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甘为宣传抗战献余热

作者: 海岩(梁志海) 点击:246 发表:2025-07-16 09:28:36 闪星:3

  我是现年85岁、党龄53年的老共产党员。2000年底退休后即选择了传承革命传统、用“红史”育后人之路,将“余热”全部奉献社会。特别是在宣传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十四年浴血抗战,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胜利,尽了绵薄之力。

  我在宣传抗战胜利的光辉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教育后人等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随团队办抗战展。我退休就加入了老年志愿者团队。我是道里区老年志愿者和区关工委“五老”成员,还是哈尔滨太阳岛集报联谊会(挂靠道里区关工委,下简称“集报联谊会”)会员。我们团队自2005年成立以来(时称剪报沙龙,2011年重组更名),是以传播革命传统为宗旨,用自制的集报剪报展品为教材,常年深入街区、学校、敬老院,及机关、军营,办红史展,大讲“三史”(党史、军史、共和国史含改革开放史)、伟人风范、将帅风采、名人故事及重大历史事件等等,向社会传承红色基因。从2005年成立剪报沙龙开始,到新冠疫情前的十余年间,先后举办剪报展160余场,直接受教育者逾10万人次。深受观展的社区居民、中小学生、敬老院孤寡老人、武警战士等基层民众的欢迊和热赞。每年的八一建军节、9·18国耻日、9·3抗战胜利日前后,我们集报联谊会都到道里区几家武警中队及社区、中小学、敬老院举办“三史”展,或邀请市郊驻军官兵到市内军展现场参观。我逢展必参加,并带去自制的有关抗战内容的单页展品和“抗战专辑”册(如《抗日战争》、《黑土地英雄谱》《抗日名将谱》等……我还在展报现场积极采访和拍照,搜集资料,展后第一时间反馈给新闻媒体及有关部门。2015年7月31日,报友孙荣嘉(时任集报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年近八十)率先在道里区东段社区举办“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个人)报展时,我全天候参加,并协助孙老现场拍照、解说和及时撰稿宣传出去,打响冰城民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第一炮。之前,2014年9月2日,集报联谊会在道里区(兆麟社区一楼文体大厅)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剪报报展”,我亦然如此热情参与和服务。我为两次大型纪念抗战胜利专题报展撰写的消息和拍照的百余幅美图资料,除提供给有关部门外,还收录到我编著的《剪报赞歌》书中,为冰城留下了“哈尔滨人民热愛和平,永远铭记国耻,永远纪念抗战辉煌胜利”的珍贵资料。

  二是办专版介绍抗战。我在集报联谊会任副会长兼会刋《太阳岛集报》(以下简称《太》报)主编。在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和70周年时,在周会长(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任)授议下,我成功地编辑了两期“抗战专刋”,共8块专版。用大量的历史资料,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十四年,驱逐了日寇、保卫了祖国山河的强烈愛国精神、顽强抗敌斗志和众志成城的气概。2014年9月3日出刊的《抗战胜利》专刋,第一版包括:毛泽东主席题词——庆祝抗日胜利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三幅照片;冰城紧锣密鼓筹办“抗战胜利”剪报展;冯仲云《哈尔滨人民反日抗日斗争》(节选)。第二版,东北抗联英雄谱,介绍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9位抗联英烈光辉事迹和笔者写的《不朽的丰碑一东北抗日联军简介》。第三版抗日战争经典战事回眸一淞沪战役、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7例。第四版 揭露日夲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日本蓄谋侵华(9·18事变)、日机狂轰滥炸、“731”细菌魔窟图片及日寇宣布投降和《侵华日军残暴录》(节选)。

  2015年9月3日的“抗战专刋”第一版,毛泽东与朱德大幅图像;习近平检阅人民解放军方队图片;冰城各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红红火火;抗战时期有多少个国家援助中国和报友文章《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第二版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抗战大事纪——抗战第一枪:江桥抗战……等7例;抗日名将谱:彭德怀、张自忠……等15位。第三版 陈云为东北抗联题词“抗联将士艰苦奋战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学习”;冰城荣获普京勋章的(四位)老人;抗联西征记等4抗敌战例。第四版,张兰生、金伯阳等5位抗联英烈故事;笔者文章《东北抗联的骄傲》和7首赞颂抗联的诗。

