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向前行 战天斗地谱新篇
在这盛夏时节流火的七月,在这炎炎的烈日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直在奋斗拼搏着,一直在太阳下挥汗如雨地奋斗拼搏着。你一定会问,他们在哪里,他们又是哪一个?那我可以坚定而骄傲地告诉你:他们就在海兴佰康公司氰尿酸项目建设的现场,他们就是我们的冀衡化学人!
从春寒料峭身着羽绒服的三月到烈日炎炎下汗水湿透衣背的三伏,从本部衡水的冀衡化学到红柳扎根盐碱滩上的冀衡佰康,从一张张的图纸和泛着白霜的盐碱地到真实地矗立在我们眼前的氰尿酸项目高大的厂房和设备,这期间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有辛劳有汗水,有坚持更有收获。我们一路走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7月11日,我再次走进了冀衡集团今年的重点项目氰尿酸搬迁建设的现场。车子在行驶,远远地,我已经看见了一直心心念念憧憬着的冀衡佰康。现场已经不再是建设初期钢梁林立的样子,而是机械轰鸣吊车吊臂高举直冲蓝天、厂房内外焊花闪烁,一幅繁忙而又紧张有序的景象正在铺展开来。我被这宏大的劳动场面和建设者们蓬勃向上的干劲深深地震撼了,冀衡人的拼搏奉献精神又一次深深的感染了我,直击灵魂的深处。
氰尿酸是河北冀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脲酸等主打出口产品消毒剂的中间体原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自主研发问世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日臻完善,生产工艺已非常成熟。2005年,年产1.5万吨氰尿酸与烧碱、消毒剂项目一起入驻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冀衡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二十年来,为国内外消毒剂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资料显示,人均消毒剂的使用量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应用在化工领域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和智能控制已经深入人心。冀衡人心里明白,氰尿酸的扩大产能和异地搬迁并实现自动化势在必行。历史,在这个重要时刻又一次选择了冀衡。
年产3万吨氰尿酸、6.6万吨硫酸铵搬迁建设项目位于河北省海兴县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内,这个项目从一设计就是高标准的,自动化程度高、相关的配置高。新上的DCS系统实现了对生产的远程集中控制,建成后整个氰尿酸装置的技术水平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去年,在项目筹备专题会上,化学公司总经理张广果说:“现在我们的化工生产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连锁控制,工艺指标和生产运行可调可控。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不远的将来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将是大趋势。这次,我们要抓住氰尿酸搬迁建设的大好时机,把人工智能的应用引进到我们的项目上来。”
今年3月20日氰尿酸搬迁项目破土动工,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河北冀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广果就冒着料峭的海风来了。下车伊始,他就与工程技术人员们一起深入到工地一线,在第二故乡的这片热土上忙碌了起来。海兴是包括张广果在内许多冀衡人的第二故乡,张广果在冀衡佰康公司总经理的任上工作了三年多,他对海兴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他多次说,海兴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咱们化学人的另一个家,那里有咱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现在正在沿海边的那一片热土上同我们一样在努力地拼搏着奋斗着。
因为深厚的感情,因为心心念念地牵挂,更因为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张广果总经理来了,土建组王建民张士优来了,工艺设备组侯杰张文建来了,电器仪表自动化组马旭光来了,供应组杨伟和张琛来了,安全组曹云辉来了。所以,项目技术负责人化学公司副总经理国保俊来了,他来了就不走了,与常驻海兴的牟英树周军他们一起奋战在了氰尿酸项目建设的工地上。肆虐的海风和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得原本就脸膛黑红的国保俊被晒得更黑了。作为筹建搬迁项目组主要负责人的国保俊,作风历来硬朗扎实,他就像盐碱滩上的又一棵红柳从5月份开始就驻扎在了海兴的工地上,家里的一摊子事全都撂给了妻子。
佰康公司办公室杨兴维主任介绍:“现在佰康公司氰尿酸建设项目在“五加二”“白加黑”发扬冀衡精神大干的同时,消毒剂生产线的检修也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检修和项目这两支队伍都卯足了劲膘着膀子干上了。每天下午17:00的项目碰头会和18:00的检修碰头会,佰康公司牟英树总经理都要主持参加,他两边来回跑,有时开完会安排完工作都晚上八点了。”
化学公司和集团公司的领导对远在海兴的氰尿酸项目建设非常重视,对奋战在海兴佰康公司的检修一线的职工和项目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们非常关心。
3月26日,安排好本部的电解槽升级改造工作后张广果总经理来了,5月21日他又冒着风雨来了;6月7日,化学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带队来了,他要求生产与技改两手抓,并且要做好职工吃饭、饮水、住宿、洗澡等的生活后勤服务保障;6月11日,在三车间氰尿酸老生产线按计划停车的第二天,集团李庆青副总经理与安环处、生产办的领导来了。不光是冀衡集团,海兴县的领导们对项目也非常关心,进入7月份以来,海兴县委的领导们多次到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工作。
