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的蓝,是天空写给水的情诗
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跋涉三千里,到天山脚下就走不动了。那些没来得及化作雨的水汽,凝成一汪湖 —— 赛里木湖托着 2073 米的海拔,把自己站成了天空的倒影,也成了大西洋留在亚洲腹地的最后一声叹息。人们说它是 “最后一滴眼泪”,可这滴泪里没有悲伤,只有把云影、雪光、星子全收进怀里的温柔。
站在湖岸,才懂 “蓝” 原来有这么多面孔。春末的融雪刚漫过湖滩,蓝就带着点怯生生的清透,像刚剥壳的蓝晶石,阳光一照能看见湖底的鹅卵石在眨眼睛。岸边的野郁金香举着粉白的火苗,风过时,花瓣的影子落在湖里,给蓝绣上细碎的花纹。这时候的湖是醒着的,波纹里跳着碎银似的光,像是有谁在水下敲着小银锣。
盛夏的蓝最是霸道。90 米深的湖底像藏着无数块蓝宝石,被阳光一激,全泛着幽光往上涌。云飘过来,影子就沉进湖里,成了会移动的墨团;水鸟掠过时,翅膀沾起的蓝能挂在羽尖上,飞出去很远才慢慢化开。有牧人赶着羊群从湖边过,羊群的白与湖的蓝撞在一起,像谁把牛奶洒进了蓝墨水 —— 不,是蓝太浓了,连羊奶都染成了淡青。这时候的湖是满的,连风都带着蓝的重量,吹过脸颊,像被一块凉丝丝的蓝绸缎轻轻擦过。
秋来的时候,蓝就静了。透明度 12 米的湖水,能数清十米深的地方,一条高体雅罗鱼摆尾时鳞片的反光。岸边的芨芨草黄了,把影子投进湖里,成了淡金色的栅栏,圈住一湖沉甸甸的蓝。偶尔有候鸟掠过,翅膀划破水面的刹那,蓝会漾开一圈圈涟漪,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故事 —— 或许是成吉思汗的兵甲曾在这里映过影,或许是草原石人望着湖水流了千百年。
到了冬天,蓝就沉进骨头里。雪落满湖岸,冰面却透着瓷一样的亮,蓝从冰层底下渗出来,带着点冷冽的清贵。阳光斜斜地打在冰上,能看见冰层里冻着的气泡,像谁把星星封在了里面。这时候的湖最像一块冻住的天,连风都蹑手蹑脚的,怕惊扰了这份蓝的酣睡。
当地人说,赛里木湖的蓝是有灵性的。你站久了,会觉得自己也变成了湖里的一块石头,或者岸边的一丛芨芨草,浑身都浸着蓝的气息。那些来这里的人,不管带着多少人间的尘埃,只要蹲下来掬一捧水,看蓝从指缝里漏下去,心就空了,也净了 —— 原来最治愈的颜色,从不需要浓墨重彩,就像这湖,把三千里的风尘都滤成了透亮的蓝,只给路过的人留一句:天很蓝,水很清,你该慢下来,看看自己心里的湖。
风又起了,湖面的蓝皱了皱,像天空在低头,给水念刚写好的诗。
【编者按】赛里木湖有人说它是 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它蓝得那么纯粹和彻底,让人为之震撼和陶醉。这篇文围绕赛里木湖的蓝深度展开,开篇很精彩,此湖四季的蓝各有不同,但都醉人醉心,这篇文虽短,却如小提琴的华彩乐章,声情并茂,读着赏心悦目。推荐阅读。编辑: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