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长沙的雨

作者: 卢春文 点击:222 发表:2025-07-24 09:45:39 闪星:1

摘要: 你瞧那坑洼里积着的,可不只是水呀,还有糖油粑粑的香甜、老布鞋的绵软、枫叶在水洼里打旋儿的轻盈 —— 这些啊,都是长沙的雨,泡了几十年,慢慢地泡进日子里的温暖与美好。这每一滴雨,都藏着长沙的故事,藏着我们的回忆呢。

湘剧院那古老的屋檐还在不住地滴水呢,水珠顺着飞檐那高高翘起的角,“嗒” 地一声,重重地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里呀,隐隐约约能瞧见对面糖油粑粑摊的影子。卖粑粑的张娭毑正拿着抹布仔细地擦着竹筐,雨珠噼里啪啦地打在她那蓝布围裙上,晕开的印子哟,就像一朵还没完全绽放开的芙蓉花,娇俏得很。

我呀,总是忘不了小时候的雨。那时候,我们一家人住在坡子街的老巷子里,那儿的瓦檐比现在看到的要低好多呢。雨落下来,打在瓦上,“噼啪噼啪” 的,就像有人在屋顶上翻晒着黄豆,热闹得很。奶奶呢,总是会坐在那张旧竹椅上纳鞋底,线穿过布面发出 “沙沙” 的声音,和那雨声呀,就像商量好了似的,一唱一和,特别合拍。奶奶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念叨着:“雨落三天下藕笋。你爷爷年轻那会啊,挑着担子走在河西,遇着这样的雨,就把油布往竹筐上一盖,脚步啊,比平时走得还稳当呢。” 竹椅的缝隙里不时漏下几丝雨来,落在奶奶的脚背上,她也不躲不闪,只是慢悠悠地说:“这潮气啊,透得很,正好发面。”

后来有一回,我在贺龙体育场看球,雨毫无预兆地就来了。可看台上的人啊,没一个肯挪动脚步的,大家的伞都举得高高的,远远看去,就像一片会移动的荷叶,在雨中摇曳。有人大声喊着 “雄起”,那声音混着雨声,就像滚滚的雷声,比擂鼓的声音还要沉,震得人心里都跟着颤。散场的时候,我踩过地上的积水,球鞋 “咕叽咕叽” 地响个不停,却惊喜地发现,卖热干面的推车还在那儿呢,煤炉里的热气裹着浓浓的芝麻酱香,在雨里慢慢凝成了白白的水汽,馋得人直咽口水。“来一碗?” 老板热情地递过筷子,指缝里还沾着些芝麻呢,笑着说:“长沙的雨啊,越下越让人精神!”

前几日去岳麓山,又正巧遇着雨了。我赶忙躲进爱晚亭,只见檐角的雨顺着朱红的柱子往下淌,在柱脚那儿积成了小小的水洼。有个穿着校服的姑娘正用手指在水洼里划着,划出的一圈圈涟漪里,飘着一片刚落下来的枫叶,红红的,特别好看。姑娘抬头看了看我,睫毛上还挂着晶莹的雨珠呢,她说:“老师讲啊,这柱子上的字,是几十年前被雨泡出来的。你瞧这‘爱晚’两个字,边缘都软乎乎的,就像被雨水泡透的糯米,看着就叫人欢喜。”

雨停的时候,江风慢悠悠地从橘子洲吹过来,带着湘江水特有的腥气。坡子街的青石板被雨水洗得亮闪闪的,都能照见人影了。张娭毑的糖油粑粑已经卖得只剩三个啦,竹筐底的油纸吸饱了潮气,摸起来温温的,透着股甜滋滋的味儿。张娭毑数钱的时候,指尖沾着糖,就在围裙上蹭了蹭,笑着说:“你看看这雨,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把糖都泡得更甜了。”

其实啊,长沙的雨从来都不用刻意去躲。它落在瓦上是 “噼啪” 作响,落在江面上是 “沙沙” 轻吟,落在人身上呢,就成了日子里那股湿漉漉的潮意。这潮意啊,潮得透,才能发得出香甜的面;潮得久,才能养出芙蓉花那甜蜜蜜的味儿。就像奶奶纳鞋底时说的:“雨啊,可是有灵性的,能把老巷子泡得软乎乎的,也能把咱们的日子泡得有滋有味,满是盼头。”

现在每次路过湘剧院,我都愿意多站一会儿,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檐角的雨珠坠下来,在青石板上砸出一个个细小的坑。你瞧那坑洼里积着的,可不只是水呀,还有糖油粑粑的香甜、老布鞋的绵软、枫叶在水洼里打旋儿的轻盈 —— 这些啊,都是长沙的雨,泡了几十年,慢慢地泡进日子里的温暖与美好。这每一滴雨,都藏着长沙的故事,藏着我们的回忆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没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写作意图,这篇编者按几乎全文采用作者自己的写作意图以馈赠读者,让读者真正走入作者的文稿,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长沙的雨》写的哪里是雨?是雨里的长沙 —— 它有飞檐的古韵,有糖油粑粑的甜,有老巷的暖,有呐喊的烈。雨落在青石板上,也落在每个人的回忆里,最终泡出的,是 “长沙人过日子的滋味”:不慌不忙,却把每个雨天都过成了值得回味的故事。”推荐阅读,编辑:暗香盈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