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省委迁住延寿特殊意义及陈列馆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中共松江省委在历史上的时间较短,为1945年11月至1949年4月,仅存3年零6个月。1946年4月始称中共松江省委。迁驻延寿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仅8个月时间,省委省政府把延寿建立成对敌斗争战略基地,集中力量落实党中央建立巩固北满根据地的指示,支援主力部队与国民党部队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加快了摘取胜利果实的步伐。194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向中央建议,撤销北满分局,松江省委由北方局领导,创建北满根据地由松江省委直接完成。此时国民党部队已逼近松花江南岸,战争形势异常严峻。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保证北满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如何在 1946年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克服危机转变局面,如何动员全党全军一切力量,深入普遍地发动群众,剿灭土匪,使新生政权得以巩固,进而解决土地问题,让广大穷苦人民得以翻身。同时还要在斗争中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动员翻身农民参军参战,都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到哪去把中央指示变成行动,完成1946年里“取得初步政治军事上效果”,1946年初,中共松江省委在东北局同意下,充分听取了陈云同志关于省委移驻延寿的意见后做出决定:把领导创建根据地的重心转移到延寿。
1946年6月26日,中共松江省委在延寿召开了迁驻延寿后的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了省委领导分工和地委领导名单,会议决定:
1、省地均不设常委会,决定邹问轩不再担任省委秘书长职务;
2、设延寿中心县委,辖方正通河,划规省直辖,邹问轩任中心县委书记,延寿县成立独立团,中心县委书记邹问轩任政委,周正任团长;
3、延寿县委移驻六团袁家屯(时称三河);
4、向各县发出了《关于土地改革运动与创建根据地的指示》,这个指示对反奸清算,分地运动提出了明确任务。
省委省政府部分机关迁驻延寿后,办公地点设在伪满县政府办公楼(现延寿县档案馆址),此楼当时为二层楼,省委书记张秀山省政府主席冯仲云都在此楼办公。他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集中一批干部分为4个工作队,除了配合原来的延东、延西两个地点的工作外,又开辟了南部玉河区、北部新立区两个新工作点。由于省委领导直接领导并组织干部参加这个时期的群运工作,对当时的全县剿匪、土改都起到积极示范推动作用。1946年8月,省委书记张秀山主持召开各区领导、工作队长会议,听取了各区群运工作情况汇报,讨论了平安区分土地试点情况,改正了按劳分地为按人分地,并对分地中的问题进行了指示,使延寿的土改工作得到了顺利发展。
1947年2月,东北局为了加强松江省委领导力量,决定设省委常委会。同时,随着我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胜利,省委驻延寿机关迁回哈尔滨。松江省委省政府为了东北局迅速完成粉碎蒋介石进攻的一切准备而迁驻延寿,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创建战场,使广大东北人民为保卫自已的利益与我军一道进行反击的自卫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哈尔滨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城市。松江省史迹陈列馆位于延寿县西公安街6号,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松江省委省政府迁延寿期间的旧址,面积1044平方米。陈列馆分为序厅、东北政事、龙江记忆、红色松江、巩固政权、逢勃发展、延寿十年、时代丰碑、领袖关怀和书籍共九个展厅。
新一届中共延寿县委县政府“以不忘初心、牢记史命”为主题,以“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目标,以时间为脉络,以文献为线索,对展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已经在2020年初向社会开放。每年接待参观者达5000人次,成为党史和革命史学习的生动课堂!
【编者按】审核通过。编辑:穿越中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