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蘅芜君的笔底春秋

作者: 卢春文 点击:178 发表:2025-08-13 10:24:44 闪星:1

摘要:文章借绘画这一独特视角,展现了薛宝钗的才情、性格与生活态度。开篇描绘宝钗在荣国府窗下的画案,通过她指导惜春画大观园图,凸显其绘画见解独到。接着叙述她为小幺儿画药方子、绘制山水及蘅芜院香草等情节,展现其细腻温柔、热爱生活与技艺精湛。她不炫耀画技,将画艺融入对事物的打量,恰似她在荣国府的处世方式,不张扬却妥帖。文章借宝钗绘画,传达出对其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在复杂生活中坚守自我、注重细节等品质的推崇。

  荣国府中,宣纸总是堆叠得齐齐整整,而宝钗的画案,却独独偏安于窗下。那砚台里的墨,磨得恰到好处,不稠不稀,恰似她言谈的调子,如潺潺溪流,温吞之间,暗藏着精准的分寸。那日元春下命绘制大观园图,惜春微微蹙着眉,小心翼翼地铺展纸张,宝钗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专注地翻看着颜料。她的指尖轻轻滑过那方花青,缓缓开口道:“这石绿啊,得稍稍掺点藤黄进去,如此才像沁芳闸边的水,看着透着丝丝凉意,可仔细瞧,底子里又带着点暖呢。”

  她,从不急着抢笔挥毫,只在惜春作画遇阻、眉头紧蹙时,适时递上一言半语。“那廊庑的栏杆,该用淡墨轻轻勾个影。”说着,她轻轻拈起一支小狼毫,在废纸的边角处,徐徐画了道弧线,“若是画得太实,反倒显得局促了。”她的笔锋运转均匀流畅,恰似她刺绣时的针脚,不多一分,不少一寸,恰到好处。紫鹃好奇地凑过来看,只见那墨线的边缘,隐隐泛着点灰,竟真有几分廊下阴影的朦胧之意,不禁赞叹道:“宝姑娘这寥寥几笔,可比画谱上的还逼真呢。”

  宝钗微微一笑,将笔轻轻搁回笔洗之中,水面顿时荡开一圈圈淡淡的墨痕,宛如她那波澜不惊的心境。“不过是平日里瞧得多了罢了。”她的画案之上,总是稳稳地压着一本《营造法式》,书页间还夹着些精心剪下来的窗棂纹样,上面用朱笔清晰地标着“如意纹”“回字格”,其清晰程度,比账房先生的单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袭人曾说起,去年老太太寿宴上,那几盏“岁寒三友”的灯样,便是宝钗夜里就着如水月光绘制而成。那灯样上,松针的尖端,透着一股坚韧;梅枝的弯折处,尽显几分苍劲,全然没有寻常姑娘家笔下的那种绵软。

  有一回,我偶然撞见她在蘅芜院里细心地画着药方子。那可不是太医们写的那种潦草字迹,而是将金银花、连翘等药材,一一细致地画了下来。叶片上的筋络,用淡墨精心勾勒,花瓣则染上浅浅的粉色,连细微的绒毛都清晰可见。“这是给园里的小幺儿看的。”她一边说着,一边将画纸轻轻晾在石桌上,微风拂过,纸角微微卷起,“他们大多不识字,瞧见这图,便知道哪味药不能多采。”此时,笔尖的墨尚未干透,一滴墨汁悄然落在石桌上,缓缓晕出一个小小的黑圈,恰似一颗熟透的黑豆,给这画面添了几分意趣。

  她画山水,偏爱淡雅之韵,不喜浓墨重彩。那年,在藕香榭赏雪之际,她临窗而坐,专注地绘制了一张《寒江独钓图》。绢素之上,水纹是用枯笔轻轻扫出来的,留白之处,宛如结了一层薄冰,散发着丝丝寒意。钓翁的蓑衣,只用淡淡两笔勾勒,却比满眼风雪更能彰显清寒之意。黛玉瞧了,不禁说道:“太素净了些。”宝钗却轻轻指着那钓线,微笑着说:“你瞧这线,细得如同蛛丝一般,偏偏在这大片留白之处,更显精神,这才是藏锋之妙啊。”

  画案的抽屉里,静静锁着几张尚未完成的工笔。其中有一张,画的是蘅芜院的香草,蘼芜、杜若、紫芸,皆分得明明白白。叶片上的露珠,是用白粉细细点就,恰似刚刚被晨雾打湿,透着一股清新的气息。最让人惊叹的是那丛薄荷,墨色里巧妙地掺了点石绿,远远看去,便觉清凉之意扑面而来,仿佛能嗅到那股独特的辛香。想来她在画时,定是凑近草边,细细端详了许久,连叶脉的走向都深深记在了心里。

  她从不刻意炫耀自己的画技,就如同她悄然藏起自己的诗才一般。那日,宝玉缠着要她画张美人图,她只是浅笑盈盈地说道:“我的笔可笨得很,哪里能画出林妹妹那样的风骨,倒不如绣个帕子来得实在。”说罢,便轻轻将颜料一一收进匣子,随着“咔嗒”一声锁扣合上的声音,仿佛把那些笔底的春秋,都悄然藏进了蘅芜院那悠悠的草木香里。

  后来,见她给香菱修改诗作,在纸上认真圈点着“大漠孤烟直”,随后顺手在旁边画了道竖线,解释道:“这‘直’字,就该这般硬邦邦的,恰似烟筒里直直冲出来的。”那道线,果然比寻常笔迹更加挺括,墨色也浓重几分,真真切切有孤烟穿云的磅礴气势。原来,她的画艺,早已悄然融入在文字之中,隐藏在对万事万物细致入微的打量里——不事张扬,却处处彰显着深厚的功夫,恰似她这个人,在荣国府的热闹繁华之中,始终保持着自己那份匀净与妥帖。

  而这种匀净与妥帖,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在复杂环境中坚守自我的智慧。在当今这个纷繁喧嚣的现代社会,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各种诱惑与挑战,或许我们也可以从宝钗的绘画风格与人生哲学中汲取力量,学会在喧嚣中保持冷静,在细节中把握分寸,以一种不张扬却坚定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春秋。就像宝钗在荣国府中,用她的笔、她的心,勾勒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画卷,我们也应在生活的画布上,绘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如此,蘅芜君的笔底春秋,便不仅仅是一段关于绘画的故事,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传承,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用心去描绘每一个细节,用爱去书写每一段历程,在平凡中彰显不凡,在岁月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蘅芜君薛宝钗的画艺藏于细节,笔底春秋映其风骨。荣国府中,薛宝钗的画案藏于窗下,墨色浓淡合宜如她的言谈。她为大观园图提点配色,于惜春作画时巧授技法,笔下山水淡雅、草木精细,画艺融入生活却不事张扬,尽显其匀净妥帖的品性与智慧。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