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秋狝 大清王朝的105次实兵演练

坝上之旅,走进围场
所谓坝上,是指河北北部靠近内蒙的高纬度地方,有张北坝上、丰宁坝上和围场坝上之分。围场坝上有塞罕坝林场、乌兰布统草原和红山军马场等景点。随着国家媒体弘扬塞罕坝精神的宣传日盛,来此旅游观光的人们更加络绎不绝。
当第一缕秋风吹过,我踏上了坝上之旅,走进了那如梦如幻的围场。
秋意如同一位神奇的画师,肆意地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它的色彩。目之所及,是一片金黄与火红交织的世界。白桦林像是被点燃了一般,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枫叶则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热烈而奔放。
漫步在围场的草原上,脚下的草地已染上了淡淡的黄色,仿佛是大地铺上的一层柔软的绒毯。草丛中的野花依然倔强地绽放着,为这秋景增添了几分活泼与浪漫。远处,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它们的身影在辽阔的草原上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秋风轻拂,带来了丝丝凉意,也带来了草原特有的芬芳。那是泥土的气息,是草木的清香,让人沉醉其中。天空湛蓝如宝石,洁白的云朵像棉花糖般飘浮着,与这片五彩斑斓的大地相映成趣。
围场既是县名,也是大清王朝的皇家猎苑。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地方在距今300多年前就被清王朝皇室看中,辟为“木兰围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演练为主的“木兰秋狝”,共举行了105次。
1690年,这里还发生过举世闻名的“乌兰布统之战”。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为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址,如亮兵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联营、塞北佛石庙、翠花宫等,还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木兰围场,早在辽金时期就是狩猎之地
清代皇家猎苑又称木兰围场,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内,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1000年前辽帝的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射猎演练,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105次。
所谓“木兰”,满语之意为“哨鹿”,亦即捕鹿。由于是在每年的七、八月间进行,故又称“秋狝”。清代皇帝每年秋天到木兰围场巡视习武,行围狩猎。这是清代帝王演练骑射的一种方式。
为了便于进行木兰秋狝,清政府还从康熙四十一年开始,在北京至围场的沿途设置了许多行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热河行宫,又称为避暑山庄。康、乾时期,由于皇帝每个夏天去山庄避暑,因而热河行宫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
木兰秋狝,实质是冷兵器时代的实兵演练
当年康熙帝之所以决定每年秋天在木兰举行围猎活动,并非为了狩猎娱乐,而是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这一点,从康熙设置木兰围场的时间上也可以看出,当时正是平定漠北蒙古之时。通过围猎活动,不仅可以使八旗官兵既习骑射,又练劳苦,用以保持八旗官兵传统的骁勇善战和纯朴刻苦的本色,抵御骄奢颓废等恶习的侵蚀,做到安不忘危、常备不懈。
同时,皇帝可以借每年的木兰行围,在那里定期接见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以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满蒙关系,加强对蒙古三大部的管理,这对于北方边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说,木兰围场之选定在这里,并不单纯是因为这里地形好、兽类多的缘故。
雍正皇帝在位时期,虽然因种种原因没有举行木兰行围活动,但一再强调要在“适宜”的时候举行“秋狝”之礼。乾隆帝对于秋狝大典相当重视,自乾隆六年到乾隆56年,秋狝次数达四十次之多。
嘉庆七年再次正式举行秋狝大典,并且郑重其事,发布上谕解释说:“秋狝大典,为我朝家法相传,所以尚武习劳,怀柔藩部者,意至深远。”道出了大清王朝权倾天下的皇帝的清醒,富国须强军,强军必习武。
木兰秋狝实质是冷兵器时代一次次的实兵演练,有点像我们今天的朱日和军事演习,当然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数字化战争,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的木兰围场是梦幻般的宁静世界
今天的木兰围场早已消失了沙场点兵,刀枪剑戟,远离了骑马射箭,刀光剑影,虽然这里没有山的雄伟,也没有海的宽阔,但却能给人一份出奇的平静,这种源自草原的魅力常唤起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祥和。蓝天、白云、绿草、湖泊、桦树林,这一切将我带入梦幻般的宁静世界。
人们说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这是对塞罕坝风情的高度概括。塞罕坝的森林无边无际,绿色铺天盖地,清风吹过,有着律动的节奏。一片一片的花海,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拿着相机拍摄,横竖都是一个美。
月亮湖:塞罕坝中的天然湖泊,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中国最具浪漫气质湖泊”,电视剧《还珠格格》曾把这里作为外景拍摄基地,那五阿哥追小燕子的浪漫花絮就在这里拍摄。
另一个七星湖,在群山环抱的100万平方米的湿地范围内,分布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七个天然湖泊,空中俯瞰形如天上的北斗七星,七星湖因此而得名;她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新开发的重点旅游风景点。
到达塞罕坝:千里松林、万顷林海;游览月亮湖、百花坡、大森林、大草原,从远处望去,仿佛一块镶嵌在王冠上的宝石,闪闪发光;又好像是少女的明眸,纯净清澈。到近处观看,时而波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时而波光粼粼,反射着斑驳的阳光。
在塞罕坝,总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幻无穷,而且美妙的风景总是在前方,充满了未知的诱惑。于是,我在塞罕坝,相机不离手,脚步不停歇。我发现夏秋季的塞罕坝到处都是养眼的绿色,即使在阴雨天,光线渐渐暗淡时,湖面上的绿色湖草还是鲜嫩的,拍下的画面让人觉得很舒服。面对绝美的风光,总感到辞藻的匮乏,不知如何抒发对塞罕坝壮美的赞叹?
白天,在塞罕坝和乌兰布统的草原上踢球、拔河、跳大绳,傍晚点燃篝火,唱歌、聚会、看星星、聊人生、吃烤全羊。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上尽情载歌载舞,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走进梦乡!尽情体验坝上草原牧民的生活,度过一个美丽的草原之夜!
走马观花的发现,塞罕坝的美不仅体现在风景上,也体现在精神上。塞罕坝人几代筚路蓝缕,让沙漠变绿洲、让荒原变林海,这个绿色奇迹背后该有多少感人的故事。这一片人工林,凝聚了三代人55年来付出的努力与心血。
登上高处,俯瞰整个围场,山峦起伏,连绵不绝。山上的树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层次分明,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山谷中的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水声在寂静的秋日里显得格外清脆悦耳。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整个围场都被笼罩在这温暖而迷人的光芒中。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闪烁在浩瀚的夜空,仿佛触手可及。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时间仿佛静止,心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与宁静。
坝上的秋天,围场的美景,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在这里,我寻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美好,也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所以,今天我们身临其境,就觉得那一棵棵高大的林木不只是一棵树,它是立体的,是有温度的一个巨无霸的生态方阵。这一片蓊蓊郁郁的绿色海洋,让人感受到了这片林海和守林人的份量。
【编者按】文章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引领读者踏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围场坝上之旅。从秋意盎然的自然风光,金黄的白桦林、火红的枫叶、广袤的草原、悠然的牛羊,到历史底蕴深厚的木兰围场,其曾经作为皇家猎苑的辉煌与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再到如今宁静祥和且充满魅力的塞罕坝,那令人陶醉的湖泊、无垠的森林以及丰富的娱乐体验,全方位展现了围场的独特风貌与魅力。文中不仅描绘了美景,更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让读者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深沉的底蕴与坚韧的灵魂,是一篇引人入胜、内涵丰富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推荐阅读赏析!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