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特稿】共和国大阅兵见证空军:从“国土防空型”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型”转变

开国大典阅兵式,空中梯队不仅受阅飞机数量少得可怜,而且没有一架战机是中国自己研制生产的。当时参加受阅的人民空军第一支飞行中队共有17架作战飞机,其中有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有英国“蚊”式战斗轰炸机等多种飞机、多国飞机、多种型号飞机,高的高、低的低、快的快、慢的慢。
开国大典这么少的飞机根本撑不起场面,怎么办?当时的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回忆:“周恩来对着受阅飞行图说,你们看,我们这些领队的战斗机飞行速度快,是否可以在通过天安门后,立刻转回去接在教练机的后面再飞一遍,再一次通过天安门。”就这样,17架受阅飞机在天安门上空来回飞行,解决了受阅飞机少的问题。
(1949年10月1日,第一支飞行中队参加开国大典空中受阅)
这就是开国大典空中阅兵,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前,我军从侵华日军手里缴获和国民党军队留下来的美、英、日三国造的159架破旧飞机,数量少,机型杂,多达20多种,其中处于良好状态的只有P—51战斗机22架,C—46运输机8架,C—5通信机5架,日制99式高级轰炸机23架,形成不了战斗力。当时缺少汽油,就用酒精代替;没有保险带,就用麻绳代替;缺少机轮、螺旋桨,几架飞机合着用;没用充气设备,就用自行车气筒给飞机轮胎充气;士兵们甚至用马拉着飞机走向跑道。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等领导抬头仰望受阅的空中梯队)
1949年8月15日,为了确保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我军临时组建的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组建,徐兆文任中队长、王平阳任政治委员,下辖2个战斗机分队,1个轰炸机分队,1个地勤分队;装备P—51型战斗机、蚊式轰炸机、B—25型轰炸机、PT—19型教练机等17架各种飞机,这就是新中国我军的第一支飞行队,归华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建制,由军委航空局负责作战指挥。9月5日,飞行中队正式担负北平地区防空作战任务。10月1日,参加了开国大典空中受阅。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在北京成立,它标志着空军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后来,中央军委确定这一天为空军成立日。
开国大典阅兵后,历次大阅兵人民空军都有空中梯队和地面徒步方队参加国庆受阅。而且参加受阅的兵种越来越多,装备越来越好。
1956年,空军2个飞行大队组成空中梯队参加国庆受阅;1951年至1952年,空军航空学校学员、伞兵组成徒步方队,飞行员组成空中梯队参加国庆受阅;1953年,探照兵部队首次参加国庆受阅。此后,空中参加国庆受阅的徒步方队和空中梯队大体变化不大。
1959年,空军受阅装备发生了巨大变化,国产歼—5型战斗机飞跃天安门上空,歼—5型战斗机是当时世界比较先进的高亚音速歼击机,装有1门37毫米和2门23毫米航炮,最大时速1145公里,最大航程1850公里,实用升限16600米,战斗起飞重量5909公斤。4架歼—5飞机参加了国庆阅兵典礼。
(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国产歼—5战斗机首次亮相)
从1956年至1959年,我国共生产歼—5飞机767架,大量装备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由此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喷气时代,成为当时世界少数几个掌握喷气飞机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人民解放军航空兵驾驶歼—5飞机多次击落入侵大陆的敌机,仅1958年空军就用歼—5击落敌机9架。国庆10周年大阅兵,空军雷达探照灯也与世人见面。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国产的轰—6飞机、歼教—5飞机、强—5飞机、歼—7飞机等一大批国产机参加国庆受阅,是新中国成立后,国产机参加受阅最多的一次,受阅飞机117架。
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空军参加的兵种和飞机型号、数量都创历史之最。空军徒步方队和车辆方队共5个:由空军指挥学院组成空军院校徒步方队;由某飞行学院组成的飞行员徒步方队;由某空降军组成的空降兵徒步方队;由空军导弹某师组成中高空地空导弹方队;由空军地空导弹某师组成新型中高空地空导弹方队。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国产轰—6战斗机出现在天安门上空)
空军空中梯队共7个,其中6个国产飞机梯队,1个进口飞机梯队:第一梯队由8架国产歼击机护卫1架轰炸机组成;第二梯队由国产轰炸机组成;第三梯队由2架加油机和4架战斗机组成加油机和受油机梯队;第四梯队由国产强击机组成;第五梯队由国产歼击机组成;六梯队由国产新型歼击机组成;第七梯队由苏—27战斗机组成;参加受阅的陆、海、空三军航空兵共10空中梯队,各型飞机132架。
1949开国大典,17架缴获的美式和英式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参加空中受阅,为了弥补飞机的不足,只好重复飞过天安门广场。国庆50周年,参加受阅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歼轰机、空中加油机达上百架架,无论飞机的数量和品种都发生了让世人瞩目的变化。
(国庆50周年大阅兵我国第一种国产轰—6加油机)
在此之后的共和国大阅兵,空中梯队的飞机数量、质量、先进程度都一次比一次刷新纪录,直到让世界对中国空军刮目相看。
经过76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空军已拥有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五大兵种,飞机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已经具备了空中突击、空中支援、空中运输、航空侦察和国土防空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具备了远程作战和支援陆、海军作战的能力。中国空军正以雄厚的实力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世界空军家族。
