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笔记之二百
卫青、霍去病和李广均为汉武帝时期重要的战将,他们取得了赫赫战功,有的得到了封赏,有的却受到了惩罚。他们的功过得失发人深思。《资治通鉴》卷十九记载了与他们有关的事件。原文如下:
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前将军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回远而水草少,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公孙敖新失侯,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广不谢而起行,意甚愠怒。
大将军出塞千馀里,度幕,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砂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自度战不能如汉兵,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拏,杀伤大当。当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单于,捕斩首虏万九千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留一日,悉烧其城馀粟而归。
前将军广与右将军食其军无导,惑失道,后大将军,不及单于战。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遇二将军。大将军使长史责问广、食其失道状,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为人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为二千石四十馀年,家无馀财。猿臂,善射,度不中不发。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士以此爱乐为用。及死,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单于之遁走,其兵往往与汉兵相乱而随单于,单于久不与其大众相得。其右谷蠡王以为单于死,乃自立为单于。十馀日,真单于复得其众,而右谷蠡王乃去其单于号。
票骑将军骑兵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二千馀里,绝大幕,直左方兵,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卤获七万四百四十三级。天子以五千八百户益封票骑将军;又封其所部右北平太守路博德等四人列侯,从票侯破奴等二人益封,校尉敢为关内侯,食邑;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而大将军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票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票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票骑日益贵。大将军故人、门下士多去事票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
这段文字大体上讲了这样一些事件。
第一段:出兵部署与李广改道
大将军卫青出塞后,从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驻地,便亲自率精兵奔袭,同时命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从东路进军。东路迂回绕远且水草稀少,李广主动请求:“我本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调我从东路出发。我自幼与匈奴作战,如今才得机会直面单于,愿做先锋,先与单于决一死战。” 但卫青暗中受汉武帝嘱咐,认为“李广年老,命运多舛,不要让他正面对抗单于,否则恐怕难以成功”。加之公孙敖刚失去侯爵,卫青想让他同自己攻击单于,所以调走李广。李广知晓内情后,坚决向卫青辞谢,卫青不允。李广未行告别礼便出发,心中十分恼怒。
第二段:漠北之战与单于遁逃
卫青出塞千余里,越过大漠,见单于列阵以待。他命武刚车环绕成营,派五千骑兵迎战匈奴,匈奴也派万骑接战。黄昏时大风骤起,沙砾扑面,两军无法相见,汉军趁机令左右翼包抄单于。单于见汉兵多且战力强,自忖难以取胜,便乘六骡车,率数百精骑冲破汉军包围,向西北逃去。此时天色已暗,汉匈军队混战,伤亡相当。汉军左校俘虏供称单于未黑便已逃走,卫青派轻骑追击,大军随后跟进,匈奴兵溃散。黎明时汉军追了二百余里,未擒单于,斩杀俘获1.9万人,抵达窴颜山赵信城,取匈奴积粮补给,一日后烧毁城池与余粮返回。
第三段:李广失道与自刎
李广、赵食其因无向导迷路,延误战机,未赶上与单于作战。卫青回师过漠南时遇见二人,派长史问责。李广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路,我自去幕府受审。” 他对部下道:“我从军与匈奴七十余战,今随大将军击单于,却被调往绕远之路,又迷失方向,这是天意吧!我已六十多岁,不愿再受刀笔吏审讯!” 遂自刎。李广廉洁,得赏赐即分部下,与士兵同饮食,为二千石官四十余年,家无余财。他臂如猿猴善射,从不虚发;领兵时,遇水让士兵先饮,遇粮让士兵先食,士兵都愿为他效命。他死时全军痛哭,百姓不论是否相识,皆为之流泪。赵食其被下狱,赎为平民。
第四段:匈奴内部混乱
单于逃走后,部众分散,右谷蠡王以为单于已死,自立为单于。十日后真单于归队,他便去号。
第五段:霍去病战功与封赏
霍去病兵力与卫青相当,无副将,以李敢等大校代裨将,出代郡、右北平两千余里,越漠北直击匈奴左部,俘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相、都尉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姑衍山,临翰海而还,斩首七万四百四十三级。武帝增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户,部将路博德等四人封侯,破奴等增封,李敢为关内侯,军吏赏赐甚多。而卫青未增封,部下无封侯者。
第六段:战争损耗与权力变化
两军出塞时,官私马共十四万匹,归来不足三万。此后设大司马,卫、霍同任,霍去病俸禄与卫青相等。自此卫青权势渐衰,霍去病日益显贵,昔日门客多投奔霍,唯任安不肯。
我们阅读这段文字,可以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李广“数奇(命运不顺)”的悲剧,既源于汉武帝与卫青的刻意安排,也与他自身的执拗性格相关。虽战功赫赫,却因迷路自刎,暗示时运与个人努力的矛盾,也揭露权力结构中个体的无奈。汉武帝对卫青、霍去病的封赏差异(霍部重赏而卫部无封),体现皇权对军权的制衡——借霍去病制衡卫青,反映封建王朝中政治考量优先于军事功绩。李广“与士共饮食”“得赏赐辄分麾下”,士兵愿为其死战,对比卫青、霍去病的封赏差距,凸显人心向背与统兵之道的重要性。十四万匹马仅存不足三万,汉军虽胜却损耗巨大,揭示漠北之战对汉匈双方的深远消耗,也体现古代战争的惨烈与后勤压力。卫青失势、霍去病崛起,门客趋炎附势,唯任安坚守,映射出政治场域中“一朝得势众星捧月,一朝失势门庭冷落”的世态炎凉。
二〇二五年七月七日
【编者按】文章节选自《资治通鉴》,聚焦于汉武帝时期漠北之战,以卫青部署、李广失道、霍去病封狼居胥等事件,勾勒了汉代军事格局与将星命运,揭示了权力制衡下的战场风云与人生悲歌。作者所辑录的从李广“数奇”自刎到霍去病因功显贵,道尽了沙场荣辱与皇权权衡,还有十四万战马的损耗与门客的趋附,更在刀光剑影中照见封建王朝的军事逻辑与人性幽微。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