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让记忆永远铭刻心间

作者: 云淡风清 点击:347 发表:2025-05-07 09:55:55 闪星:2

摘要:总之,散文集《记忆》不仅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它同时也是作者情怀的表达,情感的抒发。耿老师通过散文集《记忆》,让读者了解了早已远去的一段历史,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岁月流转,情怀依旧。让我们以耿老师为榜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美好瞬间,书写珍贵往事,让美好记忆永远铭刻心间。

  “我想记忆生活里的每一片时光,每一片色彩,每一段声音,每一种细微不可觉察的气味。我想把它们一一折叠起来,一一收存在记忆的角落。”

  拿到耿丰年老师的散文集《记忆》,蒋勋先生的这段话马上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蒋勋折叠生活的过往,一一收存于记忆的角落,写下了《此时众生》。耿老师搜寻记忆深处那些难忘的往事、那些珍贵的瞬间,一一记录珍藏在自己的文字中,于是就诞生了散文集《记忆》。

  《记忆》是耿老师散文集中一篇非常有典型意义的文章。此文讲述了在“反越自卫战”前夕,作者作为车站的一名服务人员,在茶炉房偶遇一位即将奔赴前线的解放军战士的往事。文章通过人物对话,人物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小战士形象。虽然篇幅不长,读来却感人至深。作者用《记忆》这篇散文名作为整部书的名字,一语双关,既是对这段珍贵往事的回忆,也是对过往生活点滴的追忆、盘点、归纳和整理。

  打开散文集《记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跃然纸上。“旅途纪事”“难忘记忆”“凡人轶事”“纪实文学”,一综综、一桩桩,琳琅满目、精彩纷呈。

  读第一辑《旅途纪事》时,我们跟随着耿老师的文字,时而在微山岛上听琵琶、时而在舜皇山攀岩、时而在古徽州穿越……不仅见识了耿老师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奇闻轶事,也感受到了他旅行的收获和快乐。

  而最让我感动的第二辑“难忘记忆”中的几篇文章,《怀念父亲》《寻找大舅》《八十年代,大舅魂归故里》等。文中那些熟悉的地名,那些动人的故事,让我读来倍感亲切,犹如身临其境。读着耿老师的文章,我的眼前出现了我伯父、我父亲的身影,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背井离乡、出生入死的场景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耿老师的文章让我感同身受,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文学作品的非凡意义就是在于能够表达情感,能够引发共鸣。在散文集《记忆》中,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文章还有许多,《龙固煤矿采风》《文学创作班轶事》《黑户小方周云的点滴故事》等等。读着这些文章,著名诗人王辽生,六十多岁的乡村民办教师任劲,年龄最小的农村姑娘李逸,小人物方娜萍夫妇,一个个鲜活的、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他们的故事,不仅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感动,同时也带来鼓舞和力量。

  总之,散文集《记忆》不仅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它同时也是作者情怀的表达,情感的抒发。耿老师通过散文集《记忆》,让读者了解了早已远去的一段历史,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岁月流转,情怀依旧。让我们以耿老师为榜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美好瞬间,书写珍贵往事,让美好记忆永远铭刻心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记忆是时光的琥珀,将生活的吉光片羽凝固成永恒的星辰。蒋勋以文字折叠岁月,耿丰年老师亦执笔为舟,在记忆的长河中打捞那些被时光浸染的故事。作者阅读《记忆》感悟到散文集不仅是耿丰年老师个人的生命历程的诗意注脚,更是时代浪潮里的众生浮世绘。从烽火岁月中的战士身影,到乡土故人的深情守望;从旅途见闻里的人文烟火,到平凡生命中的璀璨光芒,散文集里每一篇文章都承载着历史的温度与人性的光辉。《记忆》这本书,既是触摸作者珍藏的生命印记,亦是在文字的共鸣中,重寻属于自己的精神原乡。让读者循着这些文字的脉络,共同聆听岁月深处的回响,感受记忆永不褪色的力量。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