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穿越时空的老校友

作者: 小帆布 点击:4948 发表:2017-12-23 10:50:46 闪星:3

摘要:原来,我21年军旅生涯中的后10年所在的部队——大连陆军学校通信训练大队,每逢开学和毕业典礼以及重大活动都要奏唱抗大校歌的原由在这里——大连陆军学校是抗大一分校的延续。也就是说,时光跨过41年,我与父亲成为了“校友”。

psb.jpg

不经意间,我和父亲成了跨越时空的老校友,41年间,那首《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一直在传唱……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热潮中,我沉溺于网上浩瀚的文山史海中,近似贪婪地阅读着那些珍贵的史料。其中,有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一段记载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共中央为了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决定以陕北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部分、陕北公学和安吴堡青训班组建抗大一分校,挺进敌后就地培养干部。1939年冬,该校近4000名干部和学员由晋东南挺进到山东沂蒙山区,1940年1月到达山东省沂南县。”

抗大一分校到达山东的历史史实,印证了父亲经历中“1940.01——1940.11抗大一分校二大队三中队学员”的记载。

psb1.jpg

“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是父亲对抗大一分校的深刻印象。他曾回忆:在一分校学习时,虽然学习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教员和学员热情高涨。那会儿经常是拂晓起床就马上打好背包,吃完早饭即拉到野外,如无敌情,就在树林或山脚下上课和操练。如有敌情,即派部分学员警戒或应对敌伪的袭扰,掩护其他学员照常上课或转移。因学员多是排连级战斗骨干,所以校方在一般情况下以教学为主不主动作战。但在战术课目中,校方也组织结合授课内容安排的作战行动。父亲说,有一次白天刚上完山地进攻课,晚上教员就把全队学员拉到一座山下,真刀真枪的向山上盘据的小股敌人发起进攻。占领该山后,当晚就进行战斗总结,使学员们在真正的战斗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一分校还经常根据山东军区的统一指挥,参加反扫荡、反封锁、反蚕食以及开辟、巩固根据地等的战斗。

现在回想起来,我从小就经常听父亲哼唱抗大校歌,可见在抗大一分校学习战斗的生活给父亲的印象之深。久而久之,我对这首抗大校歌也是不学自会、耳熟能祥。

另据有关史料记载,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0月起,罗荣恒率部分八路军山东主力部队挺进东北,抗大一分校也随之行动。至此,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山区转战了近6年,培养了一万四千多名党政军领导骨干,完成了她在抗战中的历史使命,并以全新的姿态赴东北开始了新的历史阶段。1946年2月,延安的抗大总校也挺进东北,抗大一分校即编为该校第三大队。

psb2.jpg

1949年8月,为适应东北军区建设正规化国防军、培养基层干部的需要,以抗大第三大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东北军政大学第四团为基础,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组建第二十七步兵学校,后经第七步兵学校、齐齐哈尔步兵学校等番号的转变;1959年4月,学校迁至锦州,先后改称锦州步兵学校和沈阳军区步兵学校;1973年10月,学校在大连重建,校名为沈阳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后改称大连陆军学校。

看到此处,心里不免有点小激动!原来,我21年军旅生涯中的后10年所在的部队——大连陆军学校通信训练大队,每逢开学和毕业典礼以及重大活动都要奏唱抗大校歌的原由在这里——大连陆军学校是抗大一分校的延续。也就是说,时光跨过41年,我与父亲成为了穿越时空的“校友”。
psb4.png

这个联想虽说略有牵强,但也算是有根有据。虽然通信训练大队当时隶属于沈阳军区司令部,但已列入大连陆军学校的教育序列。其教学计划和训练大纲全部按照大连陆军学校的中专课程设置,学员毕业颁发大连陆军学校的毕业证书。

如今,1986年由大连陆军学校更名的大连陆军学院,已随我军的精简整编被撤销。在大连金州龙王塘的大连陆军学院原校址上,新成立了沈阳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当年作为培养基层通信指挥军官的大连陆军学院通信训练大队,也于1987年更名为大连陆军学院通信士官训练大队而改训通信士官,如今该大队也正式并入综合训练基地。如果说当时通信训练大队和通信士官训练大队只是属于大连陆军学院教育系列,没有从编制上归属大连陆军学院,那么新成立的沈阳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则完成了这个教育系列和隶属关系上完全的统一。

psb3.jpg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象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
从父亲入学抗大一分校的1940年,到我调入大连陆军学校工作的1981年,41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抗大精神和传承抗大精神的校歌。

父亲,我的老校友:请接受我的敬礼!。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一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把两代人拉到一起,时空穿越,永久的军校,永久的精神。作者用“老校友”这一红线,把当年转战南北的抗大一分校与大连陆军学院相串联。资料详尽,难能可贵,推荐阅读。编辑:星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