——航空兵是空军战斗力的主体。1950年6月19日,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此后,人民空军先后成立了强击机师、轰炸机师、歼击机师、运输机师、侦察团、空中加油部队等大量的航空兵部队,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击伤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战机425架,其中击落330架、击伤95架;在国土防空中,共击落入侵的国民党和美军飞机112架,狠狠地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国民党空军,出色地履行了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使命。
(人民空军主要兵种——航空兵强大阵容)
——地空导弹兵是空军地面防空作战的主要力量。1958年10月6日,为了打击美国和台湾国民党空军高空侦察机对大陆的窜扰活动,我军成立了空军地空导弹兵。初建时期,只有3个地空导弹营,如今已发展成若干个地空导弹师、地空导弹旅,成长为空军的一个独立兵种。地空导弹部队可以完成要地、边境、海岛等不同类型的防空作战任务,并形成了以地空导弹为主体的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的防空火力网,完全有能力摧毁进入火力范围内的任何目标。在国土防空中,地空导弹部队先后击落国民党空军高空侦察机10架。
(国庆阅兵中的地空导弹方队)
——雷达兵是空军获取空中情报的重要兵种。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对空警戒雷达队在上海成立。如今空军雷达兵已发展成若干雷达营、雷达团、雷达旅,已拥有低空警戒雷达、远程雷达、中高雷达、大型三座标雷达、相控阵雷达等现代化的装备,雷达部队的机动能力、生存能力、抗干扰能力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雷达的警戒探测范围覆盖了我国全部领空。
(人民空军雷达兵)
——空降兵是空军的机动作战部队。1950年7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一旅在开封成立。之后,人民空军先后成立了空降师、空降军。目前,空降兵已发展成由步兵、炮兵、通信兵、防化兵等36个专业组成的强大的现代化兵种。国产的伞兵头盔、伞兵刀、伞鞋、冲气护踝和较先进的新型主伞、备份伞、翼型伞相继问世,空降兵的运载工具运输机也大大改善。被誉为“神兵天降”的空降兵已经成为随时能飞、到处能降的快速机动部队。
(人民空军空降兵远程机动作战部队)
——高射炮兵是空军低空防御的重要力量。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先后组建了8个野战高射炮团。1950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部在北京成立,一大批高炮团、高炮师、防空军相继成立,防空军兵力最多时达到近15万人。1957年5月防空军与空军合并。从此,人民空军建立起空防合一的体制。目前,空军高射炮兵部队已经形成了与地空导弹相配合的完整的防空火力布置,具备了强大的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能力,能够在夜间、复杂电磁环境下有力地抗击敌战机、巡航导弹、近程导弹和直升机的进攻,在祖国低空形成一道钢铁防线。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空军的装备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954年7月11日,第一架国产飞机雅克—18出厂,毛泽东主席专门致电祝贺。此后,我国的歼—6、歼—7、歼—8,三代主力战机先后问世,并装备部队。歼—10与中国研制生产的预警机协同作战,在印巴空战中打出了中国战机的威名,歼—11、歼—15、歼—16,特别是歼—20隐形战斗机、歼—35的问世,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先进战机的大国。
此外,国产的强击机强—5,轰炸机轰—5、轰—6,也先后装备成功。目前,人民空军已拥有重型、远程制空的某新型先进战机,轰炸机轰—6系列,强击机强—5系列,全天候侦察机,无人机、巨型国产运输机等,特别是国产空中加油机的问世,使航空兵作战半径大大提高,中国空军也具备了远程作战能力。空中预警机的问世,使人民空军具备了超视距作战能力。
(国产第五代战机歼—35战斗机 跨入世界先进战机行列)
现代机载武器系统也得到飞跃发展。红旗系列的先进防空反导装备相继列装,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及先进的火控系统,使空军如虎添翼,不仅具备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全方位的空中和空地攻击能力,而且可以全天候、全空域、大纵深、超视距作战。
目前,人民空军已形成了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和多种保障飞机相配套,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合理搭配的航空武器装备体系。
(人民空军祖国的蓝天卫士)
经过76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民空军已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一支由多兵种、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技术兵种,在各领域取得全面发展,战略打击、战略预警、空天防御和战略投送等能力得到显著进步,标志着中国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型的战略空军转变,在共和国蓝天打造了一道钢铁防线。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人民空军空中受阅梯队将给世界带来新的震撼,将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自豪。(完)
【编者按】从1949 年开国大典上空17架“万国牌”战机往返掠过,到如今歼—20、歼—35等先进机型列装成阵;从用酒精代汽油、麻绳充保险带的艰难初创,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转型。文章以时间为轴,铺展了人民空军76年的壮阔成长史。它不仅是装备迭代的记录——从缴获的P—51到国产歼—5首秀,再到轰—6加油机、预警机构建完整作战体系;更是兵种崛起的见证,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等五大兵种从无到有,从单一防空到全域作战,每一个数据、每一幅场景都藏着岁月的重量。从“万国牌”战机到歼—20隐形锋芒,每一次振翅都是对初心的呼应,字里行间满是对蓝天卫士的礼赞。作者让人们看见,人民空军的每一次振翅,都是对开国之初艰难岁月的回应;每一款新装备的亮相,都是对“保卫祖国领空”誓言的践行。当历史的镜头从南苑临时飞行队拉向如今的战略空军阵列,人们读到的不仅是一部军种发展史,更是一个民族在蓝天之上书写的自强史诗。而即将到来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更让人们期待这支英雄的空中力量,继续以崭新姿态诠释“蓝天卫士”的使命担当,为祖国长空筑起更坚固的钢铁屏障。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