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岁月赤胆魂
引子:这是家父生前应邀到河北省各地为政府机关、学校、驻军等单位讲述亲身经历的抗战历史故事。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再次阅读,深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千辛万苦、浴血奋战,牺牲了千千万万中华英雄儿女,第一次赢得了民族战争胜利的艰辛困苦。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也从来没有被征服!在当今再次遇到了严峻的考验时,重温这段历史,将会极大地激发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中华民族加快复兴之路!
杨敏学,出生于1919年12月。1937年18岁参加八路军,属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1940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1941年8月和1943年5月,两次参与对日寇反扫荡战斗。他曾受邀参加了1949年开国大典。1981年从河北省承德军分区司令员的岗位上离休后,在河北省廊坊市居住了38年。
作为一名老兵,他期待能把抗日战争的经历讲给年轻人,尤其想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他愿意把他们那代人的经历,尤其是抗日战争的那段经历讲给年轻人听,不仅是要让大家知道当时战争的情况,更想让大家明白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如今在这片和平的天空下,如何以史为鉴更好地出发。中国人从来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无论何时,我们都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我们的战士!
1981年,老人离休,但他的“战斗”并没有结束。他热心着小区周边大大小小的事,阻止菜市场乱摆摊点,劝说周边车辆有序停放,调解邻里纠纷……
他更热心公益事业,北京奥运会时当志愿者,汶川地震时捐款捐物,先后被28家单位聘请担任义务监督员,他还是多家媒体的特约通讯员,请去各学校做报告……92岁时,还开微博,做网上访谈。
2011年被原北京军区评为“北京军区2011年度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
开国大典,我和战友们也一起登上了国庆观礼台
我是一名抗战老兵。令我终身难忘的是1949年我刚刚30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兵部队司令部军务科任科长时参加的开国大典。10月1日这天,我们早早来到天安门东侧的观礼台上,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盼望毛主席登上天安门。
下午3点左右,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盼到了。只见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观礼台上顿时欢腾起来,“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成一片。我们也都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一边喊我一边想,我出生入死12年,就盼望着解放的这一天,就想亲眼见见指挥了我们出生入死、战斗了一生的统帅毛主席啊。可是越想看清楚,泪水越模糊视线。好容易盼到毛主席转向天安门东侧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了,我用袄袖狠狠地擦掉眼泪,看到毛主席身穿黄绿色呢子制服,头戴黄绿色呢子帽,红光满面,微笑着向我们挥手,我幸福极了。
突然,在我模糊的视线里,看到了1940年8月百团大战中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五团一营一连连长邓士钧带着众多牺牲了的战友向我挥着手,笑着站在观礼的人群中;我定了定神,又看到了当年化妆成姑娘混进日伪的据点,里应外合一举端掉了敌人炮楼的五团侦察连连长韩同福和他身后的战友们;还看到了当年激动地向我们宣布“日本鬼子投降了!”的晋察冀军区炮兵训练队的队长高存信;而且在他们的身后,我还模模糊糊地看到了在百团大战和晋察冀1941、1943年两次反扫荡战役,和解放张家口、太原、石家庄、平津战役中那些我叫得上和还叫不上名字就牺牲了战友们!
我又用力擦了擦眼睛,再次向他们望去时,他们突然不见了,变成了成千上万的前来观礼的功臣们……
正在这时,大会司仪林伯渠宣布开国大典开始了。毛主席操着沉重的湖南乡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后,毛主席按动电纽,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时天安门广场再一次欢声雷动,我在这声音中,再次听到了我的那些来自各地、操着不同方言的战友们的声音。我急切地四处张望,但是我失望了,他们没有来,但是我分明听到了他们的声音啊!!
