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抗战】运河支队传奇

作者: 卷风 点击:376 发表:2025-07-27 08:51:33 闪星:1

摘要:运河支队是一支活跃在京杭大运河两岸,地跨苏鲁两省峄滕铜邳四县交界地区的地方武装队伍,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亲自命名为运河支队。运河支队鼎盛时期达到三千余人,共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运河支队还开辟了一条由华中新四军总部通往陕北延安的秘密交通线 ,安全护送陈毅、刘少奇等我党高级干部千余人次安全赴延安。解放后,毛主席在接见原运河支队副政委童邱龙时说:“运河支队我知道,这是一支很能打仗的队伍!”罗荣桓说:“这是一支敢在鬼子头上跳舞的队伍!”陈毅元帅说:“运河支队可以写成一部大书!” 本章回介绍的是运河支队开辟了一条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并安全护送陈毅平安通过这条交通线的故事。

第二十二回

奚原密秘调研交通线  

陈毅安全无险赴延安


1942年开始,随着全国抗战形势的变化,新四军干部前往延安参加会议和学习比较频繁。从新四军的华中去延安,原先有两条秘密交通线:一条是从第四师活动地区越过津浦铁路,再往北越过陇海铁路,经冀鲁豫区去陕北。另一条是从盐(城)阜(宁)区走海路到山东临沂滨海区,再经鲁南抱犊崮山区渡过微山湖进入冀鲁豫区。这两条线路都曲折迂回,辗转数千里,且敌人重重封锁,困难较多,安全系数较低,尤其是海上交通线更加危险。1943年3月,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彭雄等赴延安就是乘船在海上与日军遭遇,交战后彭雄参谋长遇难。因此,开辟新的秘密交通线迫在眉睫,时任铜山县委书记的王子模就参与了“睢铜峄”交通线的调研。

1942年夏,新四军四师政治部调查研究室干部奚原,受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的派遣,前往徐州展开战争状态下的社会调研。8月30日,奚原在睢宁县古邳镇召集相关人员座谈两天之后,又由铜山县委书记王子模牵头再次召开座谈会,收集徐州东南(津浦路以东、陇海路以南)的日伪军情况。10月王子模为奚原安排了运河支队秘密交通员高守泉带路,继续北上华北黄邱套、峄县、滕县等地进行调查研究。

1942年11月,新四军政治部教育科长奚原在高德西的护送下,到达运河支队总队驻地黄邱套的上黄邱村,调研铜山(徐州)周围敌伪顽态势,受到支队政委纪华、支队长胡大勋、副政委童邱龙的热情接待。奚原在调研中,感到开辟通往延安的新交通线很有必要和可能。

1943年7月,新四军四师侦查科长罗惠廉,再次考察了这条新交通线 并最终确定下来,1943年9月,护送山东分局书记朱瑞通过,为其他同志经过该条交通线作了演习“试过”。

朱瑞“试过”的秘密交通线,走的是运河以北的部分线路。1943年9月,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回延安,在微山湖停留期间,召见了运河支队副政委童邱龙,听取了他有关部队与政治工作情况的汇报,朱瑞向彭雪枫师长、邓子恢政委写了一封亲笔信,详细介绍了峄县县委和运河支队的情况,朱瑞关注县委和运河支队的工作,对工作和战斗在峄滕铜邳的同志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1941年2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第4师成立,她的前身是彭雪枫将军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四军第6支队、八路军第4纵队。

1943年7月,新四军四师侦察科长罗惠廉和两位侦察员,经邳睢铜根据地、运河支队、文峰大队、铁道游击队进行了再次考察和布置。这样,一条从华中经由邳睢铜、运河支队进入华北通往延安的交通线——“睢邳峄滕”交通线,从当年9月便正式投入使用。1943年9月4日,新四军二十七团一营越过陇海路北支援黄邱套地区运河支队作战,之后,淮北三分区配合地方武装,攻克了张庄、大庙两个伪军据点,将敌人赶出了黄邱套。

1943年10月,山东分局和华中局批准:将位于陇海线以北的山东省峄南县更名为峄(县)、滕(县)、铜(山)、邳(县)县,划归淮北3分区(邳睢铜)建制,随之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因大运河西自韩庄,东至台儿庄,横贯该地区)改为峄滕铜邳县总队,总队长胡大勋,县委书记兼总队政委郑平。

