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印象重庆

作者: 傲雪凌霜 点击:812 发表:2024-12-21 13:26:43 闪星:3

摘要:解放碑是重庆的地理标志,人民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以其雄伟身姿,诉说着民族抗战的英勇与坚韧,铭记着抗战胜利的荣光与解放的喜悦,见证着重庆的沧桑巨变与蓬勃发展。

1. 心系重庆

我们两口子都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算下来这些年逛的地方真是不老少了。但引以为憾的是从没去过重庆,爱人经常在我面前念经:啥时候能到重庆打打卡,尝尝当地的火锅,这一辈子就没有遗憾了。我就调侃她说:“老婆大人,这还不好办嘛,你修一条到重庆的24小时不限速通行的高速路,咱想啥时候去就啥时候去,保证给您的味蕾来个‘火锅盛宴’大满足。如果还不行的话,索性你就一脚把我踹了,和山城火锅领个证呗!”调侃归调侃,我一直都在瞅一个合适的机会到重庆一游,我也非常馋重庆火锅的呀!勉强算是吃货的我深深懂得,想吃到最地道的菜品,就得到它的发源地。要吃狗不理,就得到天津;要吃驴肉火烧,就得到保定;要馋臭豆腐,还就得到长沙;要喝棒棒茶,除了临涣,别无分店。

另外,我也一直想看看蜚声海内外的朝天门。记不清有多少部影视作品中出现过朝天门码头了。码头上那往来穿梭的客船货船,那熙熙攘攘的五色人流,那拖着船只的青筋凸起的纤夫,那汗珠子摔八瓣的山城棒棒军等景象都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

        我还想看看李子坝轻轨穿楼这个重庆市独有的奇观。有人说它是一首流动的诗篇,一幅生动的画卷,它用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重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我想当场见证在繁华喧嚣的都市心脏地带,李子坝轻轨端是怎样如一条青色的游龙,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优雅而有力地穿梭于摩天大楼之间的。我们不妨像贾宝玉一样脑洞大开,意淫一下下:就在轻轨穿楼的那一瞬间,周围的一切都仿佛静止了。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车厢内,与楼内的灯光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而列车外,楼宇的窗户仿佛变成了流动的观景台,让慕名前来的游客得以一窥这震撼人心的奇景。那车身与楼体的完美融合,会是怎样的令人叹为观止呀!而留在游客们心中的,又是怎样的久久难以忘怀的震撼与感动呀!

         ……

        凡事不可刻意,不可强求。人生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机遇,不属于你的,你再怎么扑腾也是徒劳;属于你的,坐在家门口都会有元宝砸到你的头上,都会有馅饼掉到你的嘴里。这正应了那两句古诗:着意寻不见,有时还自来。可不是吗?上周末正赶上大休息,恰巧这段时间徐州至重庆段的机票又超级优惠,我就势偷得浮生半日闲,陪着爱人与我的两位同事一起来了个重庆双飞四日游,终于一偿宿愿。但爱人却不这样认为,她半开玩笑说是她的诚心和执着打动了老天爷,才有了我们的这份福报。难道还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吗?我竟是半信半疑,莫衷一是了。


2. 打卡山城

        由于事先做了攻略,我们的游览目标明确而高效,重庆的风景名胜及网红打卡地大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和足迹,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对于天生好玩的我来说,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长江索道、龙门浩和鹅岭二厂。

        长江索道,那可是山城重庆蝎子拉屎独一份的“空中巴士”!选择这个交通工具,就像在玩一场现实版的“飞跃地平线”,横跨碧波,悠悠晃晃,宛如空中舞蹈,让你在笑声中飞越长江,感受不一样的刺激与欢乐。

        龙门浩,一个让江南古典气息与现代文艺碰撞出奇妙火花的地方!在这里,小桥流水与霓虹灯光交相辉映;传统的造纸工艺和现代派绘画艺术喜结连理;古色古香的书院出售时尚元素满满的文创产品;老宅的雕花窗棂里,藏着咖啡馆的醇香;青石板路上,小轮车少年与古装美女擦肩而过。这里,每一处都可以取景打卡,每一刻都在上演着古今交融的戏码。