站在观礼台上,看着雄壮整齐的受阅部队,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当年抗击日寇、消灭蒋军的晋察冀军区的威武之师啊!看着天安门广场欢呼的人群,我看到了他们就是被我们从日寇和蒋军的蹂躏下解救出来的乡亲们啊!看着天安门城楼上我们日盼夜想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看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像做梦一样,难道我们这些穷人真的翻身了?我的脑海再次闪过了与我一起战斗过的众多战友的笑脸,似乎听到了他们对我羡慕地说,等到全国解放的那一天,我们一起来庆祝啊……
此时此刻,我不禁回忆起了当年我1937年参军的第一天就当上了普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队的宣传员的事情——
火线剧社鼓舞士气
在当时的八路军战士普遍文盲的情况下,念过几年小学的我还算是“知识分子”呢!1938年5月,第四军分区在宣传队的基础上成立了“火线剧社”。我又当上了“火线剧社”的演员。那时,“火线剧社”演出的节目都是结合战斗中的一些英雄模范事迹编排出来的文艺节目。然后拿到各基层部队去演出,以此达到鼓舞士气的目的。同时,也根据毛主席、党中央对抗战必胜的教导,编排一些坚持抗战、不当亡国奴的节目,以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号召广大老百姓积极支持抗战,实现全民抗战。可别小看这些自编自演的节目,宣传效果可好着哩!老百姓看了特别受教育,战士们看了也很受鼓舞,每到一处演出,都会在军民中受到热烈的欢迎。
演出可是“真实”的——服装是真的:演什么人穿什么人的衣服,有的就是现场借来的;道具是真的:枪用战士的真枪,物件是老百姓的家什,给观众完全是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我们把感情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中去了,让人看了特别受感动。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演员亲身经历过的,演得活灵活现,把观众都带入到剧情里去了。当我们演到日本鬼子奸淫抢掠的情节时,观看的八路军战士甚至有拿出枪来要打演鬼子的演员;当演到号召全民抗日内容的节目,宣传“好儿要当兵,当兵要当八路军”,当场就有群众积极要求当兵的,场面特别感人。
那个时候环境那么艰苦,生活待遇那么差,我们为什么还有那么高的积极性?那时我们都年轻,水平不高,认识不那么全面,但有一条是非常可贵和坚贞不移的,那就是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抗日救国做有益的事情;也是在为穷人打江山做有益的事情。做这样正义的事业,再苦再累也值得!所以那时演出虽然又苦又累,而且还很危险,但大家都毫无怨言,工作着很起劲。
说到危险,那时的演出大多数都是在前线进行战地演出,演出同打仗一样,都是在战场进行的,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我们的演员都是像战士一样,谁也没把危险当回事,只要是为战士们演出,哪里都敢去;再危险的地方也敢上。即使是在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战壕里演出,大家也都特别的投入,完全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因此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最让我难忘的是在太行山麓的第一次参加——
漂亮的伏击战
那是一九四三年八月,为了宣传和发动群众,开辟敌占区工作,并在军事上打击、骚扰敌人,瓦解日伪军。我所在的便衣连,将深入到冀西敌占区——太行山麓开展战斗。
