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寒依

作者: 梦秋 点击:1342 发表:2018-01-10 13:57:50 闪星:2

  周末回家,母亲念叨着:村里的张大妈死了,一个娘可以养大四个儿子三个闺女,七个儿女却没有愿意为一个老娘送终。这成了什么世道啦!

  张大妈是我们家在小村的老邻居了,一辈子勤俭持家在小村有口皆碑。张大爷是个老实巴交的手艺人,他的竹编手艺在小村没有人能盖过他的。早晚农事收工间隙或者冬季农闲时,张大爷手中的那把篾刀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一到赶集的日子,张大爷就挑着各种竹编去赶集,有篮子、蒸笼、晒匾、鸡笼……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他们家的家底在小村算是比较殷实的。

  七十年代初,当时已有七个月身孕的张大妈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是小村第一个自告奋勇要求做“引产”手术的妇女。不料,这个儿子命大,堕胎药物没能让他致命,却留下了终身智障的残疾。张大妈只好抱着愣儿子回家,肠子都悔青了,从此,这个愣儿子成了张大妈的心头肉、手中宝。

  十年前,张大爷过世了。七个子女为分家产大打出手,理由就是一个,张大妈分配不公,偏袒了最小的愣儿子。

  转眼愣儿子已经四十出头了,张大妈也到了耄耋之年,母子俩一直相依为命,其他子女从不过问他们的生活。村里要把他们送进乡镇的养老院,张大妈说什么也不同意,两行清泪从爬满皱纹的脸颊滑落下来:愣儿子是我造的孽,我不会拖累任何人。

  大寒那天,张大妈患急性心肌梗塞走了,其他子女都不在,只有那最小的愣儿子在跟前干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这微散文,属于叙事。文字不多,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楚明白。寥寥数语,勾勒出含辛茹苦的父母,这父母,是千千万万的父母中的一对。而那些健全的子女,心里却因为利益而“残疾”得让人胆寒。张大妈不是富翁,却会因为家产而被那些健全的子女不闻不问。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孝,更看不到爱。子女如此,人生悲凉,更是社会的悲哀。文章最后那个愣儿子的干嚎,我们看到了不被利益熏染的人心。文字平静,却有穿透的力量。推荐阅读。【编辑:于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