        鹅岭二厂,这个曾经的西南印刷工业巨头,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重庆的文创胜地。这里是一个充满创意和艺术气息的地方,在鹅岭二厂,涂鸦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天地,这些涂鸦墙汇聚了各种涂鸦艺术作品,每一幅都充满创意和表现力。这里更是一个可以尽情涂鸦的打卡天堂,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涂鸦作品。


3. 文化体验

        别看我表面上嘻嘻哈哈,好像挺没心没肺的,其实我打骨子里对文化是比较上心的。我认为风景是外在的画卷,而文化则是内在的灵魂,到一个地方旅游,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眼前的风景,而应该深入其中去学习、体验那里的文化。通过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样的旅行才更加有意义。

        我们凌晨1点多才赶到重庆,那个时候,踏上异域他乡的兴奋让我们睡意全无,于是我们就乘兴夜访了最为邻近的解放碑,在那座雄伟庄严的八角形建筑底下合影留念。解放碑是重庆的地理标志,人民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以其雄伟身姿,诉说着民族抗战的英勇与坚韧,铭记着抗战胜利的荣光与解放的喜悦,见证着重庆的沧桑巨变与蓬勃发展。

        早饭后第一时间我们就匆匆赶赴山城巷。时尚与历史在这里奏响,这条长约4里的巷子,文存丰富、店铺林立,有底蕴、有文化、有温度、有活力,看得到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虽然12月上旬的重庆正值旅游淡季,但山城巷却是人潮涌动,红男绿女往来穿梭其间,或闲逛或购物,或谈情说爱或喝茶聊天,或饱览江景或参观古建,或沿街兜售或拍照留念。漫步在山城巷,蜿蜒起伏的石板路、星罗棋布的传统建筑、积淀深厚的历史遗迹、文化景点,还有那特色的茶馆和小吃摊,无一不在诉说着重庆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久久不愿走出来。

        由于我们入住的戴家巷就在重庆最重要的景点之一洪崖洞上面,所以入住当天,我们在访问解放碑之前,就兴冲冲地来了个洪崖洞夜游。其后又特意先后两次领略它的绝世风采。洪崖洞是重庆市的标志性景点,以独特的吊脚楼建筑风格和夜晚璀璨的灯光秀而闻名,被誉为现实版的《千与千寻》奇幻之境。在小魏贤伉俪的引导下,临走的当晚,我站在最佳观察点——千厮门大桥远望嘉陵江对岸的洪崖洞,我发现此时此地,洪崖洞真是美哉轮焉,美哉奂焉,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楼阁在它面前也应该会黯然失色。我见过浦东外滩的夜景,见过七里山塘的夜景,也夜游过秦淮河,我感觉洪崖洞要甩它们好几条街去。网上的一句俏皮话说得还真挺对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不如重庆的灯火辉煌。我一激动,当时就口占一绝:拔地而起气势雄,美轮美奂紫微宫。天生一个洪崖洞,无限风光在嘉陵。

        我认为洪崖洞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是一处集旅游、文化、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是重庆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提升了重庆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长江索道、龙门浩、鹅岭二厂相比,解放碑、山城巷、洪崖洞应该算是重庆的地理坐标,自然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


4. 天坑地缝

        说到地理坐标,武隆天生三桥和龙水峡地缝自然是重庆市无可争议的典型代表。

        天龙桥,作为天生三桥中的第一座桥,其雄壮气势令人叹为观止。桥身高达235米,厚150米,如同一座巍峨的宫殿大门,矗立在峡谷之上。阳光穿透桥洞,化作一道道神秘的光束,洒在峡谷之中,更添一份奇幻色彩。石壁上一只吉祥的大象远观天龙桥,它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鬼斧神工的韵味,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青龙桥,宛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横跨在幽深的峡谷之上。桥身蜿蜒曲折,如同青龙的身躯在空中舞动。桥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与周围的青山绿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站在青龙桥上,仿佛可以听到龙吟声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壮丽,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黑龙桥,气势恢宏,如暗夜中的巨龙潜藏。桥身幽深暗黑,仿佛被岁月刻满了沧桑。阳光透过桥洞,映照在石壁上,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增添了一份奇幻色彩。行走于黑龙桥之上,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长河,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岁月的沉淀。