一天,我们突然得到了一个情报,有四十多名日伪军于八月十九日九时左右,由荻鹿县城开往平山城,加强那里的防守。当晚,连长便向大家传达了上级要我们连歼灭敌人的命令,并且马上做了周密的部署。
八月十八日晚,我连三个排和一个机枪班的兵力,火速朝敌人的必经之路的牛城庄开去。冀西的原野上,不时地吹过一阵阵初秋的夜风。天上的月光和一颗颗的星星,眨着眼睛,郁碧苍苍的青纱帐里,布满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弹坑,一条条宽大的封锁沟向无边的黑夜中蜿蜒而去。这时的冀西平原万簌俱寂,山沟里黑沉沉一片,只有那一幢一幢的日伪军炮楼里射出的一束束耀眼的光。远处,不时传来一阵阵惊恐的狗叫,偶尔夹杂着几声夜鸟惊飞的凄鸣,战士们迈着轻捷飞快的步子,个个警觉地向前走着。四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牛城庄西口村的公路两侧。这个村子不大,但小小的牛城庄西口村,就有几户人家是我们党的地下活动堡垒户。
清晨六点多钟,在牛城庄西口公路两旁的庄稼地里,有三个头戴羊肚子手巾的农民在那儿认真地锄田。他们不时的直起腰来朝远处公路上张望着,一会儿埋头使劲地握着锄头锄地。太阳一杆子高了的时候,只见靠近公路的那个人,两眼机警地顺公路方向扫视着。猛然,他弯腰从旁边的田梗上,抄起一块石头,又随手将手中的石块猛力朝那上边砸去,随即传出“铛铛”的联系声响。不一会儿,先是阵马蹄声响,随即从庄稼地垄里便看见一队伪军晃晃荡荡地朝这边走来。这队伪军呈人字形队列向左右两则张开,中间是一队日本鬼子兵,簇拥着一个鬼子中队长,他骑着高头大马,脚穿马靴腰配战刀,脖子上是一架黑色望远镜,嘴上留了一撮小胡子。这家伙大概是看见了前方离村不远的那三个农民,他一手勒马缰,一只手抬了起来,举起望远镜,狡诈地向前方望了望,似乎是发现了什么情况,他突然刷地拔出了战刀,调转了马头,他那握着战刀的手刚要向前伸出发出后撤的命令。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铛”的一声响,他手中的战刀便“咣啷”一声落在了地上。与此同时一串“哒哒哒”的机枪声猛烈地吼叫了起来。刹时枪声大作,杀声四起,在他们左右两边的庄稼地里,飞出了一颗颗手榴弹,枪声“哒哒”地响,手榴弹轰轰地炸。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的敌人晕头转向鬼哭狼嚎,乱作一团。这时,只听得“嘀嘀哒哒”地清亮的冲锋号吹响了。从路边的庄稼地里,战士们端着雪亮的刺刀,呈C形朝敌人包抄而来。敌伪军们见势不妙,有的抱头鼠窜,有的跪地求饶,像秋风扫落叶一般,三下五除二,三十七名伪军全部被俘;又经过半小时激烈的肉博战,十三名鬼子全部被我们报销了。鬼子中队长像一只急红了眼的狼,妄图逃窜。他见来路已被我们堵死。子是便调转马头向村子方向逃去。这时只见那三个锄田的农民同时举起枪来,瞄准了这个家伙,三声枪响,鬼子中队长来了个倒栽葱,一头栽在马下,结束了他的狗命。
后来我们又一次次地开展了对敌战斗,我记得最著名的就是——
智取双石洞
那是1943年春,日本鬼子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经常进行扫荡。为了扩大统治区,他们到处安据点、筑碉堡、设障碍、挖封锁沟、修封锁墙,梦想把解放区与敌占区分割开来,造成我八路军深入敌占区打击敌人的种种困难。在石家庄以西四十公里,有个张常峪村,在它西北方向的小高地有个双石洞,鬼子修了一个钢筋水泥的碉堡,叫做双石洞堡垒。这个堡垒共占地二十多亩,堡垒周围三道护垒障碍。第一道是十多米深、宽五米多的大沟;第二道设有高低不平木桩子和铁丝蒺藜;第三道也就是靠堡垒最近的一道,设置了三米多高的钢丝网,并挂有带响声的铁盒子。堡垒的南侧设了一个吊桥,这是供出入堡垒大院唯一的一条通道。这个吊桥平时吊在三、四米高的空中。自1941年建立这个堡垒以来,堡垒内经常驻有日本鬼子兵一个小队。小队长名中冈村一郎,共有鬼子兵十多人,伪警备队一个中队共有四十一人,武器装备也很强悍。
