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九·三纪念日

作者: 夜来香 点击:237 发表:2025-08-19 10:56:52 闪星:1

  九月三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第一、历史背景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投降书,正式结束二战。次日(9月3日)成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性日期。该纪念日既纪念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关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球性胜利。

  第二、立法确认过程

  2014年法定确立:中国通过立法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强化历史记忆的国家意志。

  国际关联性:同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体现中国战场对二战东方主战场的贡献。

  第三、核心纪念意义

  铭记历史:该纪念日旨在缅怀3500多万伤亡同胞及抗战英烈;警示后人勿忘日军侵华期间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流离失所的历史苦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与国际和平秩序。彰显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关键作用;警示后人珍惜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精神传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如“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抗战精神;激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国际责任:中国通过纪念活动宣示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年特殊意义:将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包括阅兵式等国家级活动,展示新时代国防成就;激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而言之:该纪念日既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国家意志与和平愿景的象征!

  第四、9·3纪念日与8·15投降日的区别。

  9月3日是中国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期,二者区别体现在事件性质和法律效力层面。

  核心区别解析:历史事件本质差异。

  8月15日:1945年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终战诏书》单方面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此时尚未完成法定投降程序。

  9月3日:以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为法律依据,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法律效力层级对比:

  日本8月15日的投降声明仅具备政治象征意义,当时部分日军仍在继续抵抗,如华北日军到8月18日才停止战斗。

  9月2日签署的《日本投降书》是经中、美、英、苏等同盟国代表共同见证,具有国际法律效力,为此中国政府将次日(9月3日)定为法定纪念日。

  第五、阅兵式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弘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精神,于2025年9月3日在天安门举行。

  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在总体设计上,科学安排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阅力量,精心编组各受阅方队、梯队。

  这次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我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战略威慑实力的集中展示,是中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主要特点是成体系、要素全、实战化。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80年前,在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中国人民同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力量一道,铸就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伟大胜利的壮丽丰碑。


  2025年8月18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文章全面阐述了9月3日纪念日的历史背景、立法过程、纪念意义等内容,清晰分辨了与 8・15投降日的区别,还介绍了2025年阅兵式相关情况。让读者深刻认识到该纪念日的重要性,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珍视和平。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