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一朵野花》和《中秋月有华》

作者: 俞梅 点击:594 发表:2024-12-05 08:10:17 闪星:3

摘要:我仿佛看到诗行空白处有隐秘的小路牵连着他们。时光荏苒,他们的灵魂依旧交织在一起,仿佛在用诗歌诉说着彼此永恒的爱与思念。

  甲辰年中秋,新古典诗词写作创始人剑文拟举办一场诗歌朗诵会,共庆佳节,我也兴致勃勃地报名了。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因参加合唱比赛,忙碌了数月有余,比赛刚结束我就被突如其来的高烧击倒,整整一天一夜,身体无力,我无奈地意识到,自己无法亲自朗诵诗歌了。

  我决定选择一首诗,请别人代为朗诵。翻开《清华百年诗集》(新诗卷),我的目光被两首诗吸引了:陈梦家的《一朵野花》和赵罗蕤的《中秋月有华》。这两首诗都很优美,我都很喜欢,但是只能提交一首作品,我犹豫了一会儿,我还是选择了《一朵野花》,因为觉得后者似乎有些悲凉,我不想扰了大家过节的兴致。

  翌日,精力恢复了一些,在网上游荡时,偶然间看到了一篇关于陈梦家和赵罗蕤的文章,阅后大吃一惊——原来这两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竟是伉俪情深的一对,他们的人生轨迹曲折跌宕,令人感慨万千。他们在文学上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与默契。

  我再次翻开那本《清华百年诗集》(新诗卷),细细品味着他们的诗作,字里行间,仿佛都蕴含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此刻,重新阅读陈梦家与赵罗蕤的生平及作品,我恍然发现,他们俩不管是名字还是作品似乎都在冥冥中预示了二人的命运轨迹。

  在这本诗集中,陈梦家的《一朵野花》提及了荒原,而赵罗蕤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她翻译的艾略特著作的名称正是《荒原》,我看到这首诗的第一感觉也是被“荒原“二字打动,因为我从小的生活环境也是每天面临一个巨大的荒原。

  虽然二人都已故去,但是在另外的时空,他们的灵魂似乎依然紧紧相依,否则,为何在这浩瀚的诗集中,我随手一翻,便恰好遇见了他们的诗作?

  陈梦家和赵罗蕤的名字和作品,在不同的页面,本书中也没有介绍二人的生平,但是我仿佛看到诗行空白处有隐秘的小路牵连着他们。时光荏苒,他们的灵魂依旧交织在一起,仿佛在用诗歌诉说着彼此永恒的爱与思念。


  一朵野花

  作者: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选自《梦家诗集》,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


  中秋月有华

  作者:赵罗蕤


  今天我看见月亮,

  多半是假的,

  何以这样圆,

  圆得无一弯棱角。


  何以这圆满

  却并不流出来,

  在含蕴的端详中,

  宛如慈悲女佛。


  岂不是月外月

  月外还有一道光,

  万般的灿烂

  还是圆满的自亮。


  静静的我望着,

  实在分不出真假,

  我越往真里想,

  越觉得是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无意间喜欢的两首诗的作者竟是一对伉俪,而三个人都与“荒原”有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缘分吧。诗歌让作者与一对诗人夫妇相遇,美好的情愫与相遇的惊喜交织在一起,令人惊叹。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