这个堡垒距我军深入敌占区交通口约四五百米。不论白天还是晚上,敌人经常往交通道口上打枪助威。那门大炮阵地就设在院内,经常往封锁沟外我解放区附近村庄打炮。几年多来,打死我解放区无辜村民二十多人,毁坏了很多房屋,使附近村庄的人们,晚上睡不好觉,白天上地劳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就连小孩子上学念书也受到影响。日军统治区附近的村庄老百姓更是深受其害,鬼子兵和伪军在夜间三三两两地闯入民房奸淫、掠夺,广大人民群众恨之入骨。附近的广大群众多次要求我军拿下这座堡垒。1942年,我军曾几次强攻过这个堡垒,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但均未成功。因此团首长决定用智取的办法,把这个堡垒拿下来,既为民除害,也为我们深入敌占区开展工作扫除一大障碍。
侦察连经过几个月的侦察了解到:堡垒内八十人的吃水问题,靠堡垒最近的村庄张常峪村民轮流挑水上去。送水上堡垒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天九十点钟左右,人数为十三四人。日本鬼子小队归石家庄市鬼子联队指挥,每个月鬼子小队长冈村一郎要带上鬼子兵到石家庄开会一次。开会时,日本鬼子小队长冈村一郎堡垒内只留下2至3名鬼子兵。而伪警备中队长李二狗经常夜深后住在家里,天亮前返回堡垒。他的老婆曾几次被鬼子兵污辱过,李二狗还经常受鬼子小队长冈村一郎和鬼子兵的打骂,内部矛盾很大。
于是我们决定先做伪警备中队长李二狗的工作,利用他经常出堡垒回他老婆家里的机会和他谈话,讲明我们的政策。经过多次工作,李二狗开始有了觉悟。于是由侦察连长挑选了十三名本县口音、机智灵活的战士,由韩连长亲自训练,让他们化装成农民,练习进堡垒的动作,并研究了可能碰到的几种情况以及对付的办法,同时研究了挑水上堡垒的时间:日本小队长去石家庄开会的时机。
2月14日夜,一个鬼子兵又到李二狗老婆家来了。我们在那里工作的侦察员立即派人上碉堡给李二狗送信。李二狗听了火冒三丈,风风火火地赶到了家里。正赶上鬼子污辱他老婆,他怒发冲冠,二话没说,揪起鬼子兵,狠狠地打了两个耳光,立即掏出手枪,“啪”的一声把鬼子枪崩了。这时我们的韩连长和几名侦察兵呼啦一下子进了他的家,乘机继续给李二狗做工作:“你打死了日本兵,闯下了杀头大祸,要是听我们的,就不给你声张。否则就马上派人向冈村一郎报信。”李二狗一听,吓得直打哆嗦,叩头求饶说道:“我听你们的,你们何时上堡垒,我一定遵命照办。”
2月15日这一天,鬼子小队长冈村一郎一清早带着鬼子兵到石家庄开会去了,堡垒内照常留下两个日本兵。
我五团特务连的战士们隐蔽在封锁沟外的常峪村,还有一个连埋伏在常峪村公路两侧。上午九点多钟,韩连长挑着水当排头兵,十三名农民模样的战士挑着水紧紧跟随着,胸前都挂着“良民证”。来到吊桥前,韩连长喊道:“兄弟们!请放下吊桥,给你们送水来了。”这时哨兵张黑旦(李二狗事先安排好的哨兵)“吱吱吱”地把吊桥放下来了。韩连长从腰里掏出手枪“叭!”地朝天放了一枪(这是事先和李二狗定下的暗号)伪中队长李二狗大声命令道:“兄弟们,不要带枪,都到院里集合。”这时我们的战士也大声喊道:“缴枪不杀,优待俘虏!”霎时间,四十一名伪军乖乖地站到大院里了。
特务连的战士们听到枪响后,立即冲进大院内,制服了那两名日本鬼子,并且按照事先的分工,有十名身强力壮的战士拉着、推着那门大炮,其他战士抗着缴获的轻重机关枪、步枪和其它战利品,押着俘虏兵,迅速回到了解放区。当我们过了封锁沟后,双石洞堡垒已经燃起了熊熊烈火。
从那以后,八路军用一颗子弹缴获了一门大炮的战斗故事,在那一带的群众中传为佳话:
日本兵真可恨,修炮楼害百姓,奸淫烧杀罪恶深。八路军真勇敢,装民夫把堡垒登,活捉小日本,俘虏狗腿军,缴获大炮除害虫,永远不忘八路恩。
冈村一郎小队长和一小队鬼子兵在石家庄开完会下午回来的路上,也被我们埋伏在那里的那个连队全部消灭了。后来我们还根据上级的指示,又打了一次——
干脆利落的歼灭战
我记得是1943年秋季的事情,残暴的日本鬼于纠集了七八万的兵力,对我晋察冀根据地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扫荡,实行血腥的“三光”政策。
我们这个连是普察军区第四军分区三十六团唯一的一个便衣连。任务是经常深入到敌占区,政治上宣传发动,武装群众,军事上骚扰打击敌人。当时因为我们担负的任务比较重要,所以无论在人员编配还是在枪支弹药供应方面都是优先满足的。
