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抗战】张传福三甲伏击战

作者: 唐殿武 点击:643 发表:2025-04-03 08:52:34 闪星:2

  前文说冯治纲夜袭汤原战果辉煌,惊天动地。太平川人大了腰,提了气。那他的邻居,好哥们张传福(六军三、四团长)尹家大院战斗,日军一个小队全部被消灭。更是一鸣惊人,全乡百姓赞颂。

  1936年在党的领导下,汤原县人民民主政府、中共北满下江临时省委下江特委相继成立。地址分别立在赵家屯和大马厍,那么这一地区我党的军事、武装部署更为重要。张传福团被委以重任,驻扎在这附近。依托猴石山,暗中守卫两大新建的营垒。目前日寇兵力还鞭长莫及,要剿灭汤原游击队根本做不到,就对潜伏各地的游击队和救国协会,推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烧、杀、抢,掠,归屯并村。对付这一形势不能硬碰,就得把鬼子引出来打,让它自动上钩。黄吟秋策划,利用关系给日本守备队参事官、副县长宫地宪弌制造了一个信以为真的秘密情报。说:“六月二十二日上午,游击队首脑到江北格区,宝宝山召开区干部会议”,自佳木斯守备军部、宪兵队电话传来信息。老鬼子果然中计,认为这是极好机会,遂派日军仓石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分兵两路奔格节河区而去。到宝宝山,自卫团是步兵得超近道走垚起家,过河。日军出动汽车,必然过了黑金河大桥,拐上江堤。经过尹家大院,道溜光直奔格节河桥。

  当时黑金河圩堤链接格金河圩堤段江坝,基本成工,堤面平整。虽然绕点远,跑汽车喜欢,直达格节河木桥。韩家大院西头设有转道大坝路口,为必由之路。6月22日忙铲忙趟的季节,天一放亮就满地是劳作的人。男工女妇铲的铲趟的趟,人欢马跃。因为有了江堤,下坡地变成了抢手货。远见卓识的张家老掌柜收获大了,涝洼地变良田。老哥仨,少哥十一个,韩亲家、唐亲家、吉成,田舅爷引来许多闯关东农民。便有了南四福(伏)各院套(围子)星罗棋布。日本鬼子异想天开,要来殖民,岂能允许?便有了抗日群众基础。张传福一起义,必然一呼百应。这一日头天晚上调动20民兵在韩家大院集合做准备,干啥暂时不能明说。也许啥也不干,老韩家预备木杆、草席。大家吃饱喝足睡觉,许进不许出,听候命令。

  庄稼院地里,都干一气活了。从汤原方向大摇大摆过来两辆汽车鬼子和一队伪军。汽车奔这边来了,伪军两个长官骑马,后边跟一帮人。走在叽里拐弯的农田路上,超近也奔格节河木桥暂且不表。那两辆汽车很快就过去了,做好准备的民兵由张合、孟长君指挥,跑到江堤的路口下坡处。在二肋上很快做了一个陷陌,挖了一道沟,木杆、草席、覆土,一点破绽没有。单等敌人必然回来,掉下去。张传福亲自带领张广祥一连人四面埋伏,瞎蠓、蚊子怎么叮也不许动弹。

  这场伏击战,张传福策划的十分周到,“只要你出来,我就把你全部报销”。不仅这里严密布置,还派出黄吟秋指挥一个排在格节河木桥东头,虚张声势吓阻。因为那时候的木桥在垚起家东河沿的位置,通向四合屯。冬季不用说,四通八达。劳动人民长期摸索到这里是鹅卵石河底,舟楫时代,水旱交际地。水再大也漫不上去,再小也不断流,后来有了木桥。跑汽车还是摇摇欲坠,不过水廋时蹚水能开过去,有道口,实层底。

  今天有老天相助,平川旱,山里下了阵雨,来了一股牤牛水。水位加深,有可能没水箱,派兵下去试探。正好黄吟秋率一排人佯作埋伏暴露。开枪射击,丢手榴弹。仓石队长见状不可强渡,下令返回县城复命交差。张传福就这么设计的,调虎离山、声东击西并用。果然奏效,满载一个小队鬼子的两辆汽车,飞快的往回跑。当跑到尹家大院大西头。拐弯下道,没留神。头车前轱辘哐当一下攮进设计好的陷陌,顿时人仰车翻,发动机起火。后车追尾撞到前车,两车鬼子兵惊慌失措。指挥官日军中尉排长仓石措手不及,已跌成重伤不能动弹。后车驾驶室的小队长吓得钻车底下躲避。张传福一声令下:“打!”张广祥一连战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跃而起,三面包围。几十支枪对准敌人开火,还有手榴弹。两车日本兵当场击毙23个,剩一个喘气的,举手投降俘虏。缴获机关枪一挺,88式掷弹筒一个,步枪29枝,手枪3枝。十几分钟结束战斗,张传福命令打扫战场,燃烧汽车,火光冲天。地里干活的老乡目睹一切,拍手称快,“六哥好样的!”游击队撤出战场,扬言北退靠山屯,留下虚北掣南之略。廉成平伪军见情况有变,赶过来,黄瓜菜都凉了不表。

  小乡太平川,准确地说,张传福和前文讲的冯治纲、下篇要写的刘铁石算是邻居。一个车道沟来的,扯耳腮动。十几年艰苦奋斗刚过上好日子,小有成就。还有那闯关东的老百姓,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心县委领导。大好河山,黑土地,小日本要来殖民,想白毛!全民皆兵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淹死你,时间而已。

  1938年秋,兄弟俩奉调率队西征支援西部抗战。8月23日行至黑金河口遭遇日伪军围追堵截。前哨报警,探得敌情。丰富战斗经验的张传福,果断设“调虎离山”之计迷惑敌军。为达目的,命令沈震点灯,政治干事不解其意,被骂一句。引诱敌人火力攻击大脑袋山,天亮大造声势,引敌人追击到暖泉沟,与之周旋。掩护冯治纲赢得时间,人马经兔子窝棚后沟。避开敌人追击,跃进兴安岭。胜利抵达海伦与穆棱交界处,赵尚志开辟的八道林子根据地。得知六哥为掩护大部队,牵制了敌日军第61联队。包括三个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分队,还有机关枪三挺。仅一个保安连对付强大敌人两天三夜,死伤14位,包括师长。敌人醒过腔来,晚了。

  师长躺在草堆上命令:“大家去找到牺牲的十四位战友,掩埋好尸体,留个记号,将来好告诉后人。回来吃饭,准备出发。”大家完成任务回来,张传福开始发烧了,就没怎么吃饭。第二天早上发布了最后一道命令:“韩铁汉、李英臣你俩带领大家(三十八人)追赶队伍去吧,李副官知道道。见到参谋长报告一下情况,我恐怕是不行了。告诉治纲:我对得起党,对得起太平川人民,对得起哥们,没给兄弟丢脸。快走吧,这是命令。温连长、吴国富、潘兆会、会春、贵富、王湖你们几个,带伤的哥们陪陪我,我呢就哪死哪埋。你们快走,我还兴许多活一会儿。你们要不听命令,我就自己崩了自己。”

  冯治纲听了报告,嚎啕大哭:“六哥,你可千万不能死啊,鬼子可是真怕你。太平川人真拥护你,我的好榜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张传福凭借非凡的勇气与谋略,在汤原地区书写了壮丽的抗日篇章。三甲伏击战中,他巧妙布局,以少胜多;西征途中,他舍己为人,掩护战友。他的事迹不仅是个人的英雄传奇,更是东北抗日军民群体抗争的缩影,体现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为民族解放事业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英雄的敬仰与赞美之情。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