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独饮之趣

作者: 闲步生云 点击:179 发表:2025-08-07 12:46:10 闪星:1

酒之于诗人如剑之于侠客,须臾不可离。《侠客行》之“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酒酣耳热后,意气素霓生。”乃是中国人喝酒的最高境界,剑与酒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做不了侠客,就做个好官。“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吾以为千载而下宴饮无数,意境无过于此,太平之乐,无酒不足以成事。

人生际遇无常,能如太白与欧阳公者寥寥。即便一人独处,酒还是要喝的,独酌之趣,唯饮者自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狂放洒脱,快意人生,独酌与孤独无关,月下独酌既是唐人自信阔达的表现,也是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步履深林晚,开樽独酌迟。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犁。”杜甫的独酌则略显凄苦,一“晚”一“迟”,一“落”一“枯”让人心沉气闷,借酒浇愁,愁上加愁。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有此句,居天下亦不难”的白居易,一生仕途总体顺风顺水,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文治武功”皆属大成的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偏安一隅的朝廷,营营苟苟的众生让他气闷。一杯在手,四顾茫然,举世皆浊而我独清,这份孤独,谁又能明其中三昧?故而“小亭独酌兴悠哉,忽有清愁到酒杯。”这杯里斟的,终究是三分愁,五分苦,七分无奈。

孔文举“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事矣。”得欧阳文忠公之酒趣,然苏轼见陶渊明“偶有佳酒,无夕不倾,顾影独尽,悠然复醉”时,便觉“孔文举多事矣。”

于苏轼,酒中之趣,在独酌。孔文举宴客,推杯换盏,脸红耳热,终是下成,不如陶渊明那份坦然,那份自得,那份纯粹。

功名富贵,天下众生,古往今来,兴衰成败,都比不过心中无事,顾影独酌,悠然复醉那份恬淡。

酒就是酒,它没有那么多意义,这便是陶渊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审核通过,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