佰康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氰尿酸项目的进展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鼓励。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佰康公司的干部职工们干劲更足了。氰尿酸项目更离不了佰康公司干部职工们的奉献和付出,为了给刚从衡水调来的人员安排宿舍,杨兴维主任就像红军时期让出自己棉衣的那位司务长一样,他主动带头把自己宿舍腾了出来,搬到集体宿舍去了。
从杨主任办公室出来,我奔赴了项目现场。
在精制工段设备安装现场,电仪车间主任马旭光正在与工程技术员田超一起对照着电子版图纸对现场的电器线路和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阀门的预留安排进行核对。马旭光说,电器仪表的前期工作已经是超常规做法提前进行了,为了保证项目如期完工,他现在是本部生产与海兴技改两头兼顾。他说,电仪上是我和田超,供应上是杨伟主任和张琛,都来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早日竣工投产,各条战线上的骨干都上来了。
不光是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上来了,我们可敬可爱的一线职工师傅们也都上来了。在本部完成旧系统的停车清理清场等工作以后,6月30日,三车间职工徐志斌、赵振海、张朋、贾云坡四人背着铺盖卷来了。他们一到项目建设的现场就被那热火朝天的干劲和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感染了,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感动着激励着。他们迅速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或安全检查或工程技术现场负责,他们没有片刻停留,趟着泥水就奔赴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了。那几天的大雨使得施工现场变得非常地泥泞难行,高温高湿的天气使得现场的每一个人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反正浑身上下都是泥水了。徐志斌豪迈地说:“气温高,我们的工作热情更高!气温再高,难道比在老区刚停下来的热解隧道里清理物料时温度还高?困难再多,也难不住我们化学人,困难再大,也阻挡不了我们佰康氰尿酸工程前进的脚步!”
指着车间厂房内外道路上铺着的厚钢板,徐志斌说:“看见这钢板了吗?当时比这还多哩。”
连续几天的大雨严重阻碍了设备的进入和就位安装,现场的每一个人虽然都是浑身的泥水,但他们无暇顾及。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怎样克服困难闯过泥泞把设备运进来?作为驻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国保俊一锤定音:“铺钢板,铺上钢板进设备!”一百多张厚重的钢板拉来了,铺在了厂房周围甚至热解厂房内的泥地上。一张张钢板首尾相连,在混凝土公路与新建厂房之间铺就了一条钢铁桥梁。
是的,“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是他们架起了这座钢铁桥梁。那么他们呢,他们这些奋战在高温下拼搏在泥水里、这些可敬可爱的工程技术人员们,他们何尝又不是手挽手肩并肩筑成的一道钢铁长城呢?
傍晚的项目会和检修会雷打不动,每天按时开始。各施工方负责人和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们陆续从现场回到会议室,一边摘下安全帽抹着头上的汗水,一边铺好了施工日志准备汇报今天的进度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们一直坚守在项目的施工现场,这样面对面地与施工方负责人沟通交流,做到了“协调解决问题不出现场,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绝不留到会上”。
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但技改项目的现场依然是弧光闪烁,机声隆隆。机声轰鸣的是雨水收集池施工工地,在宽阔的施工现场深深的作业坑边缘,佰康公司总经理牟英树和安全副总周军正在检查挖掘机动土作业的安全施工情况。碘钨灯照亮了原本漆黑的作业现场,牟总说:“现在各施工点都在黑白班地干,每一个施工点上咱们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全程在岗做好服务和安全监护,工作再忙,安全不忘。我们正在利用晴好天气的大好时光抓紧施工,把时间进度赶上来。”他又说,看这挖掘运土作业了嘛,为了赶进度,都是在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地干着。
周围的旷野上是寂静的,远处经济开发区内有星星点点的灯火摇曳闪烁。冀衡佰康的院子里和正在配制管道的厂房内却灯火通明,灯光照耀下有这一群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他们默契地配合着,互相鼓励着感染着。为了新项目的早日竣工投产,他们一直在拼搏着、热火朝天地奋斗着。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拼搏出来的,以信念、意志和奉献为核心的佰康精神、化学精神、冀衡精神!
【编者按】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强大,人民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作者笔下的建设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一个个奇迹。他们是国家的英雄,民族的筋骨,是这些建设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我们应该对建设者说一句:你们辛苦啦。推荐阅读。编辑:李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