  为办好两期抗战专刊,我倾注全部心血,每期都耗时近半月。五次乘公交大客到孙荣嘉老师的“孙氏书报馆”翻书(刊)报、查资料、做摘记、翻拍……虽苦犹荣心甘甜。

  三是撰文拍照颂英雄。我崇拜与热爱为创建新中国流血牺牲的革命老前辈,更爱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十四年的抗日(抗联)英烈。除办展与办报外,晚年的主要精力全部用在了搜集、撰写与宣传抗联英烈故事,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截止目前,①从报刋中剪辑抗战英烈(含建国后健在)人物数百位。编辑“剪报专辑”十数册。如《龙江党史人物》《抗联英雄故事》(一)《抗日英雄谱》以及《浴血抗战十四年》……等。②撰写拍照抗日(联)英烈及健在的抗联老战士故事,数十篇(幅),不同形式的大力宣传。如《金剑啸:倒在外敌抢口下的文化战线坚强战士》《抗联吕老妈妈梁树林的故事》及《东北抗联的骄傲》等。我更爱身边健在的“老抗联”前辈们,向他们采访、拍照和交朋友,报道他们继续髙举抗联大旗,传承抗联精神的故事。2016年8月23日,我与2位报友到李敏老人的“东北抗联展览馆”拜访李老,聆听她讲述抗联故事、与老人合照、受赠老人编著的《风雪征程》(上、下)和《东北抗联歌曲选编》。事后,我们写了访谈录《抗联精神 代代相传》(张唤民/撰文,梁志海/配片(8幅),刋发在会刋《太》报上。同时,我制作了五幅组片(含38单片)《拜访抗联老战士一李敏》,首发十多个微网和朋友圈。我在会刋《太》报先后8次发李老的故事(包括习主席接见李敏老人大幅照片),歌颂这位终生献身抗联事业的老英模。2018年得知李老仙世,我赶写一首《我敬重的老人走了》长诗,以悼念。我的市党史研究会会友王济堂,13岁参加抗联做特工的“小猫”,九旬高龄还在孜孜不倦的执笔撰文宣传抗联伟绩,传承抗联精神,是我晚年的榜样和师长。我十余次的用文字和照片,在《太》报和微网宣传他的故事。③收藏抗联书刋,以备深入宣传和研究。我常逛书店书摊“淘宝”,我不惜高价先后在书摊“淘”到了《东北抗联歌曲选编》(李敏 编)、《东北抗日联军历史图鉴》《抗日战争中的元帅将军》及《重读抗战家书》等珍藏。还收藏有包含抗日(联)英烈故事的“红色书刋十余册。抗日(联)英烈图片、画像数十幅。④参观抗日英烈、抗战作家的展馆、雕像和纪念活动等数十次之多,并留下珍贵的纪念照。

  四是网上宣传常态化。新冠疫情以来,我以微网宣传红史为主。2022年10月,我加入了“东北抗联精神宣传1群”“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两个群,我设了自己的专栏——“学英雄故事 传红色基因<老梁剪报>”,从此,我宣传抗战事业如虎添翼,踏上网络宣传的新征途。从2022年10月末至25年6月20日,我网传各历史时期英模606人(次),其中宣传抗日(联)英烈故事201人(次)。每一位英烈故事,都发10个群,供近千网友分享。

  我宣传抗战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犹如送人玫瑰,自己也受到锻炼和提高。我一直以抗日英雄为人生榜样,被他们的崇高爱国情怀和伟大的牺牲精神所折服。我写了《继承烈士遗志,建没美好家乡》(2018年参观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观后感)《在抗联精神的熏陶与激励下成长》(2019年市老干部局征文,获三等奖)深表对英雄的崇敬和热爱。现今,我虽八旬之人,不忘初心,还要继续为宣传抗战、讲好抗战故事尽把力。


  二0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作者这位老党员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在宣传抗战历史、教育后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退休不褪本色,离岗不离党”的崇高精神,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