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中国老龄】一抹夕阳醉晚霞

作者: 时光无心 点击:372 发表:2025-07-02 10:59:47 闪星:4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当我读宋代词人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听雨》时,心中泛起了涟漪,这首词通过“听雨”这一意象,高度概括了因时间、地域与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迥然不同的心理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将人生的悲欢渗透。尤其是“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更是流露出词人对晚年生活的无限感伤之意,也令我心生万千感慨!

  是啊,童年的我稚气与天真并存,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成长。青年的我朝气与灵秀相伴,却只知追逐快乐,荒废了学业,任由时光在指尖悄悄地溜走。当我在社会的浪潮中起伏,历经了生活的各种苦难后才深刻的理解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正内涵。我在风风雨雨中体验着人生路上的悲欢苦乐,不知不觉,就已经走到了霜染鬓发的暮年。此时此刻,该如何面对退休后的生活,是我最该考虑的命题。

  2023年9月1日,我走进了阜新市老年大学的校门,从此,像个孩子一样,聚精会神的聆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

  在老年大学,我看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在告诉我:退休后不需要叹息华年的流逝,与其抱怨,不如去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情。心态不老,青春永驻。是呀!我刚刚才过“知命之年”,慌什么慌!

  曾经,我的生命被自卑的灵魂摆渡着,总认为自己无论从哪方面都是生活的失败者,报怨着命运游戏了我的人生。而此时,我坐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听着陈立群老师讲古今贤文时,心中充满了对知识渴望已久的满足。

  我在唐诗宋词中徜徉,吟咏着千百年来不衰的诗句,在经典佳句中寻找着能让自己产生共鸣的意境。穿越时空,去感怀“诗仙”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狂放、潇洒不羁;在“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文中体会他沉郁顿挫、感慨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临江仙·夜归临皋》让我看到了“诗神”苏轼旷达不羁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情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深刻的映衬着这位沉醉于诗画音律的南国才子悲怆的人生和无尽的愁绪。这是他生命最后的呐喊,是一位亡国之君用灵魂谱写的悲歌;李清照的愁情总是能成功的把我代入其中,去思悟她的怎一个“愁”字了得。从此,我整个人都沉醉在唐诗宋词的袅袅余韵之中,感怀着诗词的深刻内涵和韵律之美。

  特别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

  是的,老年大学为我的人生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这里,我得遇良师益友,是他们身上的光救赎了我,是这里无数充满生机的生命影响了我即将颓废的心灵。他们老有所为,超越年龄的乐观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心态为我的退休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他们的动力带动我走出阴霾,让我在黑暗中漂泊已久的灵魂寻找到心灵的归属地。

  上课之余,我会利用业余时间登录被誉为“红色网络文学领跑者”的银河悦读中文网站。在这里畅读美文,参予评论,感受着文字的魅力与韵味,在接受红色经典人物传奇故事洗礼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文学素养,真的是受益良多。  

自驾游也是我和丈夫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山川湖海皆是我们心之所向。我们在不同的城市里赏美景、尝美食,品读着这座陌生城市的繁华与历史文化底蕴。我曾在岳阳楼下现场挑战背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并在背诵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他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我还在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前,深情地背诵了伟人的经典之作《沁园春·长沙》来缅怀我们伟大的领袖。当我自信满满的在海南金月湾海上礼堂,流畅的背诵张若虚那首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时,引来了众多围观者的叫好,这时的心情真的是怎一个“爽”字了得。旅游愉悦了我的生活,也让我的晚年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

  踏过如歌岁月,行过似水流年,才真正懂得了退休后的人生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只要还有梦想,还有激情,那就不要放弃。我要把自己也活成一道光,绽放出我所有的美好,让自己在变老的时候,竭尽全力去做到最好,用不老的思想去谱写晩年最美的华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你看,窗外的夕阳余晖多美,这一抹夕阳不但醉了晚霞,也醉了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全文以“听雨”感悟为引,以“活成一道光”为核心,结构清晰,逻辑连贯。文章巧妙以蒋捷词为情感锚点,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感悟交织。从对自身人生阶段的反思,到老年大学学习、网络文学阅读、旅游经历的生动描绘,层层递进地展现了退休生活的丰富可能性。对李白、杜甫等诗人作品的解读,既体现了文学素养,又与个人心境形成呼应,使文章既有诗意的浪漫,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思,情感真挚,感染力强。结尾“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升华,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具启示意义。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