因为日本鬼子忙于对我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四处纠集兵力。所以使敌人的据点、城防都空虚了。他们顾头顾不上屁股,常遭我军和地方人民群众的袭击。不是今天这个炮楼上了天,明天那个炮楼开了花。敌人吓得魂不附体,闻风丧胆。
驻守在河北平山县城内的日军城防司令叫德田四郎,是个杀人魔王,当地群流传着这么几句话:“德田四郎是魔王,杀人放火抢姑娘。有朝一日八路来,干刀万剐见阎王”。但是这家伙也是个胆小鬼,他一见形势吃紧,便偷偷地逃回了石家庄。
我连于一九四三年八月接到了一份紧急情报,说是在八月十五日上午,要有二十余名日本鬼子和四十余名伪军增援到平山配合德田四郎加强防守,德田四郎也在其中。于是十四日夜,我连急行军到了平山东部的白沙镇。当时是深秋时节,公路两旁都是茂密的青纱帐,这是一个很好的埋伏区。
第二天上午十时左右,只听得前方“当!当”来一阵敲锄头的声音:这是事先规定的信号。霎时,就听得卡车由远而近,只见东边公路上卷起一阵烟尘,两辆汽车夹着一辆吉普车向这里驰来,战士们个个持枪怒目,手指紧紧地扣着板机。这时只听得“哒哒哒”三声枪响,连长下达了战斗命令。几乎在同一时间,“哒哒哒”……两挺机关枪首先向敌人说话了。紧接着,步枪、手榴弹一起开了火,只见走在前面的一辆卡车,咔嚓一下子死在那里。后面的两辆还没来的及刹车就撞了上去。车上的敌人顿时乱成了一团。有的龟缩在车下,有的慌忙地逃命。这时,连长大喊一声:“冲啊!……”全连战士“哗”地向敌群冲去。战士刘三小的战斗小组干净利落,机智勇敢!一连杀死三个日本鬼子。他们紧握着刺刀又转身向另一个鬼子冲去。忽然在刘三小的背后,一个鬼子对准了他的后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连长大喊一声,“啪”地用枪托把那个鬼子的脑袋砸开了花,鬼于惨叫一声当即瘫在了地上。
战斗结束了,鬼子被消灭了,可德田四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连长果断地下达了搜索的命令。战士们分成几个战斗小组,分头向青纱帐搜索去。忽然看见在一块谷子地的边垄上德田四郎正一跛—拐地向前逃去。战士们用日语碱着:“缴抢不杀!优待俘虏!”德田四郎仍不站住。战士刘三小举起枪“叭”的一枪把德田四郎打倒了。刘三小、张德录走上前去。德田四郎爬在谷子地的边垄上,手里还紧紧握着一把持挥刀。刘三小踢了一下德田四郎,说:“你个小日本,回老家了!”这时,只见德田四郎猛地爬起来,挥起指挥刀向刘三小砍去。刘三小因没有防备而被砍到在地,光荣牺牲了。原来,狡猾的德田四郎只是被打伤了腿,他装死。这时,各班组的战士个个横眉怒目。机警的班长王三虎和战士高占忠绕到他的背后“唰”地冲上去,雪亮的剌刀狠狠地插在德田四部的背后,这个杀人成性的日本鬼子,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这次战斗,我军三名同志光荣牺牲,七名同志负伤。共打死日本鬼子二十三名,其中击毙鬼子中队长、日本城防司令各一名,活捉伪军四十二名。
这次激烈的战斗结束后,按照我军以往的惯例,我们为这次在战斗中牺牲的赵金锁、李三狗、张三小三位烈士开了追悼会。追悼会请来了烈士的家属参加,其中赵金锁的父亲和哥哥在追悼会上讲了话。战士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纷纷表示刻苦练兵,为失去的战友报仇。
但是不料,我们一名“烈士”又奇迹般地回来了。大家见到他后都高兴地对他说——
马克思又让你回来了
