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银龄心向党 夕阳更灿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年,也是我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年,党中央对于入党50年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当纪念章戴在我的胸前,感到无尚光荣。这是给予老党员崇高的荣誉,也激励我永远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2010年退休后,我拿起手中的笔,去讴歌伟大的时代、我们伟大的党和亲爱的祖国,弘扬真善美。
前年,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迎三八节征文”,一篇《心中的太阳》荣获散文岸编辑部优秀奖。前年10月,抚顺市关工委举办的“学雷锋、促振兴、建新功”征文活动中,我写的《老党员的情怀》荣获一等奖。去年,由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组委会举办的“信仰的力量”主题征文,我两篇文章荣获“优质作品奖”。
退休这些年,我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已经发表作品200多篇,达50余万字。先后两次被抚顺作家协会评为优秀会员。
我许多作品写身边的故事。2019年6月,我在抚顺晚报刊登的《姐妹情》。一位小学女副校长,经常照顾一位残疾人,从中折射出大爱和人间真情。我心中有一种悲悯情怀,前年采访写了“钟点工、外卖和快递员”,以文学的名义走进了他(她)们的内心世界。
2021年,一首诗《献给教师的歌》,新抚一校高老师说:“真情实感最打动人”,“感谢您对教师的认可与赞美……”,晓丹校长微信发朋友圈中写到:“一首《献给教师的歌》字字彰显对教师的尊重,如此理解老师,有爱的家长给我们所有教育者一种力量”。一首普通的小诗,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文学艺术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2022年12月8日,我下楼梯不慎摔倒,造成髌骨骨折,住院和在家养病期间,我仍然坚持学习和创作,我写的一首诗歌《永远的雷锋》和散文《第二故乡情》刊登在兴安日报上。学习和创作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一位文友,从小患病站不起来,白天坐在轮椅上,她没有亲人,一个人生活。我曽给她订阅过杂志,每年春节和中秋节都去看望她,给她送去关爱和温暖,至今已经坚持10年了。
2018年,我参加了“银河悦读网”捐赠山里孩子们“六一”礼物的爱心活动。我只是爱心长河中的一滴水,是更多人组成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使孩子们懂得人世间最温暖的是阳光和善良。
新冠疫情、河北发生洪灾,我和全家人一起捐款。虽然钱数不多,但是表达了一份爱心。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我是社区党支部书记。今年7月,我给社区党员讲一堂党课《雷锋—心中永远的丰碑》。
银龄心向党,执笔颂华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会永远坚守心中的信仰。
【编者按】审核通过,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