这一建制关系的改变,不仅有利于对敌斗争,更使华中与山东两大解放区的结合部更加紧密,由华中经邳睢铜到陇海路北,通往延安的交通线更为顺畅。同时运河支队在新四军四师的领导和指挥下,调动所在地区农民参加抗日斗争的积极性,缩小了敌占区扩大了解放区范围,建设了以黄丘山套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10月中旬,峄县县委和运河支队正式改属邳睢铜地委,军分区建制,开始了新的战斗征程。从此,运河支队改名为峄滕铜邳总队,总队长胡大勋,政委郑平,副总队长陈景龙,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童邱龙,参谋长闫超。邵剑秋同志因调去华中党校学习未予授命。运北工委改为新的峄县县委,文峰游击大队改为独立支队第四大队,仍然活动战斗在运河北岸。

奚原同志经过实地考察调查,充分调研后提出在鲁南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防区直接沟通陇海线南北的建议,并将运河支队由八路军管辖划归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部管辖,这样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这条由华中进入华北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从当年9月中旬便正式启用了。据《陈毅年谱》记载,当年陈毅元帅确曾走过这条秘密交通线,路经杜安集,那是在1943年初冬。

杜安村有历史、有文化、还有故事。村里有一条运河支队的秘密交通线,当年陈毅军长从新四军总部盱眙黄花塘出发到延安开会,走的就是杜安集山口,至今那里还有很窄的路影,就是以前陈老总走过的路痕,从这里一直往前走,过了山前有一个厂子就终止看不到了,这条路就是运河支队创建的秘密交通线。八路军女英雄王脉凤故居五十米外的地方就是陈毅元帅休息落脚的地方——王家澡堂。王家澡堂既是秘密交通线上的一个站点,也是王脉凤烈士当年所在的地下秘密交通站。村里面老人都知道,红色杜安村开辟了一条秘密的红色交通线,它的一头连接着新四军总部驻地苏北盱眙黄花塘,另一头连接着黄土高坡的陕北延安,中共中央的大后方。

陈毅军长过境杜安村,通过运河支队领地,转道铁道游击队和微湖大队,奔赴延安。1943年11月7日,在新四军总部盱眙黄花塘,陈毅致电党中央,提出去延安学习的要求。毛泽东接到电报后,当日就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调陈毅来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张云逸代理新四军军长。8日,陈毅接到了毛泽东让他参加“七大”的电报。1943年11月25日,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启程由盱眙黄花塘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之后召开的党的七大。

临行前,军长陈毅给妻子张茜写了一首诗:“我行访塞北,君留守淮南。彼此单形影,独自料温寒。”陈毅军长是一个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浪漫的诗人,此诗写出了对妻子的别离和殷殷嘱托。

陈毅告别了妻子张茜和孩子,踏上去延安的路程,与新四军的指战员们依依惜别,特作诗一首与同志们告别——《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

“战斗相依久,初别意怆然。常记叮咛语,早去复早还。

知我二三子,情亲转无言。去去莫复道,松柏耐岁寒。”

1943年12月1日拂晓前,陈毅由新四军邳睢铜军分区司令员赵汇川带着一连人护送,来到了运河支队驻地北许阳村,此时的陈毅代号为“张处长”。路线是:陈毅军长从单集越过陇海铁路由运河支队战士鹿世华接到紫庄镇十里铺村,北渡不牢河到达运河支队支队部驻地北许阳村。

北许阳村。这是一座二层的古式小楼,古色古香,下面是青石结构,上面是青砖结构,在古楼的顶端还有女儿墙,留有垛口和射击孔,用来防范匪患。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建筑,在古楼两侧,各配有东西厢房,东面三间,西面三间。这座鹿家老宅,大约建于清代初期或中期,距今至少二、三百年的历史。

民国初期,鲁南地区匪患较多,凡大户人家盖楼,都留有垛口和射击孔,以备抗击匪患所用。尽管防范森严,这里还是遭到刘老黑的抢劫,刘老黑是台儿庄地区最大的土匪,他们用炮火轰击老楼,放火烧屋,墙上焦黑色的地方依然保留着当年刘老黑放火焚烧的痕迹。

在北许阳村,新四军邳睢铜军分区司令员赵汇川对纪华、邵剑秋说:“陈毅同志要到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你们负责护送到微山湖。因为赶了一夜路,准备在北许阳休息一天。陈毅军长的代号是张处长,要确保首长安全。”

陈毅向纪华、邵剑秋讲了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形式。在那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岁月,抗日的烽火燃遍了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山河。在这个初冬日,在这一处隐蔽且略显简陋的临时休息室里,气氛严肃而庄重,陈军长站在众人面前,开始了他对当前抗战形势的深刻分析讲话。

陈军长身姿挺拔,眼神坚毅且深邃,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面前的支队领导人,仿佛要将力量和信念传递给每一个人。

“同志们!”他的声音洪亮有力,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我们正身处一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战争之中,如今的抗战形势,是严峻的,但也是充满希望的。”

他要求运河支队:“你们这支运河支队一定要坚持下去,保存有生力量,确保这条交通线的安全,完成党交给你们的光荣任务”。

纪华说:请首长放心,就是牺牲我们的生命,也要保证首长的安全!”

