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抗美援朝胜利日
抗美援朝战争是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支援朝鲜,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正义战争,最终以中国取得胜利,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结束。
第一、战争背景与起因。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武装干涉并操纵联合国组成“联合国军”介入战事。随着美军越过三八线逼近鸭绿江,并多次轰炸中国边境,新中国面临直接安全威胁。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第二、主要进程与关键战役。
1、参战时间与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入朝,10月25日打响首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历时2年9个月。
2、重要战役: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击退至清川江以南。
上甘岭战役(1952年):以坑道战术粉碎美军攻势,成为战争转折点。
3、停战谈判:1951年7月起双方边打边谈,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第三、战争结果与影响。
军事成果:中朝军队共歼敌约100万人,迫使美军退回三八线附近,维护了朝鲜半岛战略平衡。
国际意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东北亚的和平,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牺牲与纪念:志愿军阵亡约19.7万人,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10月25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直接原因:半岛分裂与军事对峙。
民族分裂的现实基础: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托管半岛南北,导致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双方均宣称对整个半岛拥有主权,1949年至1950年6月间,三八线附近爆发武装冲突逾2000次,紧张局势持续升级。
军事行动的触发:苏联解密档案显示,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在苏联默许下率先越过三八线发动大规模进攻,意图武力统一半岛。
深层动因:冷战格局与大国博弈。
美苏对抗的延伸: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在亚洲争夺势力范围的前沿。美国通过联合国组建“联合国军”干涉,苏联则通过武器援助支持朝鲜,形成代理人战争模式。
斯大林的战略算计: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苏联失去对中国旅顺港的控制。斯大林转向支持朝鲜战争,试图通过控制朝鲜半岛港口弥补战略损失。
苏联预判:若朝鲜获胜可获取仁川港;若战败则将美军引向中国边境,借《中苏条约》重新驻军旅顺港。
历史根源:殖民遗产与地缘困境。
日本殖民遗留问题。1910-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导致朝鲜独立运动内部分裂,为战后意识形态对立埋下伏笔。
地缘政治的脆弱性:半岛长期处于大国夹缝中,19世纪后期清朝衰落后,日、俄、美相继介入,1945年美苏托管延续了这一历史惯性。
第四、有关资料。
抗美援朝别名: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运动。
发生时间:1950年10月25日 至 1953年7月27日。
发生地点:朝鲜半岛。
参战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指挥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邓华、杨得志、杨勇。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
兵力:中国人民志愿军134万余人(最大兵力), 朝鲜人民军45万余人(最大兵力)。“联合国军”111万余人(含美军54万、南朝鲜军51万、16个仆从国4.8万)
伤亡损失:中国人民志愿军共减员36.6万余人(其中阵亡11.57万、战伤22.1万、失踪和被俘2.9万)
“联合国军”共减员(包括毙、伤、俘)109.3万余人(内含美国军397543、仆从国军30003人、南朝鲜军667293人)。
作战地区:北起鸭绿江,南至“三七线”以后转到“三八线”附近。
战争结果:1953年7月27日,美国与中国、朝鲜签署停战协定,正式停战。
第五、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烈士陵园。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1993年7月27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951年4月14日,为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经政务院内务部批准,原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沈阳修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同年8月正式落成。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金山路50号,占地20万平方米。陵园由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烈士纪念广场、烈士纪念馆等设施组成。烈士纪念碑正面是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
第六、抗美援朝精神永放光芒。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的安全,捍卫了远东和世界和平,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951年10月25日,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21年9月,“抗美援朝精神”被列入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抗美援朝"打得一拳去,免得十拳来",毛泽东主席雄才大略、力排众议,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已少敌多,以弱胜强。十九万将士牺牲,倾全国之力,打出了新中国的威风,站稳了世界上的位置。在中国乃至世界谱写了一笔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
历史丰碑,永志不忘!
【编者按】审核通过,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