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辞书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名句例说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意境深远,博大精深,气势磅礴宏大,语言精炼优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笔者在阅读毛泽东诗词时,还发现主席匠心独运,用典贴切自如,首创或准确应用成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寓意深长,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毛泽东诗词中有些首创性或独创性成语,前无古人,亘古未有,犹言辞书中的“语本”“语出”之类,成为成语之语源,并为成语辞书(工具书)所收录(如下文第1至10条);有些是直接借用或引用成语(如下文第11至20条)。现采撷几例,与广大读者分享。
1、风华正茂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旺盛。形容人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53页)
【风华正茂】形容年轻有为,朝气蓬勃,才华横溢。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80页)
【风华正茂】形容年轻人朝气蓬勃,富有才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见《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修订版(第336页)
2、横扫千军
【横扫千军】形容干净彻底地歼灭了大量敌军。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242页)
【横扫千军】异常迅猛地歼灭大量敌军。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505页)
【横扫千军】形容象扫地似的轻而易举地击溃了大量敌军。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461页)
3、飒爽英姿
【飒爽英姿】形容人精神焕发、体态矫健的样子。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526页)
【英姿飒爽】亦作“飒爽英姿”。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578页)
【英姿飒爽】亦作“飒爽英姿”。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诗:“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618页)
4、风云突变
【风云突变】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重大变化。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59页)
【风云突变】比喻局势象风云那样突起动荡。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372页)
5、红装素裹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白雪互相映照衬托的美丽景色。毛泽东《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465页)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放晴,红日、白雪相互映衬的景象。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244页)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互映照的美丽景色。毛泽东《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见《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修订版(第476页)
6、浮想联翩
【浮想联翩】许多联想出来的事物不断涌现。毛泽东《送瘟神》诗:“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384页)
【浮想联翩】比喻许多感想在脑子里连续不断地涌现。毛泽东《七律·送瘟神·序》:“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66页)
【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思绪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毛泽东《七律·送瘟神·序》:“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见《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修订版(第352页)
7、长夜难明
【长夜难明】漫长的黑夜难以见到光明。比喻封建统治下漫长的黑暗岁月。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78页)
【长夜难明】比喻漫长的黑暗岁月。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44页)
8、只争朝夕
【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853-854页)
【只争旦夕】亦作“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741页)
【只争朝夕】形容分秒必争,紧张奋斗的进取精神。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697页)
9、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九天:传说天有九重,极言其高。揽:采摘。到天上去摘月亮。形容富有豪情壮志。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见《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修订版(第622页)
10、森严壁垒
【森严壁垒】比喻防守严密。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533页)
【壁垒森严】形容防御工事坚固,戒备严密。亦作森严壁垒。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78页)
【壁垒森严】指防守严密。亦作“森严壁垒”。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见《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修订版(第53页)
【壁垒森严】原指防守严密。亦作“森严壁垒”。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66页)
11、蚍蜉撼树
【蚍蜉撼大树】亦作“蚍蜉撼树”。语出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897页)
12、万水千山
【千山万水】亦作“万水千山”。语出唐·贾岛《送耿处士》诗:“万水千山路,孤帆几月程。”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942页)
13、岿然不动
【岿然不动】语出《淮南子·全言训》:“嵬(岿)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见《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3版(第338页);形容高大稳固,不可动摇。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也作“嵬然不动”。——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350页)
14、风流人物
【风流人物】语出唐?陈叔达《答王绩书》:“风流人物,名实可知。”风流:英俊杰出。指杰出的人物。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360页)
【风流人物】风流:杰出的,英俊的。①指有文采、有名望或功绩,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毛泽东《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见《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修订版(第336页)
15、风吹浪打
【风吹浪打】语出清·洪昇《长生殿·埋玉》:“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比喻遭受狂风巨浪的冲击。也比喻遭受险恶和磨难。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51页)
16、炮火连天
【炮火连天】语出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炮火充满天空。形容战场上炮火非常猛烈。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848页)
【炮火连天】语出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形容战场上火焰充满天空。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词:“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887-888页)
17、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语出宋·葛长庚《永遇乐》:“绿水青山,清风明月,自有人间仙岛。”——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741页);泛称美好的山水景致。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诗:“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也作“青山绿水”。 ——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385页)
18、指点江山
【指点江山】语出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道士一手捉宋臂,指点江山,……”指对国家大事或时政进行评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698页)
19、虎踞龙盘
【虎踞龙盘】语出晋·吴勃《吴录》:诸葛亮“叹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251页)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瘁。”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见《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767页)
【虎踞龙盘】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唐·白《永王东巡歌》:“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见《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修订版(第487-488页)
20、莺歌燕舞
【莺歌燕舞】语出明·冯悔敏《海浮山堂词稿·端正好·邑斋初度自述》:“莺歌燕舞,檀板绣氍毹。”原形容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现也形容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见《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578页)
【莺歌燕舞】多形容春光明媚,万物充满生机和活力。也形容大好形势。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见《汉语成语词典》(世纪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804页)
此外,“鹰击长空”一语近年来已被广泛使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9月19日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空军日前发布强军宣传片《鹰击长空为国仗剑》,首次公布我空军飞行员在海上用中英文喊话驱离外国军机的视频。”
其实,“鹰击长空”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鹰击长空”,指雄鹰迅猛有力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用“鹰击”而不用“鹰飞”,更能准确地形容雄鹰展翅翱翔迅猛有力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鹰击长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者在广阔的领域中奋力拼搏、英勇搏击、施展卓越才干,成就梦想。想必“鹰击长空”也将为新版的成语辞书收录。
【编者按】此文仿若一把钥匙,开启了毛泽东诗词与成语文化交融的宝库。作者以严谨治学之态,细致梳理主席诗词中首创或引用的成语,从出处探寻到释义剖析,再佐以权威辞书例证,为读者清晰勾勒出诗词与成语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惊叹于毛主席文学造诣之高深,于不经意间为汉语词汇添砖加瓦,吸引我们深入研读这些经典词句背后的魅力。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