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歌
“八一”聚会,酒杯一端,战友们重重地吼了一嗓子。那嗓门,惊得满座酒液晃荡,吼出的是刻在骨子里的军人血气。
军营里还有一种吼声更让人记一辈子——拉歌。
这是军营独有的“较量”,两支队伍隔着码头、操场、礼堂遥遥叫板,不用枪不用炮,全凭嗓子分高下。本是邀歌的乐事,到了一群浑身是劲的官兵那里,就成了“吼”的盛宴。你方刚收声,我方已开嗓,三两句交锋,浑身的热血便往头顶涌。若你在场,看那青筋暴起的脖颈,听那撕破喉咙的较劲,保管忘了自己是谁,脚底板像安了弹簧,恨不能跳起来跟着喊。
拉歌从不论跑调,只比谁能“盖”过谁。与其说是唱歌,不如说是用气势拼杀,哪怕调子飞到天上去,只要吼声够猛,就能压得对方抬不起头。这“拉”也有章法,喊的调门都是官兵们磨出来的默契:“对面的,来一个!”“不来?不行!”“一二三四五,等得好辛苦!”“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对方偏要回一句“偏不唱,你能把我怎么样”,一来二去,像拉锯似的,火就越烧越旺,谁都不肯当孬种。
当年我在海军某潜艇部队服役,听惯了《军港之夜》《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温柔,却更记挂训练间隙的拉歌。潜航的日子,钢躯裹着深蓝,单调得能数清潜艇上的仪表、管路、阀门。可只要码头上响起拉歌的调子,置身其中,再累的官兵也会壮怀激越、热血沸腾。
那时,为了使潜艇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下利器,形成战斗力,部队每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海上训练。单调、枯燥、高强度的训练生活,常常使潜艇官兵身心疲惫。此时,舒缓官兵情绪,激发和调动官兵的训练热情是要紧的事。训练间隙,搞些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吼几首军旅歌曲,与兄弟部队拉拉歌,不失为提振官兵高昂士气的小小妙招。
我们艇的韩政委,是潜艇部队响当当的政工干部,也是我们艇的灵魂人物,官兵们都把他当兄长。平日里他吹拉弹唱样样来,还是拉歌的好手。
记得那年开训动员,礼堂里各艇官兵刚坐定,就有艇先开了火:“XXX艇,来一个!”兄弟艇的挑战,使得我们的官兵难以安坐,韩政委“噌”地站起来,大手一挥:“全体都有——《打靶归来》!”我们扯着嗓子吼,把“日落西山红霞飞”唱成了“浪里白条往前冲”,震得礼堂顶子嗡嗡响。一曲终了,韩政委胳膊一扬:“该你们了——别怂!”对方艇咬着牙回了首《人民海军向前进》,歌声撞在墙上,碎成漫天的劲气。那天的礼堂,像涨潮的军港,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差点把门窗都掀了。
脱下军装这些年,梦里常飘着拉歌的调子。那不是简单的吼,是战鼓在敲,是号角在吹,是一群热血男儿把青春揉进钢铁长鲸。如今再听战友们的吼声,依旧能想起当年攥红的拳头、发烫的脸颊。原来有些热血,真的能在心里烧一辈子。
【编者按】部队战士拉歌,那不是唱歌,“是战鼓在敲,是号角在吹,是一群热血男儿把青春揉进钢铁长鲸”,作者深情回想起在部队时的拉歌,一段军营难忘的记忆,读着让人跟着热血沸腾。推荐阅读。编辑: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