“使不得的,使不得的,我陈毅的命和大家的命是一样的,几个换一个,这样折本的生意,不做不做。”陈毅用他的四川话安慰大家,让大家很受感动。

大家正聆听陈毅军长的重要讲话,这时警卫处前来报告,支队派往贾汪的情报站传来消息,驻守贾汪据点的日军兵力突然增加了。

原准备让首长在北许阳村休息一天,但日军突然增兵的情报,不得不让计划有所改变。纪华他们建议提前出发。陈毅说:“灵活机动,敌变我变嘛,风餐露宿,昼伏夜行,是我们革命者生活中的常态。”于是,决定立即启程。下午三点多由纪华、童邱龙、邵剑秋三人带警卫班陪陈军长从北许阳村出发,经涧溪村、杨圩子、伏山前、鹿荒村、到杜安集。此时农民大队丁瑞庭副大队长已带护送分队控制了距唐庄敌占区只有一二里的杜安集,到杜安集纪华与邵剑秋返回支队部,在童邱龙的陪同下前往运河北。陈毅军长的随行人员有干部一人,警卫员、饲养员各一人,还有一头棕色的小驴骡用于代步和驮运行李。

杜安集,王家澡堂。陈毅一行只休息了五六个钟头,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陈毅会见了运河支队政委纪华、副队长邵剑秋、副政委童邱龙。童邱龙副政委看到陈毅军长,只见“他身穿长皮袍,外罩灰色大褂,头戴绒线套头帽,脚穿黑布棉鞋,俨然学者打扮。”骑着一头驴骡,越过陇海线,来到运河支队驻地北许阳村(当时属峄县)。天黑之前,陈毅一行来到了杜安集,这是北出黄邱山套根据地的唯一出口。离日军的唐庄炮楼只有一里。运河支队农民大队副大队长丁瑞庭的护送小分队已经控制了这里。越是在敌人的鼻子底下越安全,陈毅在运河支队领导纪华、邵剑秋、童邱龙等陪同下来到杜安村王家澡堂(老龙泉浴池),在此休息谈话。

陈毅指着南面的徐州说:“徐州是中国的古战场,历史上多少英雄人物在这里显过身手啊!两千多年前的汉高祖刘邦称帝前,曾在西边不远的沛县当过亭长。徐州有个子房山吧,那个张良,就是刘邦的得力助手。他们都是历史上的英雄好汉。可以说这里是个藏龙卧虎之地。”说到这里,他指着战士们说:“现在这里也藏着真龙真虎,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

陈毅继续勉励大家说:“徐州地处交通枢纽,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军重兵镇守。你们在环境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坚守这块一枪可打透的根据地。今后的抗战形势将更加严峻,困难也会更多。你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克服困难,勇于斗争,一定要坚守住这块战略要地,保护好这条交通线。”

1943年9月,这条从华中抗战区经华北游击区通往延安的交通线正式开通了,杜安集成为这条秘密交通线上的一个重要站点。运河支队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责任感,不辞艰辛,机智勇敢,肩负起秘密交通线的保卫任务,一批又一批的军政干部在运河支队的护送下经过杜安集来往于华中、华北和延安;这条交通线安全可靠,共送达过往党政干部上千人次。运河支队还经常把从敌占区搞到的武器、弹药、布匹、医药等送往延安,战士们亲切自豪地称之为“去延安的路”。

陈毅在杜安集稍事休息后,与纪华、邵剑秋告别,由童邱龙率领运河支队小分队继续护送前行。当年亲自参加护送陈毅的运河支队老战士丁继保回忆,1943年农历十一月的一个傍晚,寒气袭人。在张山子镇西伊家村的运河支队二大队营地里,战士们刚刚吃完晚饭。支队通讯员急匆匆赶来,将一张纸条交到大队长丁广英(瑞庭)手中,说是有护送任务。当时这里是华中经运河地区、进入华北通往延安的交通线,经常有干部来往需要护送。

