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读《资治通鉴》笔记之二百十九

作者: 温国兴 点击:153 发表:2025-08-14 10:12:20 闪星:1

摘要:汉武帝时期对大臣督责严苛,丞相职位风险极高,反映出君主高度集权下,大臣缺乏安全感,君臣关系紧张,也体现了专制体制下权力分配的不平衡。在军事行动上呈现复杂性,贰师将军西征大宛的失败,以及赵破奴军队的覆没,说明军事行动受路途、后勤、兵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盲目冒进或准备不足易导致失败,也反映了汉武帝对外扩张政策中存在的决策失误。汉朝与匈奴在边境的反复争夺,以及修筑防御工事仍难以完全抵御匈奴入侵,体现了古代边疆治理面临的军事、地理等多重挑战,边疆稳定需要综合考量军事部署与策略调整。

  汉武帝这位有作为的皇帝,其建立的功业是主要的,而在他执政期间亦有失误之处。《资治通鉴》卷二十一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的君臣关系以及他在军事方面的得失,客观反映了汉武帝的特点。原文如下: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太初二年

  春,正月,戊申,牧丘恬侯石庆薨。

  闰月,丁丑,以太仆公孙贺为丞相,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被谴。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屯首涕泣不肯起。上乃起去,贺不得已拜,出曰:“我从是殆矣!”

  三月,上行幸河东,祠后土。

  夏,五月,籍吏民马补车骑马。

  秋,蝗。

  贰师将军之西也,既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李哆、赵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至敦煌,十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上犹以受降城去匈奴远,遣浚稽将军赵破奴将二万馀骑出朔方西北二千馀里,期至浚稽山而还。浞野侯既至期,左大都尉欲发而觉,单于诛之,发左方兵击浞野侯。浞野侯行捕首虏,得数千人,还,未至受降城四百里,匈奴兵八万骑围之。浞野侯夜自出求水,匈奴间捕生得浞野侯,因急击其军,军吏畏亡将而诛,莫相劝归者,军遂没于匈奴。儿单于大喜,因遣奇兵攻受降城,不能下,乃寇入边而去。

  冬,十二月,兒宽卒。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太初三年

  春,正月,胶东太守延广为御史大夫。

  上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皆无验,令祠官礼东泰山。夏,四月,还,修封泰山,禅石闾。

  匈奴儿单于死,子年少,匈奴立其季父右贤王呴犁湖为单于。

  上遣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馀里,筑城、障、列亭,西北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秋,匈奴大入定襄、云中,杀略数千人,败数二千石而去,行破坏光禄所筑城、列亭、障;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军正任文击救,尽复失所得而去。

  是岁,睢阳侯张昌坐为太常乏祠,国除。

  这段话的白话文意思是,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太初二年

  春季,正月戊申日,牧丘恬侯石庆去世。

  闰月丁丑日,汉武帝任命太仆公孙贺为丞相,封葛绎侯。当时朝廷事务繁多,对大臣督责严厉,自公孙弘之后,丞相大多因罪被处死。石庆虽然因谨慎得以善终,却也多次被谴责。公孙贺接受任命时,不肯接受印绶,伏在地上哭泣不肯起身。汉武帝于是起身离去,公孙贺不得已接受任命,出宫后说:“我从此危险了!”

  三月,汉武帝巡游河东郡,祭祀后土神。

  夏季,五月,登记官吏和百姓的马匹,补充军马。

  秋季,发生蝗灾。

  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过了盐水后,沿途小国都据城防守,不肯供给粮食,攻打又不能攻克。攻下城的才能得到粮食,攻不下的,过几天就离开。等到了郁成,士兵剩下的不过几千人,都饥饿疲惫。攻打郁成,反被郁成军队打败,伤亡惨重。贰师将军与李哆、赵始成等人商议:“到郁成尚且不能攻克,何况到他们的王都呢!”于是领兵返回。到敦煌时,士兵剩下的不到十分之一二,派使者上书说:“路途遥远,粮食缺乏,且士兵不担心作战,只担心饥饿,人少,不足以攻下大宛。希望暂且收兵,增派军队后再前往。”汉武帝大怒,派使者把守玉门关,下令:“军队有敢入关的,就斩杀!”贰师将军害怕,于是留在敦煌。

  汉武帝还因受降城离匈奴太远,派浚稽将军赵破奴率领二万多骑兵从朔方郡西北出发二千多里,约定到浚稽山后返回。浞野侯赵破奴到达约定地点后,匈奴左大都尉想举事反叛却被发觉,单于杀了他,派左方军队攻击浞野侯。浞野侯行军中捕杀了几千匈奴人,返回时,在离受降城四百里的地方,被八万匈奴骑兵包围。浞野侯夜间亲自出去找水,被匈奴侦察兵活捉,匈奴趁机猛攻汉军,军吏害怕因主将被俘而被处死,没人敢劝士兵突围返回,于是军队全部覆没于匈奴。儿单于大喜,派奇兵攻打受降城,没能攻下,于是侵犯边境后离去。

  冬季,十二月,兒宽去世。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太初三年

  春季,正月,胶东太守延广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汉武帝向东巡游海上,考察神仙之类的事情都没有应验,命令祠官祭祀东泰山。夏季,四月,返回,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石闾山举行禅礼。

  匈奴儿单于去世,儿子年幼,匈奴人立他的叔父右贤王呴犁湖为单于。

  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从五原塞出发,向西北延伸几百里,最远到一千多里,修筑城、障、列亭,西北直到庐朐,并派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兵在附近;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修筑城堡。秋季,匈奴大举入侵定襄、云中,杀掠几千人,打败几名二千石官后离去,沿途破坏了光禄勋徐自为所筑的城、列亭、障;又派右贤王入侵酒泉、张掖,掠走几千人。正遇上军正任文率军救援,匈奴全部归还所掠物资后离去。

  这一年,睢阳侯张昌因担任太常时祭祀物资缺乏,封国被废除。

  阅读这段文字,可以体悟到其中的一些道理。汉武帝时期对大臣督责严苛,丞相职位风险极高,反映出君主高度集权下,大臣缺乏安全感,君臣关系紧张,也体现了专制体制下权力分配的不平衡。在军事行动上呈现复杂性,贰师将军西征大宛的失败,以及赵破奴军队的覆没,说明军事行动受路途、后勤、兵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盲目冒进或准备不足易导致失败,也反映了汉武帝对外扩张政策中存在的决策失误。汉朝与匈奴在边境的反复争夺,以及修筑防御工事仍难以完全抵御匈奴入侵,体现了古代边疆治理面临的军事、地理等多重挑战,边疆稳定需要综合考量军事部署与策略调整。

  这里继续呈现了迷信与现实的冲突。汉武帝巡游海上寻求神仙却无应验,仍坚持祭祀,反映出帝王对权力永恒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神仙方术的迷信氛围,而最终仍需面对现实中的政治、军事事务。


  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四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资治通鉴》中汉武帝时期所记载的“君臣关系和军事得失”的这段历史记录条理清晰,将汉武帝时期多方面事件与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史实的铺陈,生动呈现出当时政治生态与社会状况,为理解汉武帝时代提供扎实依据,尽显历史叙事的魅力。在君臣关系的微妙、军事征伐的起伏、边疆治理的艰难以及帝王迷信的荒诞中所蕴含的深刻历史哲理,不仅是对往昔的回顾,更为后世审视权力、决策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镜鉴,引人深思。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