那时那次战斗后一个月后的一个晴朗的早上,大家和往常一样,在做着战斗准备,有的在擦枪,有的在噌噌地擦着刺刀。这时只听屋外传来一阵“咚咚咚”急促的脚步声。战士们不约而同地都急切地站了起来,几乎在同时,屋门“咣当”被一个风风火火的彪型大汉一下子闯开了。只见那来人眉阔眼亮,手扶短枪,腰扎武装带,从窗户外面射进的阳光正照在他那黑红的脸瞠,显得英俊而威武。“敬礼”!他干脆利索,右手朝额头上一举,“啪”地一个立正,然后便伸出手来,上前来和我握手。我两眼一亮,又是惊,又是喜,忙问:“你是金锁?”“我是金锁”!“你没死”?“我没死”。说着他甩了甩胳膊,又伸了伸手和我握手。我使劲擦了擦眼睛,仔细瞅瞅,是你!真是你!那高高的个,粗粗的眉毛,亮亮眼睛。瞧,这不是我们的金锁是谁呀!这时大家也都好象是一下子清醒过来,“呼啦”一下子拥了上来,将赵金锁团团围住:“金锁原来你没有死!金锁回来了!”“金锁快对我说说,这些天你是怎么过来的?”还有的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竟伸出拳头,亲亲热热地打了他一拳。他更是激动,反过来就打战友一掌。
紧接着,金锁谈起了事情的前前后后。原来,在那次战斗中,我们和敌人交锋之后便开展了肉搏战,赵金锁一口气杀死了三个日本鬼子。忽然他发现有一个鬼子兵一瘸一拐向青纱帐深处逃跑,他越过松林,飞身窜了过去,正要端枪冲刺,身后一个鬼子兵的子弹射进了他的右臂,他只觉的浑身一震,鲜血汩汩地流了出来,手中紧握的大枪滑落在地上。决不能让鬼子跑掉!就在那鬼子回头的一刹那,赵金锁咬紧了牙关,像发了威的小老虎,猛的扑上去抱住敌人,朝左边的一条深沟滚了下去,赵金锁决心和敌人一起粉身碎骨!只听到“呼啦啦扑腾腾”,他和敌人一起跌入沟底!这条沟深三丈,他跌到沟底一阵剧痛,可是当他发现敌人没有摔死,仇恨使他忘记了疼痛,于是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顺手抓起了旁边的一块石头,用力朝那个家伙的头上砸去,鬼子被他砸死了,赵金锁同志也昏了过去……
听到这儿,大家不由的急切地追问:那后来你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赵金锁激动的望了望大家,接着说道:他在沟底躺了一天一夜,昏昏沉沉地动也不能动。第二天,有两个拾弹壳的孩子来到沟边,其中一个不小心滑了下去,另一个孩子又惊又怕,吓的一边哭喊着一边向村里跑去。当时,他由于负伤过重,浑身烧的厉害!望了那孩子一眼又昏了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老乡的土炕上了。一位老大娘手里端着一个粗瓷大碗,另一只手里拿着小勺正慈祥的笑呢。就这样,这位大娘天天给他喂饭喂药,直到他的伤养好后,这才肯放他回来。临走的时候,老人家还叮嘱我:“好好养伤,养好了伤,身子骨棒棒地再去打鬼子!”
听到这里,旁边的一个小战士接过了话茬说道:“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你被一个鬼子兵给打死了,已经去见马克思了。前些天还为你开了追悼会,你爹和你哥还讲了话,我们都嚷嚷着为你报仇雪恨。这不,仇还没报你就又活了!”这时,坐在铺上的连长诙谐地说道:“日本鬼子还没有赶出中国,你就想上天交差,这不是,马克思又让你回来了吧!”他也一本正经地说,是啊,马克思说了,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呢,快回去执行新的任务吧!大家被他说的哄堂大笑,前仰后合。赵金锁认真的说道:“是啊!马克思说我还没有完成打日本闹革命的任务,又让我回来了!”
我很快就百岁了。我们活下来的人,要用千百倍的努力捍卫好新中国,把新中国建设强大起来。要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杨军 整理)
【编者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节点,杨敏学老兵的回忆文章宛如一座桥梁,跨越时空,将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文章以细腻笔触、真挚情感,从多个维度全面展现了抗战时期的真实场景与英雄事迹。详尽叙述了从亲身参与开国大典的荣耀时刻,到火线剧社鼓舞士气的独特贡献,再到漂亮伏击战、智取双石洞、干脆利落的歼灭战等一系列战斗经历,还穿插了“烈士”赵金锁奇迹归来的动人故事。这些内容不仅是个人经历的生动讲述,更是一部生动鲜活的抗战史缩影,深刻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