丁队长立即让丁继保集合两个班的队伍,快速打好背包、披上子弹带,随他轻装而行,赶赴杜安集接受任务。队伍很快就来到了杜安集王家澡堂子前,列队等候,支队参谋长闫超(1942年10中旬峄县县委和运河支队正式改隶为淮北邳睢铜地委,军分区建制。1943年,峄县县委改名为峄滕铜邳县委,县委书记郑平,副书记刘向一、县长纪华、副县长孙斌全,运河支队改名为峄滕铜邳总队,总队长胡大勋,政委郑平、副总队长陈景龙,副政委兼主任童邱龙、参谋长阎超。)讲话:“同志们,今天的护送任务和往日不同,要在40公里外住宿;如果碰到敌情,不能和往日一样自由分散转移,要坚决服从指挥。”

很快,丁继保就看到从澡堂里出来了两个警卫员,牵着一头骡子,随后走来一位穿着长袍的中年人。由于月光朦胧,看不清楚,只是感觉身材不是很高,他身边是一位女同志,看样子好像是家属。

丁队长亲自带领几名护兵走在前面,接着是童邱龙政委陪着被护送同志和他带来的七八个战士,最后才是丁继保带领的10多人。一行人分散开,像是各自赶夜路的样子,延续有近1里路。这条路他们经常走,都很熟悉,一路往北,很快穿过耿山子到达德胜庄。运河渡口的渡工是运河支队的人,两趟就把所有人员渡了过去。

过河后,进入敌占区,大家都非常小心,子弹上了膛,不再抽烟、说笑。一路快速穿插,走周营、奔陌庄、过界沟,鸡叫的时候来到了大庄子。只见庄四周满是手握短枪的人在流动放哨,不时喝问“口令”,原来是铁道游击队的人在这里等候。进村后,大家原地休息待命,由于有铁道游击队的80多名短枪队同志站岗,丁继保一行护送人员倒头安稳的睡了个好觉。按照保密原则,丁继保护送完首长通过交通线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知道那天晚上他们护送的首长姓啥名谁。

直到过了年,丁继保被派往铁道(陇海路)南面新四军军部参加学习,有人对他说陈军长上延安了,还路过黄邱山区,还有闫超参谋长护送,你不知道吗?丁继保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晚他们护送的那位首长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

渡过运河,途中只在常埠桥作短暂停留。西界沟铁道游击队接力护送陈毅,约在凌晨两点多钟时,安全到达距津浦路日军据点沙沟车站东侧仅有七八华里的界沟村。在西界沟村刘继贤家,与前来迎接的鲁南地委书记于化琪和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副大队长王志胜,早已等候在这里,陈毅询问了铁道游击队在津浦铁路两侧的战斗情况,并在这里稍作休息继续前行。次日,在铁道游击队的护送下,陈毅通过津浦铁路到达路西,鲁南军区独立支队副政委杨广立带领警卫人员在此迎接,他们一同来到了微山湖边的葫芦头,乘一条小木船,抵达芦苇丛中的一个鸭墩,在上面的芦苇棚中休息。在微山湖的船舱里,陈毅告诉负责护送的铁道游击队政委杜季伟,打鬼子也像是在下棋:“不过,你们不是用棋子,是用枪子和智慧。咱们毛主席也在下棋,和鬼子下,和蒋介石下,这个棋盘可大喽!是全中国!棋子嘛,是你、是我、是他,是一切的抗日武装。只要咱们按毛主席的意图走,抗日就一定能胜利!”

陈毅一行,在微山湖上度过了三昼夜,12月4日继续西行。悄悄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安全平稳渡过了微山湖。

在微山湖上,但见湖水浩淼,波光粼粼,水天一色,一望无垠。陈毅禁不住诗兴大发,作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过微山湖》

横越江淮七百里,

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

残月扁舟入画图。

另一首是《在微山湖遥望微子墓》:

湖上遥瞻微子墓,

千年麦秀忆殷顽。

痛心滕薛盘倭寇,

贼子投降不自惭。

陈老总诗中的“鲁南峰影”最初指的就是这杜安集村南面的几座山头,即双顶山、团山、凤凰山、黑山、穆柯寨等,鲁南诸峰给陈老总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运河支队在陈毅军长的关怀下,1944年初,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地区去延安参加整风学习的高级干部、出席党的七大会议代表,大部分是沿着“睢峄滕微”这条交通线,由陇海武装交通队护送到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随后转赴延安。直至抗日战争结束,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地区去延安参加整风学习的高级干部、出席党的“七大”会议代表共一千余人,大部分是沿着这条交通线,由陇海武装交通队护送到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转赴延安。直至1945年4月峄滕铜邳县回归八路军鲁南区建制,运河支队重新回归八路军一一五师建制。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运河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值得书写的一支力量,作者详尽地向我们介绍了这支队伍的前前后后,让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运河支队的成长发展过程,这些革命者是一个民族的根脉,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实践者,记住历史,不忘使命,才是回顾中国革命的终极目标。审核通过,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