虽然对于庄稼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但稂还是有用的,所谓有百害也总有一利,稂是很好的牧草,正是:“锄田者去之则禾茂,养马者秣之则牲肥。”稂还因为不易腐烂,先人们甚至用它搭房子。

  《曹风 下泉》中:“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是说稂虽然在土地上可以疯狂扩张,但到了冰冷的泉水里还是难以生长的,当然诗的言外之意还是让朱子等道学家各种“刺”吧,我就不勉为其难的“锦上添花”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人类生活在这世间,按自己的喜好与利弊将天地万物设定为有用无用、有害有益。一旦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万物,美也就大打折扣。换一个角度看,有害庄稼生长的杂草,却可以成为摇曳生姿的景致,这就是所谓辩证。但还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看问题,依然不够客观。实则万物按自己的规律生长,相生相克,哪里有什么有用无用?有益或者有害?万物不语,任人褒贬,它们只是静静地生长或者被毁灭。人类懂得顺应规律改造自然需要智慧,人类懂得顺应自然,不再凌驾于万物之上,更需要智慧。编辑:哭之笑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