        龙水峡地缝,谷底到谷底顶最大高差260米,峡谷最窄处二至三米,站在谷底仰望,只见一线天光,俯瞰谷内,雾霭沉沉,黑暗幽深,只闻水声不见水。地缝妥妥得名副其实关于龙水峡地缝,有一个这样的神秘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蛟龙在龙水峡的深潭中修炼,一日,蛟龙修炼成功,从峡谷中挤出一道裂缝飞天而去。为了铭记这段经历,便将自己的灵气留在了这道裂缝中,从此,这道裂缝便被称为“龙水峡地缝”。据说,银河飞瀑,就是蛟龙修炼时吐出的水珠汇聚而成,终年流水不断,成为了龙水峡地缝的一大奇观。

        猎奇探险是人类,尤其是外向型男人的共同天性。充满神异玄幻色彩的天坑地缝,自然成了我山城旅游探秘的必经两站。


5. 市树黄葛

        然而,要说这次重庆旅游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具有山城地理坐标意义的,我认为有一种树当仁不让。

         一到重庆,我就被这种茎干粗壮的参天大树惊到了。我所在的学校有一棵两人才能搂过来的梧桐树,其覆盖范围不亚于300平米,可与重庆的这种树木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这种树树冠形如大伞,由于其枝条竭力地向四外延展,整体看上去简直给人一种遮天蔽日的感觉。而且叶子茂密,叶片油绿光亮,宛如翡翠镶嵌于枝头,闪烁着生命的光芒。叶片形状优美,长椭圆形或近披针形,宛如少女的秀眉,轻盈而灵动。

        这种树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它的枝干拧麻花似的生长着,每一棵树,不论大小,不拘生长环境,无不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其树根在地下或石壁上相遇后,会长到一起,互相连成一体,纵横交错,结成硕大无朋的既紧致又细密的网络系统。在洪崖洞的崖壁上,我惊讶地发现一棵这样的树,崖壁之上少水无土,这棵树的几根胳膊粗的根就努力地伸展再伸展,目测一下,它们足足伸展有十米之远,终于够到了土壕才作罢。我想,如果没寻到土,它们一定还会继续往前延展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我还在山城巷、龙门浩,下浩里、十八梯、重庆防空洞遗址、天坑……可以这么说,重庆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随时随地都能一睹它的风采。它凭着自身的高大挺拔,它的茂密翠绿,它的奇特枝干以及它的网状树根成为山城重庆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重庆人民心中的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看到这种树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人民乃至四川人民的不屈不挠,你会不由自主地哼唱川军的英雄悲歌,你会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无川不成军”这句话所彰显出来的在国家危难之际,四川人民的巨大勇气和牺牲精神。因此,它成了重庆这座英雄之城的市树。

        借助“形色”,我轻易地识别了这种树的名字:黄葛树。黄葛树是桑科榕属落叶乔木,其树形高大挺拔,枝叶茂密,绿荫如盖,是城市的守护者;其根深扎沃土,虽经风霜雨雪,依旧傲然挺立。同时,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景观之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黄葛树成为重庆市市树不是偶然的,早在宋代,黄葛晚渡便成为渝州八景之一。南宋余玠即以《黄葛晚渡》为题写过一首七绝,描画了“待渡行人暂息肩”“江头争上夕阳船”的情景。历经宋元明一直到清中叶,黄葛晚渡一直是渝州八景之一。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还以《川东道署古黄葛树长句》为题,写出过一首长达28句的七言歌行,其中的9-16句“惟兹黄葛钟气雄,盘结磈磊俨神工。拔地本耸屹山岳,凭虚根起蟠虬龙。几经风露与霜雪,柯古不改排长风。密叶天覆暧蓊蔚,万间广厦青荫浓” 8句诗形象地展示了黄葛树的厚重的文化品格。历代重庆人尽可从中发现天人相合的精,气神贯通,因而钟情于它将它定为市树应是历史的必然。


6. 期待重游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曾经说过: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我想依样画葫芦,也来两句:此生最痴情,无梦到重庆。

         重庆,但凡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重庆,作为江湖文化与码头文化深度接合的城市,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话,“重庆非去不可”,道出了这座城市最地道的本色与暖色。作者的这篇文字,既有看城的激情,也有观景的思绪,情景交融,又接地气,简直就是一碗文字的重庆小面,有滋有味,令人读之,能入目又能入心也。很喜欢作者的最后一句,此生最痴情,无梦到重庆。这样的游记,称为印象,与我心有戚戚焉。推荐阅读。编辑:穿越中的书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